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有兴趣的文化“局外人”

2024-12-02 00:00韩立民姜音
人民音乐 2024年11期

“承德清音会”于2010 年入选文旅部公布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随即被列入传统音乐项目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遗存的文化成果和传承群体也逐渐受到政府、社会以及高校研究机构的关注和保护。然而,出于复杂的客观因素, 其当前存续情况仍不容乐观,史料流失、代际传承断层、创作创新瓶颈等问题亟待解决。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作为当前高校专业音乐教学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重要载体和文化底色,却在落实中面临诸多窘境。如研究中,史料搜集挖掘滞碍、创编评价标准含混;教学中,文化认同断裂、就业导向及就业价值不够明晰等。此类现实问题, 导致当前传统音乐文化保护与研究长期处于一种政策驱动的消耗型维系模式。其弊端在高校中主要表现为科研工作缺乏持续性,对传承策略的探讨往往回避其真正的实践效度,相关课程的教学目标难以精准对标人才培养的具体职业能力,学生在没有明确就业价值驱动的前提下对相关学科领域的关注往往随课程结束而中断等。

对此,河北民族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作为区域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重要基地和学术研究机构,在优秀地方传统文化成果的保护与传承等方面责无旁贷, 自2014 年以来潜心下沉乡野和教学一线,以承德清音会的高校传承为研究样本,探寻传统音乐融入专业特色教学进而反哺文化传承的新型育人理念及模式,摸索并初步搭建起“大- 中-小学一体化美育协作实践课程平台”。承德清音会音乐等地方非遗文化成果的校园推广已覆盖全市25 所大中小学,同时在美育育人协同机制上开展一系列实验性教学改革。

一、承德清音会的定性分析及美育功能

据历史考证和传承人口述,“承德清音会”原为晚清时期民间音乐团体,由热河南府行署乐师王子仲、唐锡福组织创立,所演奏曲谱是由二人从避暑山庄中带出的宫廷细乐,传入民间后融入河北民间“十番乐”元素,又称“清音十番”,以民间雅乐自居。盛期的“清音会”融合了汉、满、蒙、回各族乐器,充分体现了承德音乐文化有别于河北其他地区的民族融合特征。与多数民间乐社不同的是,“清音会” 在对于曲牌的创编上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乐社成员必须具备一定文化素养, 不允许自行加花,避免华丽装饰和不协和音响,带有丝竹乐风格的打击乐器用法更与当地的河北吹打乐形成鲜明对比,多用柔和、清脆的悦耳音色,避免尖锐的噪音等。因此,“清音会”在当地除了作为民间音乐团体的名称外,也被作为其所奏音乐风格的代名词。通过对该音乐事象进行定性分析,其在形态属性及文化属性上均与清代宫廷音乐和其他民间音乐存在本质不同,既不似宫廷雅乐受封建用乐礼教限制而大幅收敛其“娱人”之效,又较民间音乐拥有更高的审美趣味和技术形制。

因此,将承德清音会作为传统音乐高校传承及推广的首选样本,主要出于其在以下三方面的美育价值体现。首先,承德清音会的多元文化归属能够反映当地文化生态特色。蔡际洲曾将中国传统音乐的社会属性划分为民间、文人、宫廷、宗教四类譼訛,虽当前相关学术研究中对于承德清音会音乐的相关界定尚存争议,但从音乐的本体要素分析来看是一种介于民间、文人、宫廷之间多元文化交融的文化属性毋庸置疑,这也是承德作为“五省通衢”多民族聚居区的文化生态环境下催生的典型文化产物。其次,承德清音会用乐规模与乐队建制的丰富性符合并满足当前教学条件和内容需求。据史料记载,清音会最盛时期乐队编制含弹拨、打击、拉弦、吹管各类乐器达二十余件,其中包括如火不思、忽雷等北方少数民族乐器, 双清等南方汉民族乐器以及管、笙等河北笙管乐主奏乐器。最后,承德清音会音乐儒雅考究的文人气质符合当前美育教育的审美情趣导向。演奏时一般用坐乐,风格儒雅,与其他地方音乐相比,要求乐师需具备较高文化修养和艺术素养,带有典型的“文人音乐”特质。综上,以当地音乐文化资源育人价值的挖掘为前提,承德清音会音乐作为传统音乐在校园推广和美育浸润的首批实验样本十分适合,但要想在传承方式和路径上突破瓶颈、克服阻碍仍需在实践与反思的循环往复中不懈探索。

二、承德清音会校园传承的“痛点”及对策

《乐记》说:“乐者,通伦理也。”文化传承,需要以接受和掌握其社会角色下的全部俗约和伦理为前提———这也是仅通过课堂教学难以真正实现文化传承的本质根由。对近十年教学调研数据分析后发现,学生对于传统音乐的文化认同缺失呈现出不断加剧的趋势,导致传承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日渐式微,且这一困境很难凭借学校单方面意愿或举措得到实质性改善。诸多制约因素中,文化语境的缺失和概念系统的无序是当前最为突出的“痛点”。究其原因,教学目标设定过大过难且笼统, 教学过程缺乏有效合理的过程性拆解等都直接影响教学举措落地实施的最终成效。通过对承德市区25 所大、中、小学传统音乐课程开展情况的了解,截至2020 年,已经开展承德清音会传承工作的教学单位基本均采取课外活动或选修课的形式,这些学校虽有师资互通,但课程体系上处于“各自为政”的局面,授课也仅为“技巧训练+ 乐队合奏”的单一模式。

对此,搭建以高校为主导的政府- 学校- 社会协同平台势在必行,即政府(文化管理部门)辅助协调文化成果搜集, 确保研究样本的全面性和真实性;学校主导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制定与调整,确保大、中、小学形成科学、合理的阶梯式审美养成体系;社会(文化馆站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提供沉浸式体验平台,通过学校教学中实践、采风、观察等环节实现文化语境最大程度上的还原。自2019 年起,设立于河北民族师范学院的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科研团队(以下简称“科研团队”)基于学院自身资源,选取市区具备民乐队组建基本条件的三所中学、小学譽訛作为承德清音会重点传承实习基地(一级试点),已开设地方传统音乐特色教学的单位为二级试点(包含部分社区),其余有明确开课意向的单位为三级试点,逐步展开由民间向高校、再向中小学辐射的校园传承活动。师资方面,近十年来已逐步搭建起以第二、第三代传承人为“源头根脉”、以高校专业教师为“转化中枢”、以基层中小学音乐教师为“传播载体”的三位一体教师团队,既确保承德清音会音乐文化归属定性的权威性,又能够对高校研究成果的社会化互动起到很好的配合与延伸作用(见表1)。

三、人才培养思路的转变

基于对新时代文化认同规律、特征的分析和认知,以“保障文化‘传承’权威性和调动文化‘建构’主动性”为目标,以承德清音会音乐为实验教学样本展开课程设计,试图通过转换人才培养思路能够进一步打通当下传统音乐教学中的瓶颈,为文化传承获取创造性转化。

(一)培养目标转变:弱化“局内观”,成为有兴趣的“局外人”

与西式艺术中强调音乐外延(结构)逻辑自洽的审美方式不同,中国传统音乐的叙事结构不仅注重其“内涵逻辑”譾訛,更加注重概念内涵的领会,即通过与外界互动过程中所获得的认知与经验来实现对音乐文化现象或审美习惯的认同。承德清音会音乐的高校传承基础虽较当地其他民间乐种具备一定优势,但也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局限性。首先,传承人组织维系相对完好譿訛, 但多年来对其成果始终未形成良性稳定的传承链,主要由于第三代成员大多作为业余爱好自发性传承,因而在创造性转化上的进展甚微。其次,对于承德清音会音乐的诸多界定尚存争议, 导致教学中对相关知识阐述的不明确,对其创新性发展方向也尚不明朗。

上述现状表明,若试图通过高校课堂教学使学生完成由文化“局外人”向“局内人”甚至内文化持有者(传承人)的身份转化,其可能性(至少在短期内)微乎其微。因此,“科研团队”在教学中开始尝试转变思路,通过学习和实践中的参与体验,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音乐中的审美趣味,成为对传统音乐有兴趣的“局外人”。通过自2019 年以后的毕业生追踪,参与过承德清音会实践课程的学生普遍能够将其对传统音乐的关注和研究延伸至课堂外以及更长的时期中。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数据显示,于本地周边就业的毕业生中,不但能够较好地配合承德清音会在基层音乐教育机构中的教学协同及推广,对于身边民俗文化资源中音乐艺术成果的发现与整理意识也明显增强。受此影响,近年来唐山皮影、燕山大板、冀南威县乱弹、热河二人转等地方乐种的潜在研究空间陆续被发掘。自2018 年河北民族学院地方“非遗”音乐教学改革项目推行至今,所取得的实践成效,有力地印证了人才培养视角转换所激发的全新潜力空间。对于承德清音会文化的校园传承,并非必须或只能以培养第四代传承人为目标,而是可以将其作为我们对青年一代传统审美趣味培养的切入点,在日后的从业之路埋下文化情怀的种子。

(二)培养方式转变:利用协作平台教- 学互动, 激发学生双向身份认同意识

美育协作平台的培养优势在于将高校专业学生置于文化传承的“中间环节”, 并非仅作为传统教学模式中被动接受的一方,而是利用课程设计、演出实践和参与社会活动实现传承身份的转变,通过教学尽可能激活青年一代在文化传承中的主动认同。

首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开设双向通道实现“局内人”群体的归拢和聚集。一方面,打造以文化浸润为目的的四位一体社团式实践- 实训系列模块课程。课程包含民乐(承德清音会传承)、管乐、合唱、舞蹈四个可选社团模块;开设时长为4+2 学期,即1—4 学期为必修,5—6 学期根据演出、实践教学需要择优选用;对选修学生基础水平不做过高要求,鼓励非民乐专业学生加入,学期间可根据个人意愿、导师建议和演出需要换选模块。这一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以必修学分尽可能全面地覆盖文化浸润的群体边界,以选修的方式加深参与成员不同经验场间的共享与渗透作用,进而通过协作中的互相关注形成个体的情感能量。

其次,通过大、中、小学一体化美育协作平台的教学互动,借助演出、传承(仪式)等共同行为,以乐社组群聚集的形式,完成了将中小学学生划入以承德传统音乐文化为“共享经验场”的文化“局内人”行列中来。同时,实习生协作教、演的过程,也是与其教学对象相互关注并被“文化反授”的过程。而这一过程中所引发的文化重塑,会配合以一线中小学教师+ 校内导师+ 清音会传承人的三方导师合作指导[(见习(观摩清音会)+ 演习(演出实践)+ 实习(参与社会活动)+ 研习(毕业论文)的分段导师责任制]的形式,确保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内涵能够始终保持准确、正面的认知。

(三)文化建构视角转变:基于中华民族共享文化符号的阶梯式教学模式设定

初探阶段,尝试采用常规音乐学专业课程设置(理论大课+ 技能小课+ 乐队排练),围绕承德清音会的艺术特征阐述、技术技巧训练等开展系统教学。但从教学反馈来看,一方面这种仅以民乐专业学生为教学对象的群体边界设置稍显狭隘;另一方面,由于教学内容主要围绕承德清音会音乐做纵深拓展,导致一旦教学对象未能在学习中完成其内文化持有者的身份转换,则传承链必然被迫中断。

鉴于此,“科研团队”开始在教学中转向对音乐成果中民族共享文化符号的提炼与阐释,基于民族文化间交流互鉴的同一性,将承德音乐作为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切入点,进而打通各学龄段美育教育浸润场域的覆盖力。根据梅利亚姆(Alan(P.Merriam)的民族音乐学方法论,音乐文化需经历“概念—行为—音声”三重认知模式,而就大、中、小学学龄段的文化认知能力恰好可以与这三重模式形成一一对应关系(见表2)。内容设计上,一改由一般概念到个别特征的常规课堂教学逻辑,弱化音乐中的“个体文化标识”,强调其作为华夏文明集体智慧成果的共享符号,如其典型的中国五声性调式特征、民间乐社特有的集体实践行为以及对传统音乐的审美能力等。

三、美育协作平台的价值思考

通过自2016 年大、中、小学美育协作平台筹备建设至今,已在一级教育实习试点单位组建人员结构稳定的中、小学清音乐社,定期委派实习、见习教师指导交流;此外,周边多所中小学校已表明合作意向, 希望将承德地方传统音乐传承引入第二课堂。自2018 年《舞台艺术实践(清音会)》课程启动至今,每年该课程纳入非民乐专业学生约占年级总数的15%,民乐专业学生毕业设计中与清音会传承及教学相关的选题意向增长约20%, 主动选择地方音乐研究逐年递增约5%,其中包含少数非民乐专业学生, 教师科研相关课题申报约占总方向的80%以上。值得一提的是,以上数据变化是未在指令性、导向性政策干预下的自觉行为,可以看出教师及学生在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中身份认同的转变。

大、中、小学美育协作平台的创设初衷,是基于地方师范类院校音乐学专业在传统音乐传承教学中的责任感和区域资源协同调配灵活性前提下,针对当前中国艺术审美认同发展瓶颈所提出的解决构想,通过协作将传统文化更早地浸润至青少年一代中去,以培养更多有兴趣的文化“局外人”为教学目标, 多维度加强不同文化群体间的经验交互,进而产生共情, 结成民族共同体意识下的情感纽带。大学在文化传播机制上的独立性和封闭性,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与社会现实的价值互动。同时,延续性作为文化认同产生的必要条件,也需要维护“我文化”在教育体系中的长期主体地位讀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认为应寻求一个新的文化支点,进而拆除大学与社会之间的壁垒,而社会化实践就是推动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良性互动的有效手段。

以承德清音会为样本的教学初探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也将有更多地方传统音乐文化遗产被逐步纳入协作教学体系中来,探讨如何充分调动青年群体在文化建构中的创新力是我们的下一目标,也是中华民族“往哪里去”这一历史命题的进一步价值追问。

[本项目系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大中小学美育一体化实践课程体系构建———以承德清音会为例” 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SD2021106)]

韩立民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教授

姜音 博士,河北民族师范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 荣英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