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站稳脚跟的灵魂,是发展我国文化事业过程中的核心环节,更是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的精神力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为了我国更好地发展,必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发展。陶瓷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有着丰富的内涵。
《景德镇陶瓷文化概论》中对陶瓷文化的概念和特征作了较为系统的解释:“陶瓷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包括在陶瓷的泥做火烧、销售、消费的过程中和每一个环节中所表现出来的材质文化、工艺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形态以及情感、心理、思想、习俗等精神文化的表现。它既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又体现了中国的文化传统,其特点是功能与审美的结合,满足了人们的实际需求和审美需求,体现了科技与造型艺术的结合,是中国民族文化的精华所在。”
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开展思政教育课程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指用一定的思想观点、道德规范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和指导,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并践行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大学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和支柱,国家的综合国力也受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影响。在大学生的教育中渗透陶瓷文化,是有效提升学生对陶瓷文化认知的一种渠道,使大学生养成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思想道德观念,让学生在无形中受到陶瓷文化的渲染和熏陶,并在学习生活中充分践行陶瓷文化中的相关内容,促进陶瓷文化在新时代愈发浓重。
当今社会,伴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一些不良的思潮对大学生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大学生很容易被这些消极影响所牵制,挫伤他们思想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建设。将陶瓷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能够使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自强不息、和而不同的思想理念与思想内涵,帮助大学生理解积极健康的价值取向,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以往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进程中,受教育模式、内容以及固有教育习惯等多重因素的限制与影响,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同与接纳程度普遍呈现出一定的欠缺,进而制约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质量及其成效。通过将陶瓷文化有机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之中,可以显著丰富教育途径与方法,激励学生从更为宽广的视角去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与主动性,促进师生间协作的优化,从而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思政课是对大学生开展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要途径,把思政课做好,能保证立德树人的基本任务得到贯彻和落实。当前高校中的传统文化课程少,尤其是陶瓷文化的课程少之又少,它仅仅被当作传统文化的一种浅显地被了解,且老师在讲课中也只是简单地提一下,这就造成了学生对陶瓷文化的认知水平不足、了解程度不高,没有发挥它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引导学生学习并灵活运用知识,老师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当今时代,一方面,教师对陶瓷文化蕴含的教育价值挖掘不够。一部分教师对陶瓷文化中思政元素的挖掘只是浅尝辄止,缺乏深度挖掘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自身的陶瓷文化专业素养不够。大部分教师本身对陶瓷或陶瓷文化是较为肤浅的,未能将陶瓷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去。
陶瓷文化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环,其相关的课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拓展,是素质教育推进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然而,当前高校在陶瓷文化领域尚缺乏针对性的活动与展览,且已开展的部分活动在陶瓷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挖掘、积累与运用上存在不足,导致陶瓷文化所蕴含的思政要素与价值理念未能得到充分发掘与利用,进而限制了受众学生的范围。
高校可以在新时期开设有关陶瓷文化的课程,充分发挥学校的教学资源及教师的优势,对大学生进行陶瓷文化的传承与时代精神的融合,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高校应充分利用专业优势,重视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对学生进行系统化的理论性教育。在此基础上,学校应重视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并对其进行系统的职业技能培养,培养其在陶瓷设计、生产、制造等方面的基本技术。另外,大学还可以举办多种形式的陶瓷实习,让同学们在课外生活中更加充实,比如举办陶艺艺术展和陶瓷文化体验活动,让同学们在参与中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陶瓷文化。
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学中陶瓷文化渗透的思考水准。通过举办读书会、讲座和培训等形式,让老师有机会了解陶瓷文化,并使他们的知识不断地更新。举例来说,应深入钻研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以理论充实自身思维,并以此为基石,增进对陶瓷文化的认知;同时,强化教师在思政教育素材发掘方面的能力。在将陶瓷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秉持时代精神,致力于将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社会发展相融合,巧妙地将陶瓷文化要素渗透进现代教育体系之中,并积极鼓励学生投身陶瓷文化的研究与创新实践,持续探索与学习,以期不断拓展陶瓷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新路径。
高校应定期组织全国各地的陶瓷精品展,展示各地陶瓷的特点与风貌,推动陶瓷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同时也将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这些展品可以在图书馆、教学展示区、教学大楼等地方进行。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陶瓷文化交流活动,为学生和老师提供更为深刻的陶瓷文化知识,方便老师将其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提高学生理解二者结合的深度,也可以提供学生、老师与艺术家和工艺师互动,耳濡目染、得到启发,更深刻地了解陶瓷文化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度。
(作者单位:西安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