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Web 前端课程思政教学策略研究

2024-11-29 00:00:00宋子雄徐颖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4年27期

摘要:面对信息技术快速进步带来的广泛社会应用及伦理挑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新时代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文章通过分析职业院校Web前端课程中思政教育的现状,围绕课程定位、内容优化、实践强化、评价体系完善及教学方法创新五个维度展开教学策略研究,为进一步丰富职业院校Web前端课程内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优化职业院校Web前端课程的思政教育效果。

关键词:Web前端课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4)27-0142-04

Web前端课程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专业的重要学科,其重要性随社会进步与科技飞跃而日益凸显,特别是在信息传播、社交网络、电子商务等多元领域的广泛应用,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然而,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不容忽视的社会伦理挑战。鉴于此,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传统的技术教学方式已难以满足培养高水平、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因此,将思政元素创新性地融入Web前端课程体系,不仅是对学生前端开发技术的系统强化,确保其能熟练掌握各类前沿软件与技术,更是对社会责任感与职业操守培育的深度强化。此教学融合策略促使学生在精进专业技能的同时,深化对技术、社会、伦理间复杂关联的理解,防范技术误用可能对用户及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借此方式培养出既具备精湛的专业技术,又拥有高尚职业道德的职业技术人才,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贡献于时代。

1 Web 前端课程思政教学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深入改革和创新,Web 前端课程思政教学的现状呈现出积极的发展趋势。在数字化时代,Web前端开发技术日新月异,对于高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将思政教育融入Web前端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操守具有重要意义[1]。

在数字化时代,Web前端开发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深入,Web前端技术已经成为连接用户与数字化世界的重要桥梁。这就要求高校在培养Web前端人才时,不仅要注重技术的传授和实践能力的提升,还要加强对学生职业素养和道德操守的培养。因此,将思政教育融入Web前端课程,成为当下高校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1.1 思政教育缺乏有机融合

目前,Web前端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往往与技术教育相分离,缺乏整合。一些教师对思政教育的认识和理解仍停留在表面层次,导致思政教育与Web前端课程教学存在脱节现象。这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缺乏有机融合,以及教学方法上未能充分体现思政教育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关注技术的传授,忽视了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获得全面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另外,尽管有部分高校的Web前端课程中明确融入了思政教育内容,但这些内容往往只是简单地添加了一些道德伦理的知识点,缺乏深入的思考和引导。同时,部分学生对于思政教育的接受程度有限,学生往往更加注重技术的学习和实践,而忽视了思政教育对于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

1.2 思政教育缺乏实践环节。

当前Web前端课程的思政教育多停留于理论层面,缺乏实践环节的设计和引导[2]。学生仅限于学习道德伦理知识,缺少实际操作与实践的机会。有部分高校Web前端课程设置了与思政教育相关的实践项目,但只是简单的模拟练习,缺乏真实的社会背景和问题,导致学生对思政教育的重要性缺乏深刻的认识,无法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1.3 思政评价体系尚未完善

Web前端课程思政的评价体系尚未完善,无法全面评估学生在Web前端课程中的思政表现和综合素质。传统的课程评价体系往往侧重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考核,而忽视了对学生思政表现和职业道德的评价。这种评价方式不仅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素养。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课程评价体系,将思政教育纳入其中,确保对学生素质的全面评价。

2 Web 前端课程思政教学的策略探讨

Web前端课程的定位,应该明确技术性与应用性并重,与行业需求紧密对接,同时融入思政教育元素等方向[3]。技术性与应用性并重,是指课程既要教授学生最新的Web前端技术,也要让学生了解这些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思政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让学生在工作中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做一个有道德、有良知的技术人,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通过明确课程定位和思政目标,可以为Web前端课程思政教学提供有力的指导和保障(如图1所示)。

2.1 明确课程定位与思政目标

Web前端课程作为信息技术领域的重要分支,不仅要关注技术的传授和实践能力的提升,更应致力于培养具备扎实专业技能和良好思政素养的高素质人才,为信息技术行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提供有力支持。

1) 明确课程定位

① 技术性与应用性并重

Web前端课程承载着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双重使命。既要注重基础知识和核心技术的传授,又要强调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并重的教学理念旨在使学生不仅能够理解Web前端技术的原理,更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技术变化。

② 与行业需求紧密对接

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向应紧密围绕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进行设置。通过与行业企业合作、引入实际项目案例以及定期更新课程内容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行业最新动态和技术前沿,这种紧密对接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还能够奠定坚实的职业发展基础、提高未来职业发展潜力。

③ 融入思政教育元素

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Web前端课程,是实现专业技术教育与价值观培育相结合的关键策略。通过将职业道德、网络安全意识、团队协作精神等思政教育内容有机地融入课程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这种融入式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丰富课程内容,还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2) 明确思政目标

① 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

在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方面,致力于通过课程教学和实践环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在Web前端课程中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积极履行职业责任,为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② 提升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

在Web 前端开发中,网络安全是至关重要的。Web前端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使其能够自觉遵守网络安全法规,掌握网络安全防护技能,这样,学生在未来工作中才能有效防范和应对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等风险。

③ 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Web的前端开发任务常常要求与后端、UI设计等其他多个关键岗位进行深度合作。Web前端课程设计应当强调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确保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与团队成员紧密合作,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

④引导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与职业理念

通过融入行业实例和卓越校友分享经验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行业的趋势与未来的职业发展潜力,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与职业理念。同时,积极推动学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与志愿者服务等各种活动,提高学生的公民自觉和社会责任意识。

⑤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随着Web前端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学生在学习时需要深刻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社会造成的影响,并不断加强对社会责任的意识。在课程设计中应该重点强调对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鼓励学生关心社会热点,鼓励学生踊跃投身于社会公益活动,从而建立起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⑥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Web前端课程要求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和创造力,涉及界面设计、用户体验等方面。因此,在Web前端课程中加强对创新精神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科技行业和不断变化的用户需求。

2.2 整合思政教育资源,优化课程内容

深入挖掘Web前端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如职业道德、网络安全意识、创新创业精神等,将其与课程内容有机融合。通过引入行业案例和实际项目,运用分析案例和项目实践中的思政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同时,根据课程定位与思政目标,将Web前端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多个项目,每个项目又被细分为具体的任务。在任务中,融入了思政元素(如表1所示),使得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能够理解和接受思政教育。这种的教学方式,不仅丰富了课程内容,也使得学生在学习技术的同时,能够更好地激发社会责任意识和提升职业道德操守。

2.3 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建立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包括课堂表现、项目完成情况、团队协作、思政素养等多个方面[4]。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思政素养。引入企业和社会评价,从行业和社会角度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增强评价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如表2所示)。

2.4 创新教学方法

在现代教育中,为了有效解决Web前端课程思政教育缺乏实践环节的问题,可以采取将思政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策略。在Web前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将思政教育的理念和内容融入实际操作环节中,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和应用思政教育的内容。同时,通过构建融入思政教育元素的实践项目,可以使学生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能够自然地理解和掌握思政教育的核心理念和内容。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的具体教学策略:

1) 项目实践教学方法。项目实践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潜移默化地理解思政教育内容的有效方式,通过项目实践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真实项目开发,在学习实践中无形地学习思政教育的内容,提升职业素养[5]。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具有思政教育意义的实践项目,比如在Web前端开发实践中,可以选择红色网站或爱国宣传等网站的建设项目,使学生在实践中自主思考、理解和运用课程思政教育的核心理念。通过实战项目,让学生主将爱国主义教育、网络文明教育等主题内容设计融入项目中,在实践开发中学习、理解思政教育的内容和意义。引导学生从国家和社会现实的角度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并能够根据真实的需求,设计和开发出实用且具有社会意义的网页应用,项目实战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与职业素养。

2) 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在Web前端课程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在课堂外自主学习课程的理论知识,课堂内则集中进行主题讨论、项目实战和实例分析等互动环节。教师课前需准备好与课程内容和项目实战中相关的思政教育素材,帮助学生在主题讨论或实战练习中,了解和思考课程内容与技术背后的思政问题。引导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入的讨论,鼓励学生从思政教育的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思政素养。在实践操作环节,设计具有思政教育意义的实践活动,如模拟网络攻防战、制作红色网站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应用思政教育的内容。借此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使思政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

3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Web前端课程思政现状的研究,提出了具体的教改策略和改革方向,浅析了在课程思政的背景下,教师如何在Web前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内容、完善课程评价体系,提出了基于Web前端课程项目式教学任务的思政元素融合方法和创新的思政教育教学方式,将思政教育的内容和元素融入Web前端课程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道德与技术应用相关的社会问题,让学生在课堂项目中学习技术的同时,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并接受思政教育,从而借此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采用润物无声的教学方式,旨在使学生不仅掌握坚实的Web前端开发技能,还兼备高尚的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 刘文正,张士进,朱禹,等.Web前端开发课程和思政元素的融合研究[C]//思政课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发展研讨会论文集.太原,2023:29-30.

[2] 赵甜甜,梁静.基于5E模式下《web前端》课程思政建设的研究与实践[C]//2023年高等教育科研论坛桂林分论坛论文集.桂林,2023:86-87.

[3] 张婷婷,樊匀,孙宇.基于“1+X”证书制度的职业教育三教改革研究:以Web 前端开发方向为例[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23,19(33):157-159.

[4] 钱欣丽,王瑜琳,宋涛,等.基于OBE教育理念的“Web前端开发” 课程项目贯穿式教学设计[J].科技风,2024(2):124-126.

[5] 宁玉丹.基于“岗课赛证” 融通的“Web前端开发” 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23(11):153-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