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深度思维在《浮力》课堂发生

2024-11-28 00:00吴韵文
小学科学 2024年24期

〔摘 要〕 深度思维是一种与“浅度思维”相对的思维,它具有较长的思维逻辑链条,思维开阔性、敏捷性强,具有结构性、系统性、整体性等特点。深度思维能力是一种核心竞争力,是小学生应当具备的关键能力。文章以《浮力》为例,阐述了在小学科学课堂上培养学生深度思维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 小学科学;深度思维;真趣情境;链式提问;梯度任务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317 (2024) 24 088-090

新课程标准倡导以学习为中心,主张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建构知识。当下的小学科学教师高举“自主学习”的旗帜,在课堂上设计了丰富的实践性活动,引导学生观察、猜想、实验、制作,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动脑思考,课堂上热热闹闹,气氛相当活跃。审视一些科学课堂,我发现学生肢体上动得较多,大脑却动得不够,虽然在“做中探”的过程中也能展开思考,但是思维火花不够大,思维较少、较浅,学生的思维大都属于浅度思维。学生的思维逻辑链条较短,只能看到事物的表面现象,而无法洞悉内部特征,只能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只能推导一步、两步,却无法想到更多、更深处,只能分析出问题的浅层原因,无法解读出内在的本质属性。许多学生在思考问题时视角狭窄,习惯于自己的固定思维模式,不喜欢换位思考,在分析问题时只顾眼前,缺少全局观与系统性,不善于打破常规,缺乏深刻性与独创性。

我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致力于学生的深度思维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开展深度学习,让深度思维在科学课堂发生。现以《浮力》为例,谈谈如何在小学科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深度思维能力。

一、以真趣情境为引擎,点燃思维火花

深度思维首先是一种能动思维,学生具有积极主动的思维意识。深度思维是近几年提出的概念,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兴起的。传统科学课堂比较忽视思维教学,教师的主导性过强,学生缺少学习自主权,教师讲得太多,过分关注知识的传授,很少有思维训练活动。学生没有思考和表达的机会,久而久之,原本拥有的思维火花也就熄灭了。要想培养学生的深度思维能力,教师首先要做的是给学生营造良好的思维环境,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吸引学生兴趣,点燃学生思维,让学生主动思考,让深度思维发生。

学生的大脑如同汽车发动机,真趣情境犹如点火器。真趣情境能够点燃思维火花,启发学生思维,还能催生深度思考。所谓真趣情境,就是指真实而有趣的情境。真实情境就是真实的事物、事情、现象,是学生熟悉的、可感可知的具体场景;有趣情境就是充满趣味的情境,情境的内容有趣,形式有趣,迎合小学生的心理,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深受小学生喜爱。

在科学教学中创设真趣情境的方法有多种,可以创设生活场景,将科学知识融入学生熟知的生活场景中,如学生看到过的现象、听说过的事情、经历过的活动等,这样的场景具有很强的真实性和直观性,容易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可以创设魔术情境,教师邀请学生参与魔术活动,把科学知识融入有趣的魔术表演中,增加科学知识的神秘性,增强学生的感知体验。这种情境创设方式不仅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性,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好奇心,诱发学生思考,驱动学生探究。可以创设故事情境,在故事内容中融入科学知识,把需要探究的问题编成小故事,增强科学教学的趣味性,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启迪学生的思维。真趣情境,可起到激趣诱思的功效,为深度思维种子的萌发提供了适宜的条件。例如,在教学《浮力》一课时,我创设了一个生活场景:小龙和小兰两人在池塘边玩皮球,玩着玩着,小龙突然提议说:“我们把皮球扔到水里,比比谁的球漂得远。”天真的小兰同意了他的建议,两人一起把球抛向河里。结果小龙的皮球漂在水面上,小兰的球却沉入河里。这可把小兰急坏了,她伤心得哭了起来。这种场景令学生们感到疑惑不解:“为什么小龙的球能浮在水面上,而小兰的球却沉到水底呢?”看到大家百思不得其解的神情,我告诉他们说:“小龙的球是空心的,小兰的球是个实心的。”他们一听似乎明白了原因,于是有的学生说:“空心球受到水的浮力,所以能浮起来。”有的学生说:“实心球没有浮力,因此沉下去了。”这一场景吸引了学生,引发了好奇,诱发了思考,不仅引出了“浮力”概念,而且暴露了学生对浮力的错误前概念:“下沉的物体不会受到水的浮力”。显然,学生的思维火花被成功点燃。

二、以链式提问为手段,编织思维链条

深度思维是一种长链条逻辑思维,培养深度思维能力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训练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学会逻辑推理,提高思维的缜密性及完整性。事实上,部分小学生在表达时出现语无伦次、断章取义等现象,反映的是思维的跳跃性与碎片性,思考问题缺乏条理性与系统性。指向深度思维能力培养的科学课堂教学,要以思维的逻辑性训练为重点,教给学生逻辑思考的方法,帮助他们学会有序思考,提高思维的逻辑性。要引导他们在复杂的问题中厘清因果关系,进行结构性思考,提高思维链条的长度。

提问是科学教师常用的手段,在科学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思考,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常常少不了提问。提问内容与形式、提问质量与数量等因素影响着教学的效果。提问人人都会,窍门各有不同。有的教师提问直接,有的教师提问委婉,有的教师提问如连珠炮,有的教师提问少而精,有的教师提问比较封闭,有的教师提问具有开放性。不同的提问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会对学生的思维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

“好的问题是点燃思维的燃料,是促进思考的助力器,有助于提高思维深度。”怎样的问题才算是好的问题?在科学课堂上应当如何提问,才能有效引导学生逻辑思考,提高学生长链条思维技能,促进学生深度思维能力提升?科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少提“是什么”多提“为什么”,多提一些找原因、找理由的问题,引导学生从生活和经验中找依据、找理由,引导学生广泛搜集证据,为推理论证提供依据。让学生在找理由、找方法的过程中经历思考过程,弄清前因后果,拓宽思维广度,提高思维深度。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还应多追问,多提链式问题,用问题串推动学生有序思考、深度思考。

链式提问是引航思维、发展思维的有效抓手。我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经常设计问题组,以链式提问为手段,引领学生编织思维链条,增长逻辑思维链。所谓链式提问,就是提出一组串联的问题,这些问题具有较强的连贯性,问题与问题紧密相连,环环相扣,让学生的思维形成一根长长的链条。链式提问有助于引导学生连续思考,提高学生思维的逻辑性与系统性。例如,在教学《浮力》一课时,我用情境引出浮力概念,诱发学生做出“下沉的实心球没有受到水浮力”的猜想后,我接着提问:“实心球是因为没有受到浮力才下沉的吗?”“是的。”许多学生还是坚持原来的观点,看来他们的思想仍然停留在错误的认知当中。为了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前概念,建立正确的科学概念,我设计了以下探究活动:“下沉的物体在水中是否受到浮力?”在这项活动开展过程中,我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探索。“把石块放入水中是沉还是浮?”我边出示石块边提问。“沉。”学生毫不犹豫地齐声回答。“那么沉在水中的石块是否受到浮力呢?”我进一步提问,学生略加思索后答道:“石块沉在水底,没有浮力。”由于受到前面实心球沉入水底现象的错误影响,他们坚持认为下沉的物体不会受到浮力。“你有什么办法证明沉入水中的石块没有受到浮力呢?”我进一步追问,要求学生想办法寻找证据。学生经过小组讨论,设计出实验方法:分别测出石块在空气中和水中的重量,再比较两次测量的数据。我让学生分组实验,记录数据。引导他们分析实验结果,说说从数据比较中发现了什么?学生经过分析懂得:石块在水中的重量小于在空气中的重量,说明它受到水的浮力。“你们还能利用提供的材料证明这一结论吗?”接着,我又给学生提供了钩码、马铃薯、橡皮三种材料,让学生动手实验,比较分析,巩固理解。在一个个密切关联的问题引导下,学生猜想、实验、分析、归纳,逐步明晰了“下沉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这一结论。

三、以梯度任务为主线,驱动思维进阶

“任务是科学探究的桥梁。”科学探究的过程其实是完成任务的过程,在科学课堂上,教师经常引导学生完成各种任务,通过完成任务的方式建构知识,培养能力。任务具有多重驱动价值,可以增加学生的成就感,增强学习驱动力,可以增加体验感,增强学生理解力。

基于任务的教学可以驱动学习动机,推进探究进程,促进思维进阶。指向深度思维培养的任务活动,应当具有丰富性与梯度,由若干个任务组成,任务的难度与复杂性具有一定的层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螺旋式上升。我在小学科学教学中,通过设计任务群,以梯度任务为教学主线,引导学生逐层探究,驱动学生深度思考,促进其思维不断进阶。在《浮力》一课中,我一共设计了五组任务:任务一,判断下面哪些物体能够漂浮在水面,并放入水中看一看。任务二,探究下沉的物体在水中是否受到浮力。任务三,探究影响物体沉浮状态的因素。任务四,想办法让一张A4纸在水中承载更多的硬币。任务五,解释曹冲称象故事中应用的科学原理。这五组任务形成一个阶梯,引导学生由浅入深,逐层探究学习。在第一个任务活动中,学生初步感知浮力,认识浮力概念。第二个任务的完成,让学生懂得“下沉物体也受到浮力”,纠正了学生的错误前概念。第三个任务让学生通过对比实验,从改变物体的体积或质量,探究出物体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第四个和第五个任务,属于综合应用,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浮力的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浮力对物体的作用,掌握如何改变浮力大小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这五个富有层次的任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学生在连续性任务的完成过程中,有效建构了知识,充分历练了技能,丰厚了科学思维。

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不仅可应用于一节课的教学,也可以用于一个单元的教学,还可以用于某个环节的教学。在教学《浮力》一课时,我充分利用任务群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促进学生深度思考、深入探究。不仅设计了层次分明的五组大任务,而且在某些大任务中还设计了一些小任务,每个小任务都采用不同的方法,指向不同的目标,形成完整的链条,促进学生思维结构化。譬如,在教学“探究影响物体沉浮状态的因素”时,我设了四个小任务,1.合理猜想:“体积相同,质量不同的物体沉浮状态一样吗?”“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物体沉浮状态一样吗?”2.实验设计:借助空心塑料球、橡皮泥、一盆水、天平等器材,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写出实验步骤。3.操作验证:动手操作,观察现象,记录数据。4.分析推导:分析实验数据,推导实验结论,说说有何发现。在第一个任务中,学生凭借已有生活经验,有依据地做出合理化猜想:“体积相同,质量大的下沉,质量小的上浮”“质量相同,体积大的容易上浮,体积小的容易下沉”。在设计实验任务中,学生借助已有学习方法,精心规划设计,控制好实验变量,安排好实验流程。在第三个小任务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实施实验方案,动手操作,获取证据。在第四个任务活动中,我组织学生汇报交流,讨论分析,对实验现象推断论证,从而得出“物体的浮沉与质量、体积有关”。这四个任务以思维训练为核心,让学生开展猜想、设计、操作、推断活动,为他们提供了充足的思考机会。一环紧扣一环的梯度性任务,丰润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由无序变得有序,由肤浅走向深刻。

在第四个大任务活动中,我同样将此项任务分解为“方案设计”“模型搭建”“检测评估”“升级产品”四个小任务,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想办法用A4纸在水中承载更多的硬币,有的学生直接把纸平铺在水面上,有的把纸折成小船装载硬币。通过组织学生检测评估装载效果,引导学生相互评价,自我反思。学生对小船的长、宽、高的设计进行改进,以增大浮力,提高载重量。思、做、评、改等一系列活动,引领学生动手动脑,在产品设计中引发思考,在评价与反思中磨炼思维,在迭代升级中提升思维。在梯度性任务的完成中,学生的动手能力不断提高,思维品质逐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吴霞飞.大胆地“想”,培养科学思维能力[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9(8):196.

[2]陈凤静.深度学习视角下小学科学教学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2022(26):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