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童之心(组诗)

2024-11-28 00:00:00袁永苹
安徽文学 2024年11期

你无需看过太多世界的风景

你无需看过太多世界的风景,譬如

你只需看一个人步履坚定地

走过一个弯道。看他经过枯松枝。

在对面,一个拉着行李的人,

走在白色积雪中间的黑色小道上,

像是有人用毛笔从上到下均匀地一划,

笔刷的尖端留下的刺点。

中间的道路则更为沉重,

那些痕迹像是生命的风眼。

你无需看过太多世界的风景,

不必观看过多的事物,

只需将头转向一片积雪

覆盖的水泥工厂,这里的

工人已经停止劳作很久了,

积雪覆盖着集装箱如草寇。

你不必走向世界各处,

不必去那些被旅游团和观光者

踏遍的风景,只需看一个十字路口,

一个黑衣妇女拎着一个浅绿色的塑料袋

在她身后,一辆白色小汽车匀速驶过,

而另外一辆,则在楼前转弯,停下,

更远处的一辆,等待着红绿灯。

你不必去更远处看广大的世界,

看一个小校园里,冬日的红旗

抖动,积雪在一个铁丝网的围栏里

被踩实,上面有孩童们的脚印,

像是麻雀成群地在新下的积雪上踩,

那里夏天时孩子们曾在绿荫上面踢球。

孩童之心

那些滑溜溜的小汽车

仿佛行驶在沼泽地里,

而那些毛茸茸的树木

像是软绵绵的苔藓。

我将在一个闷热的室内的下午

眺望这雨中的一切。

闪电抖动着我的双眼,

雷声闷在远处的罐子里。

我想尽快结束这首诗,

在你回来之前。

我还会去大雨中接你,

撑起我们的大伞?

我希望它能如同福祉

一下子罩住我们家。

我们就这样撑着伞

从湿漉漉的万树丛中走出来。

你并不知道啊,

我每日也以一颗孩童之心

等待着你的归来。

我无法确定那是真实

我无法确定那是真实还是梦境

抬起头,我看到植物,但记不住名字

形状,在我的语言的瓮里,

它们与诗的意思在我的意志中是同等的。

我越来越分不清现实与非现实,

有时候一件事发生的当时,

我就在过去的时间里寻找它

曾经发生的证据。

夏日的浓重喧嚣

在我的耳后涌入,暗夜来了

孩童们奔跑,夜在风中撕扯

但总有可怖的吼叫突然出现

不知是由于欢乐还是由于惊恐。

那年冬天,我们两个

在未经污染的雪的草稿上躺倒,

我们的身体在那无痕的白雪上盖章,

留下的独一无二的褶皱,像人类的指纹

(据说关系到命运?)

而今,你在你的房间里,

那是一个自我的完全的世界,

那个世界曾经无限地向我敞开、拥抱我,

而今它缓慢地闭合如夏日阴影中的木门

一点一点地合拢……多少次,

我拒绝进入那个木门,以保存我之完整,

可那个木门疼痛的吱嘎声越来越少,

它现在缓慢、主动地关闭,

——几乎是一种必然。我发现

这宛若一个真理,一个

无限重复的真理和它变形的曲调。

当我认识到这一点,我既接近了

真理,也接近了残酷的核心。

猜 想

我们与世界的

交流

停止了吗?

似乎,从未

开始过。

即使到了

一个更加暖和的

秋季,

人就能够

更加敏感于

世界吗?

或者人更加

迟钝,

对于万物的认识,

处于同一水平

位置的,

不同角度?

如一个多棱镜的

每一个侧面?

人能够抓住

真理吗?哪怕

是属于虚无的

谬误瞬间?

责任编辑 王子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