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安全是民航的生命线,任何时候任何环节都不能麻痹大意。要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始终把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来抓。通用航空是建设民航强国以及发展民航产业的需要,民用航空器驾驶员学校(以下简称“航校”)是通用航空中运行规模较大、运行量占比较多,专业技术人员需求最多的分支。尤其是“十四五”期间,中国民航141航校呈现快速发展。因此,为适应快速发展的需要,势必要提升相应的生产组织、质量控制、安全管理等一系列措施,建立并持续优化航空安全管理体系,全面推进“大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确保可持续发展。
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批示指示精神,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遵章履责、崇严求实”的新时代民航安全文化核心价值理念,从源头加强民航飞行队伍的安全水平,需要推动“大安全”管理理念下的飞行培训行业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实现为祖国民航业输送更多技能精、安全优的飞行人才。
二、构建飞行培训行业“大安全”管理体系意义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中国航空运输业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10%左右。根据中国民航局工作会议报告,“十四五”期间随着中国民航的日趋成熟,飞行员需求将趋于放缓。同时随着国内飞行培训机构的不断增加,各成熟航校发展迅猛,中国民航局对于飞行培训行业逐步引入“优胜劣汰”的管理理念,航空公司开始提出以岗位胜任能力为核心,在飞行员培养上注重实证训练、作风建设和心理评估的培养理念,严把质量关,持续防范“灰犀牛”和“黑天鹅”事件的发生,培养“高质量”的飞行员将是未来飞行培训的发展方向。因此,拥有完善安全管理链条和科学化的安全管理手段,是为我国民航输送优秀飞行人才新的保障要求。
三、构建飞行培训行业“大安全”管理体系实践
珠海中航飞行学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飞校”)是航空工业通飞全资所属单位,成立于2011年8月,注册资本为1.9亿元,是经中国民航局批准的CCAR-141部民用航空器驾驶员学校,主运行基地在广西梧州西江机场,共有各类飞机43架,模拟训练器5台,飞行教员63名。
(一)创新性构建飞行培训行业“大安全”管理体系
中航飞校围绕重点安全管控工作,通过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实现全领域、全流程、全级次覆盖,牢牢把握安全管理的主动权。持续以系统思维抓“安全”、管“安全”,快速转变工作观念,力主变革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大安全管理体系,全面树立系统化思维,突出“大格局”“全方位”“长链条”“小细节”,统筹做好各项安全工作。
1.“大”格局
以宏观角度,坚持促进国家安全的大局出发,促进大安全体系建设。推进全员安全责任制度,形成安全责任全员覆盖,全员综合能力与公司同发展、共进步的良好氛围。
2.“全”方位
全面统筹发展和安全,要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将安全管理责任落到实处,全方位、全链条;要夯实基础、健全体系,增强安全治理的能力和水平,坚持属地化管理,坚持落实“四方责任”,严格执行属地政府和上级单位有关公共卫生防控要求。
3.“长”链条
以发展促安全,以安全保发展,努力建久安之势,推进大安全建设是一项持续的系统工作,要坚持长期性和持久性,自上而下,积极构建公司大安全工作新格局,不断提升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以高水平安全保障公司飞行训练运行高质量发展。
4.“小”细节
要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要紧盯关键岗位、重点人员,关注业务流程、工作程序,全力掌握安全稳定发展主动权,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拘小节、不漏细节,警惕日常“小细节”,汇聚维护安全“大力量”。
(二)“大安全”理念下的安全风险管理
中航飞校危险源识别包括主动识别和被动识别两种方式。主动识别指通过自愿报告、日常现场检查、研究内外部调查报告等,收集较轻后果的事件或工作流程绩效等安全数据以判断危险源。被动识别方式主要通过对内部以往的结果和事件进行分析,确定造成事件结果的危险源。
按照中国民航局、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关于安全生产的工作要求,结合中航飞校运行实际,梳理评估归纳出公司“4+6+N”安全风险,其中包括四大核心风险,六类常态化防范风险及N项其他风险。“四大核心风险”为可控飞行撞地、跑道/机坪安全、空中相撞、单飞/机长训练;“六类常态化防范风险”为人为差错、运行人员作风、飞行“五防”、机械故障、复杂天气环境、特殊训练科目:“N项日常管控风险”为学员管理、消防用电风险、相关方管理、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风险。
“4+6+N”风险体系的建立,初步形成了以民航安全为大框架,覆盖人员和事项范围全面、适用于公司整体长期运行或者关注到每名飞行学员训练全过程的长管理链条、兼顾宏观安全同时聚焦细节的“大”“全”“长”“小”的“大安全”理念下的风险管理。
四、构建飞行培训行业大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议
(一)构建双重预防机制
航校作为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应当在SMS框架下构建双重预防机制,有效消除安全隐患、防范化解安全风险。构建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预防机制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实现纵深防御、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的有效手段。航校构建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将会使目前安全管理体系更加系统和深化,从根本上实现事故的纵深防御和关口前移。
(二)转变传统安全管理理念
传统安全管理多以检查、监督的被动方式来改进和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但“亡羊补牢”式的安全管理模式往往过于被动,航校要将事后调查向事前预防转变,基于大数据汇总、分析和调研,发布安全预警,前移安全关口,减少不正常事件发生,举一反三,防止重复事件发生,留足安全裕度。要遵循“自愿性、保密性、非处罚性”的原则,推动自愿报告系统建设,建立健全安全信息收集渠道,逐步建立起数据驱动的安全管理体系。
(三)统筹扩大安全管理范围
强化顶层设计,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引,大力推动建立大安全管理体系,航校要将消防安全、交通安全、身心安全、舆情安全、食品安全等列入安全管理体系范围,但要注意结合风险分级管控理念,将主要精力放在核心风险管控上,兼治其他安全风险。
(四)建立积极向上安全文化
新时代民航安全文化大力倡导“生命至上,安全第一,遵章守纪,崇严求实”为核心价值观,航校要结合“三基建设”,推动安全文化宣教进班组、进中队,将新时代民航安全文化与大安全管理体系有机融合,落实到飞行员培养过程的全链条。制作富有特色的安全宣传海报、视频、文化墙等,广泛开展安全文化创建活动,让安全文化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建设氛围。
(五)推动飞行员全生命周期建设
飞行员技能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明确提出建立一套能够量化飞行员作风胜任能力的评价标准。发展飞行员各项能力,尤其是作风胜任能力对飞行安全具有重大意义。航校应不断探索在“大安全”体系下飞行学员九大核心胜任力的培养,以质量求安全。
五、结语
安全生产是地板而不是天花板,航校作为民航飞行员技能成长的摇篮,完善航校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过程。依托“大安全”管理理念,构建航校大安全管理体系机制,有助于提升安全管理水平,补齐短板,减少“灰犀牛”“黑天鹅”事件发生,为国家民航事业培养全方面高质量“思想正、作风硬、技能精、安全优”的飞行人才提供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