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三心”培养 护航青年发展 铺就青年成长成才“快车道”

2024-11-30 00:00:00李鸿洋
中国共青团 2024年20期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致大庆油田贺信5周年、“工业学大庆”号召发出60周年。在这重要的历史节点上,大庆油田第七采油厂第三作业区党委坚持党管青年这一重大原则,不断深化党建带团建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加强党对青年和青年工作的全面领导,高度重视青年人才培养工作,聚焦“三心”培养方式,护航青年成长发展,努力培育造就更多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为党的石油事业基业长青集聚青春力量。

坚持引领用心,提升青年“精神高度”

当前油田青年思想观念多元化趋势日渐明显,青年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也发生着深刻变化。精神和理想信念是思想问题的“总开关”,加强对青年的政治引领,把青年培养成为理想信念坚定的时代新人,对油田未来的发展和改革至关重要。

扣好理想信念“一粒扣”。强化理论武装,通过举办知识竞赛等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团员青年进行持续深入的学习。扎实开展“青年大学习”活动,实现青年学习率100%。开辟“葡萄花青年说”频道,以青年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党史党纪知识,提升青年党性修养。举办“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青春故事会,教育引导青年爱党爱团爱油田。

擦亮传统精神“一盏灯”。开展“踏着铁人脚步走,青春建功向百年”五学五做青年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带领青年走进铁人纪念馆等传统精神教育基地,通过“游学式”参观带领青年重温会战岁月。组建“葡萄花青年宣讲团”,对大庆优良传统进行时代化、青年化的解读,并自主编排铁人情景剧,以“沉浸式”氛围提升学习“实效性”。开展青年文化特质总结工作,形成“我身边的铁人”等特色故事,用持续展播的方式,进一步引导广大青年在实践中把继承和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不断内化为工作生活中的自觉行为。

树牢典型引领“一面旗”。坚持选树可亲可信可学的青年,开展“十佳青年先锋”“青年岗位之星”评选。举办青年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邀请青年典型分享个人奋斗经历,用身边事激励身边人,更好地激发青年奋斗热情。组建10支不同特点的“青年典型突击队”,投身于重点任务中,累计延长岗位服务时间2000余小时,形成“典型带头干,青年主动干,全区一起干”的良好局面。

坚持搭台精心,加快青年“发展速度”

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对青年而言,要多在基层一线“摸爬滚打”,练就本领、学技成才。我们为青年积极搭建成长成才平台,实施“因材施教”行动,分层分类建立青年人才储备库,立足有为抓建功,带动青年在投身百年油田伟大实践中快速成长。

提供丰富学习载体“平台”。以“青工微课堂”“青工导师带徒”为载体,实施青年人才“积分制”管理模式。实施以来共有24名青年实现岗位技能水平提升。举办“青年技能素养提升培训班”等,邀请油田内外专家名师前来授课,累计开设课程20余期,参与青年450余人次。

搭建提升岗位技能“擂台”。开展青年操作技能大赛等比赛活动,通过“以赛代训”的方式在青年中形成“学技在岗位、成才创一流”的热潮。依托“作业区分级定档检查协作平台”,开展青年“抓典型,树样板”活动,定期开展标准化操作竞赛,以青年名字命名站、间、井12个,实施以来,共促进296口油水井、6座计量间管理实现提档升级。

构筑重要岗位历练“舞台”。编制、修订《第三作业区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培养规划》等6项制度,选拔优秀青年骨干重点培养锻炼,缩短年轻干部成长周期,为年轻干部设置挂职、见习等岗位6个。开展“星级岗位明星”评选,优先任用业绩好、群众满意度高的年轻干部,形成干事创业的用人导向。截至目前,共有23名青年进行跨单位的“双向交流”,作业区整体干部队伍中青年占比达到38%。有计划地安排青年骨干轮岗交流锻炼,进行多平台交叉式培养,目前青年中实现“一岗精”比例100%,“二岗通”比例90%,“三岗会”比例60%。

坚持服务暖心,增强青年“关怀温度”

我们以抓好青年关爱关怀工程为重点,深入开展大走访大摸底大调研,广泛了解基层青年所思所想所忧所盼,竭诚为青年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力所能及地为一线青年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当好青年“知心人”。开展团青工作大调研,覆盖全部青年,共征集各类问题58项,总结形成《“青年与企业共成长”青年发展报告》,举办“传承铁人薪火、坚定奋斗信心、共话青春梦想”青年座谈会,拉近与青年的距离,倾听青年最真实的声音。开展“我为青年办实事”活动,建立党建带团建工作联系点,组织作业区党委委员开展青年包保行动,累计为青年解决各类实际问题63项。

当好青年“热心人”。常态化开展“党委书记接待日”等活动,与青年“一对一”交流,有针对性地制定“青年关爱计划”,主动解决青年在工作、学习、生活等多方面的现实需求。全区开展以满足青年微需求、微心愿、微关怀为主的“微服务”活动,在青年婚恋交友、职业规划、岗位晋升等方面争做热心人。

当好青年“引路人”。创新实施“双导师”机制,由党委书记与业务骨干共同培养新入职青年,对普通青年推行“菜单式”“快餐式”培养模式,定期举办“书记上团课,经理讲形势任务”青年明志活动,辅以开展“生产难题青年揭榜挂帅”专项行动,积极引领青年知形势明责任肯奋斗,激发青年建功热情,引导青年正确走好事业发展的“关键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