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对集团公司外部开展信用评级工作始终高度重视,并针对信用评级行业多头监管格局进行了优化创新。在实际操作中,许多集团公司采用多样化模式开展外部信用评级工作,不仅有效提升了自身的信用等级,还缓解了融资难的问题,为自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我们对相关信用评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据此提出一系列有效对策,旨在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助力他们更好地了解和应对信用评级工作中的挑战,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集团公司外部信用评级工作面临的问题
参与方信息不对称。外部信用评级工作是债券市场运营的基础性内容,对资本债市场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通常情况下,相关机构会依据外部信用评级结果直接评判评级对象的质量,从而有效缓解参与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但在实际过程中,由于外部信用评级机构存在区分度不足、评级虚高等问题,其评级结果并没有在国际上获得广泛认可。
配套政策有待完善。早在2019年以前,中国人民银行便已选定企业开展资信评级试点,但相应的政策支持力度还有所欠缺,特别是缺乏较为严格的惩罚机制。但在2019年后,中国人民银行、发改委、财政部以及证监会便联合发布了《信用评级业管理暂行办法》,其中就明确了惩罚机制。客观而言,以往集团公司外部信用评级工作因开展不力,导致许多评级机构的结论缺乏科学依据和真实性保障。因此,加大惩罚力度,有助于提高评级机构的重视程度,确保集团公司信用评级结果真实。
评级结果缺乏公信力。部分集团公司外部评级业务处于起步阶段,自我评级能力不足,且监管机制有待完善。特别是评级费用需要由评级企业承担,这也导致市场评级价格混乱。以国内B建投集团为例,其拥有二级子公司58家,合并报表营收1000亿元,但由于外部评级机构对不同行业的评级标准不同,无法给予集团公司最高的AAA评级,因而会影响资本市场对其进行定价。
评级机构指导集团公司开展外部信用评级工作的策略
遵守法律法规和制度。国务院现已明确规定我国信用评级的主管部门及职责,并赋予了相应的监管地位,改善了以往监管不到位的局面。对此,集团公司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监管体系,并积极构建科学的评级市场准入机制,以有力推进外部信用评级工作的健康发展。从原有的外部信用评级制度来看,集团公司在开展外部信用评级工作时还存在诸多不足,主要原因在于内部机制不协调,以及评级部门责任划分不清晰等,进而导致各方利益存在冲突。
强化集团公司监管政策。国内金融管理机构应强化外部信用评级结果的运用,并做好贷前调查以及贷后管理,为后期开展内部评级工作提供参考。同时,国内金融管理机构还需要给予集团公司不同等级的授信额度及期限,并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支持,以助力其完善外部评级系统。
评级机构如何提高
外部信用评级结果公信力
严格落实全过程监管工作。提高集团公司外部信用评级结果的公信力非常重要。信用评级机构属于中介服务组织,必须遵守国家的监管制度,落实好全过程监管工作,并明确其中的权责,以确保评级结果更具公正性。以B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为例,该集团虽然共有58家公司,但多数子公司并没有进行外部信用评级,少数子公司虽然进行了外部结构信用评级,却也只获得了AA级的信用评级结果,对于降低融资成本助力有限。主要原因在于,资本市场在发行债券时,更倾向于选择符合国际标准要求的外部信用评级公司,以便获得更广泛的认可。然而为B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进行评级的,如国内C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虽然也能为集团公司出具信用评级报告,但等级也只能是AA+,无法满足资本市场的高标准要求,因此集团公司便无法将融资成本控制在预期范围内。
获取高等级的信用评级。集团公司要想实现低成本融资,首先就要获取高等级的信用评级结果。对此,集团公司可以进行红利股份增长控制,通过这种方式,集团公司不仅可以获得主导权,还能在短期内实现低成本融资,进而也会对外部信用评级产生积极影响。在债券市场主体评级方面,集团公司需要结合实际发展战略需要,积极开展理性评级工作,并能依据债券市场对集团公司主体评级需要,大力推动外部信用评级的创新改革,这样能够提高集团公司在债券市场的主体地位。
健全监管制度。评级机构结合国家发展战略需要,着力开展品牌建设,科学制定信用评级行业发展策略,以满足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需求,强化评级的话语权。为确保集团公司外部信用评级工作顺利进行,评级机构需要加大监管力度,指导集团公司建立健全内部监督体系。这一举措将能有效保障信用评级结果的公正性,也能提高参评主体的贷款授信额度,促使其更加注重现存问题,并科学制定有效措施,以此积极推进外部信用评级工作有序开展,为集团公司融资活动保驾护航。此外,还应着力提升外部信用评级机构的工作效率,通过建立相关制度,并扎实开展事前调查,以提高企业的贷款抗风险能力与信用评级水平。同时,评级机构要在集团公司中建立专业化的评价方法与模型,采用宏观与微观、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科学分析方法,全面审视企业的信用记录、内在资质、管理能力、经营水平以及发展前景等,从而对企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履行承诺的能力和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作出综合判断。
除此之外,为进一步提升信用评级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集团公司还需要在评级机构指导下参与评级指标体系的构建。在这一过程中,应严格遵循独立性、客观性、公正性、科学性、审慎性的原则,确保指标体系的合理性与全面性。具体而言,这些指标应涵盖宏观经济背景、产业政策导向、行业发展趋势等宏观层面,以及法人治理结构、经营和履约能力、现金流及偿债能力等微观层面。
在此基础上,国家以及相关评级监管部门也需要给予相应的支持。它们需要根据我国债券市场的实际发展情况,严格控制外资评级机构的股份比例,并限制其参与我国安全行业的评级工作。通过采取这些措施,能够保障我国重要行业领域信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