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是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的诞生地。1958年“金门炮战”中,地处前沿的厦门禾山第四中心小学(今厦门何厝小学),成立了由160余名同学组成的“前线少年支前活动大队”,其中13名同学深入前线,帮助解放军送茶水、洗衣服、修工事,被战士们亲切地称为“小八路”。1958年9月10日,团厦门市委授予他们“英雄小八路”称号。之后“英雄小八路”的事迹被搬上舞台、银幕,电影《英雄小八路》的主题曲是《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1978年10月,共青团十届一中全会将《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定为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从此,这首歌伴随并鼓舞着一代又一代少先队员,成为引领成长航向、激励奋勇向前的精神旗帜。
作为“英雄小八路”的母校,何厝小学坚持追寻队歌印记、讲好队歌故事、传承队歌精神,将“队歌文化”融入学校少先队建设,通过开展“入队前一堂课”,邀请老英雄讲队歌故事,帮助少先队员们学习队歌的起源以及其蕴含的精神内涵;通过建设“英雄小八路”纪念馆,积极培育“红领巾讲解员”队伍,开展沉浸式宣讲,年接待访客2.6万人次。多年来的探索和实践,也让何厝小学不断成长发展,获得了“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等荣誉。
近年来,何厝小学将传承队歌精神融入学校立德树人全过程,通过课程、实践、科技等手段载体,坚持面向少先队员生动讲好队歌的故事。坚持“课程+”融合,设计开展“致敬英雄小八路”“队歌嘹亮,引我成长”等优质队课,创编情景剧《炸不断的电话线》,通过再现“英雄小八路”的故事追寻英雄足迹。坚持“实践+”融合,组织寒暑假红色研学,参加市区两级少工委举办的“弘扬队歌精神,争做新时代好队员”“英雄小八路精神放光芒”等少先队主题教育实践,让少先队员们在实践中加深学习理解。坚持“科技+”融合,打造线上“英雄小八路”纪念馆,融入VR全景技术,帮助少先队员们突破时空限制,身临其境地感受英雄事迹。
当前,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新征程上,“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依然是亿万少先队员的成长目标。今后,何厝小学将进一步弘扬队歌发源地的光荣传统。一是依托区级“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研究中心”,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项目,将“童言童语”讲好党的创新理论与队歌故事、队歌精神结合,培养少先队员对党和祖国的朴素情感。二是深挖思想内涵,做好队前教育,规范开展入队仪式,运用好“红领巾讲解员”“红领巾寻访”等载体,引导更多少先队员成为队歌精神的传承者和传播者。三是联动各方资源,开发队歌纪念馆、“英雄小八路”纪念馆等红色场馆项目式学习课程,共同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红色文化校本课程体系,不断增强队歌精神的表现力、传播力、影响力。
“为着理想,勇敢前进。”作为党的少年儿童思想政治工作者,我将不忘为党育人的初心使命,做好少先队员的引路人、星星火炬的传递者,引领带动更多少年儿童讲好队歌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让队歌精神在新时代更加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