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特色民间外交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维护和拓展国家利益为目标,以增进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友谊、打造中国对外关系良好社会基础为宗旨,以人民为主体,以民间交流、民意沟通、民生合作为主要方式开展的对外交往活动。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简称和裁会)是中国最大的民间和平组织,宗旨是致力于增进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友谊与合作,反对军备竞赛和战争,争取裁军、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及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共同维护世界和平,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裁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外交思想,高举和平旗帜,发挥特色优势,汇聚和平力量,努力为新时代中国特色民间外交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民间外交面临历史机遇、肩负重要使命
(一)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为民间外交指明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民间外交工作,亲自擘画、亲身参与重大民间外交活动,提出一系列关于民间外交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间外交的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强烈的时代特征和广阔的国际视野,引领我国民间外交进入一个新的活跃期、发展期、开拓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间外交是增进人民友谊、促进国家关系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人民友好是国际关系行稳致远的基础,是促进世界和平和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实现合作共赢的基本前提。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强调要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探讨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丰富交流内容,拓展合作渠道,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方愿同各方一道,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通过真诚沟通,增进了解、加深友谊,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世界朝着命运共同体的方向发展。
(二)民间外交为国家总体外交作出积极贡献。民间外交为我们党在革命战争年代赢得国际社会理解和支持,为推动新中国打破西方国家孤立封锁,为促进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民间外交内涵不断丰富,水平不断提升,在服务国家总体外交、维护拓展国家利益、塑造良好国际形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党的政策理念、团结和发展知华友华力量、推进文明交流互鉴、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时代中国特色民间外交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与时俱进,为增进民间友好、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三)党的对外工作为民间外交提供有力指导。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中方本着合作共赢理念,不断以中国式现代化新成就为世界发展提供新机遇,同各方一道,努力推动实现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世界现代化,更好造福各国人民。党的对外工作继承和发扬我们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优良传统,推动政党外交、公共外交、民间外交充分发挥合力,不断扩大交往对象的覆盖面。民间外交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对外工作领域的生动实践,我们党充分激发民间外交的活力潜力,推动中国民间社会组织、智库、媒体、企业、院校等与世界各国交往对象开展广泛交流,不断提高做好民间外交工作的能力水平,持续夯实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社会民意基础,增强我国在国际上的感召力、亲和力、影响力。
(四)中国民间力量开展对外交往的热情上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间外交要开拓创新,多领域、多渠道、多层次开展民间对外友好交流,广交朋友、广结善缘;要以诚感人、以心暖人、以情动人,拉近中外人民距离,使彼此更友善、更亲近、更认同、更支持。当前,我国民间社会组织、智库等依托双边渠道及联合国、金砖机制、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平台开展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民间交流合作,展现中国和中国人民自信、开放、包容、负责任的形象。国内民间社会组织参与国际非政府组织活动时能够服务党的对外工作和国家总体外交大局,民间社会组织参与国际活动成为树立中国良好国际形象的重要平台。民众支持参与民间外交的意识和愿望普遍增强,特别是广大青年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与世界各国民众交流互动,成为中外交往的友好使者。民间外交发挥了国家关系润滑剂、民间友好播种机、民心相通推进器的积极作用。
(五)新形势新任务对民间外交提出新要求。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进入更有作为的新阶段,中国快速稳定发展给世界带来重大机遇,客观上对现有国际体系和利益格局带来深刻影响。大变局下,国际社会对中国国情党情社情的认知还需更为全面和客观,一些国家民众对华好感度也时有起伏,中国开展对外交往面临的舆论和民意环境更趋复杂。美西方反华势力对华发动认知战,炮制形形色色的“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抹黑中国国家形象,阻挠中外交流合作。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发展、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但仍有部分国家和组织对中方理念主张抱有疑虑。民间外交增进理解、消除偏见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通过民间渠道加大对外思想理念引领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二、充分发挥和裁会开展民间外交工作的特色优势,努力为国家总体外交和党的对外工作作出积极贡献
(一)明确职责定位,在新时代中国特色民间外交事业中发挥积极作用。1985年成立以来,和裁会积极投身中国民间外交事业,恪守宣传和平、维护和平的宗旨,在国际和平与安全领域发出中国声音、树立中国形象、维护中国利益。和裁会的民间外交工作经历了中国民间外交发展壮大,见证了中国同世界关系深刻变化,参与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伟大实践。当前,和裁会同世界上100多个国家的300多个和平友好组织和学术研究机构保持着不同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关系。在百年变局持续深入演进背景下,和裁会将进一步明确自身和平组织与安全智库的角色和定位,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任务,高举爱好和平、维护和平、促进和平的旗帜,服务国家总体外交,服务党的对外工作,成为宣传中国和平发展理念和引领国际社会和平发展思潮的重要平台、研究国际安全重要动向及涉我重大安全问题的重要阵地、开展国际和平安全领域交流合作的重要渠道。
(二)坚持党的领导,持续提升对党的对外工作的参与度和贡献率。坚持党的领导是和裁会开展民间外交工作的首要原则。和裁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胸怀“国之大者”,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和裁会加强与国际民间社会的战略沟通、思想交流、理论研讨,向国际社会介绍“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从民间角度讲好中国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和中国人民的故事,广交深交朋友,不断拓展知华、友华的朋友圈,夯实国家关系发展的社会民意基础,为党的对外工作拓展更广阔的空间。
(三)高举和平旗帜,守正创新办好国际和平日纪念活动。2009年以来,和裁会已成功举办十届国际和平日纪念活动,这些活动在联合国和平日框架下的同类活动中规模最大、层级最高、影响力最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际和平日纪念活动设立以来,致力于传播和平理念、维护世界和平,已成为各方加强安全治理合作、凝聚国际和平力量的重要平台。2024年9月19—21日,2024年国际和平日纪念活动在山东省济南市和潍坊市成功举办,国家副主席韩正出席纪念活动开幕式并发表致辞。此次纪念活动主题为“坚持命运与共,携手建设和平共处的世界”,来自80多个国家100多个政治组织、和平团体、安全智库的180余位嘉宾和代表参会。纪念活动包括开幕式、“命运与共 共护和平”故事汇暨文艺演出、共同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对话活动、共同践行全球安全倡议对话活动、共同推进全球文明倡议对话活动、闭幕式等。与会嘉宾和代表认为纪念活动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为世界谋大同”的中国外交愿景,高度评价中国长期以来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所作的努力和贡献,表示愿同中方一道,继续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精神,推动落实三大全球倡议,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守护地球家园的和平与安宁。
(四)突出安全特色,努力打造国际安全问题研究平台。在党中央领导下,和裁会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深挖平台潜力,整合利用资源,通过打造系列品牌,发挥更大影响,取得更多成果。近年来,和裁会致力于打造国际安全问题研究的高端、专业对话平台,先后举办三届万寿国际安全研讨会。2024年6月5—7日,和裁会在北京举办第三届万寿国际安全研讨会,主题为“泛安全化的世界:怎么看?怎么办?”来自近3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60余名国际安全问题专家参会。与会学者围绕“泛安全化:现象与本质”“泛安全化对大国关系的影响”“全球南方国家在泛安全化世界中的战略选择”“如何摆脱‘泛安全化陷阱’”议题开展研讨并达成诸多共识,认为“泛安全化”追求所谓“绝对安全”,把经贸、科技、人文等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不仅无益于解决自身安全关切、化解安全风险,反而容易激化矛盾,给国际安全形势带来更多不稳定因素。各方应加强对话,相互倾听,以增进互信、拓展合作,携手应对共同挑战。与会学者积极评价全球安全倡议,呼吁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和共同安全。和裁会还举办了20余次中美学者视频交流会、10余次中欧学者视频对话会,通过研讨交流增进美欧战略界对中国理念政策的理解,为推进中美关系、中欧关系健康稳定发展贡献积极力量。
(五)加强机制建设,充分发挥会员团体和理事的作用和优势。和裁会由国内有关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和各族、各界知名人士发起成立,目前共有25个会员团体、140多名理事。和裁会的25个会员团体是全国性群团组织和行业协会组织,协会理事是中国社会各界、各领域、各行业的杰出人士代表。会员团体和协会理事积极参与和裁会举办的重要活动,在一些活动的设计、筹备等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持,是和裁会开展工作的宝贵资源。和裁会按照实现对外工作大协同的要求,充分发挥会员团体和协会理事的积极作用,与会员团体在理念思路、合作模式、资源运筹、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交流合作,形成较为成熟完备、务实高效的工作机制,为中国民间和平力量参与对外交往搭建平台、提供渠道,使来自各行各业的协会理事成为促进国际民间社会全方位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增进中外理解与友谊的重要纽带、推进中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桥梁,为开展民间外交工作注入新动能。
三、积极主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汇聚民间力量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形势复杂严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理念和三大全球倡议,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与共同繁荣注入信心和动力。和裁会将加强民间外交能力建设,与中国民间组织一道,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塑造和平共识、凝聚和平力量,为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一)积极践行全球安全倡议,做世界和平的维护者。和平是各国人民的普遍期待与殷切向往,但强权政治、霸权行径破坏世界和平与安宁。各国人民期盼的不是“新冷战”“小圈子”,而是远离动荡的威胁,摆脱战争的恐惧,实现更加安全、更加繁荣的和平共处。和裁会将推动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共同反对冷战思维,一道抵制阵营对抗,倡导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以共赢思维应对复杂交织的安全挑战,以对话协商解决国家间的分歧争端,尽快平息冲突战火,帮助流离失所的人们回归家园,为维护世界和平贡献民间力量。
(二)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做合作共赢的支持者。世界不能富者恒富、贫者恒贫,而保护主义、“脱钩断链”“小院高墙”只会让世界走向歧途,损害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利益。和裁会将立足于倡导开放合作,共同抵制将贸易科技合作政治化、“武器化”、泛安全化的图谋,维护世界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发展权益,助力落后地区振兴经济、改善民生,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让各国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以实实在在的发展红利消弭滋生战乱的土壤,为促进共同发展贡献民间力量。
(三)共同推进全球文明倡议,做文明交流的促进者。文明是平等的,世界是多彩的,任何企图用单一文明主导世界的做法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和裁会将致力于积极倡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致力于增进各国人民间的理解与信任,深化教育、文化、地方、民间、青年等领域交往,消除隔阂、偏见、仇视,播撒和平理念的种子,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合共生,为推进文明交流贡献民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