师点评团
郑云鹏,小学语文老师,校大鹏文学社社长。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三五”课题组成员,二十多项教学课、教学设计在全国、省市语文课堂教学比赛中获奖。新浪微博“语文正当潮”受邀讲师,新京报“名师作文堂”客座作文讲师,辅导学生在报刊上发表习作近千篇。
“薄如蝉翼洁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均匀润墨分浓淡,纸寿千年熠熠馨。”闻名遐迩的宣纸是文房四宝之一,传承着千年的中华文明。带着对它的向往,我们研学的最后一站来到了位于安徽省宣城市泾县的中国宣纸小镇。
大巴穿行在皖南旖旎的青山绿水之间。眺望窗外,忽觉眼前一亮:只见远处的山峦上飘落着朵朵白白黄黄的“云彩”。白的如雪,黄的似金,像是为青山披上了锦衣。这独特的景观为宣纸王国涂抹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下了车,走进宣纸博物馆内,听过导游介绍,我才恍然大悟。原来那漫山遍野的“云彩”都是造宣纸的原材料!黄的是檀皮、稻草,白的是漂白待用的原料。若把那宣纸比作千年吟唱的佳人,稻草便为其柔肠,檀皮则是其筋骨。没想到,沙田稻草和青檀树皮这种当地随处可见的东西,在匠人的智慧下,竟成了如此绝妙之物。
导游告诉我们,“宣纸”一词最早出现在唐朝,但民间传说宣纸的创造则是在东汉时期。相传,改进造纸术的蔡伦死后,他的弟子孔丹想为师傅画像修谱,便四处寻找最合适的纸。一日到了泾县,忽见一根老檀树倒在河边,树皮腐烂变白,露出一缕缕修长洁净的纤维,便取回家中苦苦研究,最后终于造出一种绵韧细白的宣纸。人们为纪念他,将这种宣纸命名为“四尺丹”,流传至今。
走过氤氲着文化气息的长廊,我们来到了造纸车间。导游介绍,造一张宣纸需要108道工序,其中有90道都是对原材料的加工。之后的工艺最重要的是捞纸、晒纸和剪纸。我们站在一旁默默地观看师傅们熟练的动作。一位壮汉站在石板上,挥动一根大木锤,上上下下一次又一次地敲击着石板上的皮草。壮汉不停地用手翻动着它们,脸上的汗水如雨般落下。旁边的两位师傅站在大缸里,不停地踩踏着缸中的皮料。一次次挤压,使皮料成为一团,散发出一股特有的味道。
我最感兴趣的是捞纸。在帘床上铺上纸帘,用竹板压住两头,我与师傅相对而立,一起手抬帘床,由右往左,再由左往右,从纸槽中过一遍,拎住纸帘往旁边板子上一放,再一抖,一层白色的如蝉翼般的纸便脱落下来。放下帘床,我忽然看到指甲盖上有一层薄薄的纸浆,不禁笑道:“这不会是世界上最小的宣纸吧?”宣纸被称为“纸中之王”“千年寿纸”,写字笔走龙蛇,作画神采飞扬,也不知我做的这张宣纸会到哪位大家手上,成就怎样的传奇。
继续往前走,我们来到了一个庞大的车间。车间内摆放着几个比刚才见到的大好几倍的工具,导游说那是用来制作“三丈三”的。最出名的大宣纸便是“三丈三”,它长18米,宽3.3米,光捞纸就得要44人,人民大会堂内闻名中外的《江山如此多娇》巨幅国画便是用“三丈三”所作。
一张宣纸,从碓皮、舂捣、踏料,到捞纸、晒纸、剪纸,其间反复曝晒,反复锤打,反复踩踏,反复烘烤,劳动人民用智慧创造了它,也赋予了它不屈的精神与丰盈的内涵。
中华上下五千年,不也正如这宣纸一般,历经千难,克服万苦,用娇弱却不失坚韧的身躯,成就了中华民族的灿烂辉煌。
走进宣纸世界,穿越古今凝望它,怎能不让人感慨万千?
(指导老师:陶灿灿 许晓佳)
点评
自信的民族,灿烂的文化,美丽独特的宣纸。
以诗词开篇,带着读者迈向历史中的宣纸小镇,“向往”一词带着对文化的敬仰之意;路上的景物更添美丽,渲染氛围;得知路上看到的“云彩”竟然是造纸原材料,表现了对古人智慧的敬佩;车间了解到的“108道工序”以及造纸流程,是精益求精的体现……小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将宣纸的制作过程、历史渊源以及其在文化艺术中的重要地位娓娓道来,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旖旎的青山绿水之间,亲身体验宣纸的神秘与绝妙,既表达了对宣纸精湛工艺的赞叹,也寓含了对中华民族历经磨难、创造辉煌的深刻感悟。(郑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