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7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式公布,来自贵州省黄平县的黄平泥哨位列其中。它虽然不为人知,但是已经走过七十多年的历程了。在这七十多年的时光里,黄平泥哨不断创新发展,从街边小摊登上大雅之堂,从贵州一隅走向世界各地。在工匠的“笔”下,小巧玲珑的黄平泥哨正在“书写”一个又一个令人赞叹不已的中国故事。近年来,黄平泥哨行销国际市场,来自世界各国的订单不计其数。
黄平泥哨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起初,泥哨不过是当地孩子嬉戏的玩具。走乏了,跑累了,他们便拿出泥哨吹一吹,它的声音清脆悠扬、婉转动听,引得路过的牛羊都不禁为之驻足。后来,在一些优秀匠人的努力下,名不见经传的黄平泥哨不再是孩子的专属,开始走出号称“云贵最秀地”的黄平。
黄平泥哨的畅销来自其独一无二的“三大美”。
黄平泥哨之美,美在外形。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讲的就是衣服和人体形象之间的莫大关系。黄平泥哨也是如此。在工匠灵巧的双手搓捏中,黄平泥哨的各个部位都栩栩如生,仿佛下一秒就会从一个不起眼的乐器摇身变为一只活灵活现的动物。当在展馆里参观泥哨时,人们总会感觉眼睛不够用。它们的小腿虽短,却显得刚健有力;耳朵虽尖,却能逖听远闻;虽无尾巴,却能吹出清脆悦耳的声音。这就是麻雀虽小但又五脏俱全的最佳写照之一。
除了形状之外,泥哨的色彩也是一绝。在盛装出行之前,它总是先为自己打上一层黑色的“粉底液”,接着便用上红、黄、绿、蓝等颜色的胭脂梳妆打扮。等一切完成后,黄平泥哨便在世人面前展现出美艳动人的红唇和炯炯有神的眼睛。倘若你问黄平泥哨为什么如此装扮,它一定会说:“这正是我的神韵所在。”
黄平泥哨之美,美在神韵。初见者一定难以理解黄平泥哨的外观,觉得这东西与我们的生活格格不入。只要去展厅里逛上一圈,人们就能发现无论是天上飞的,还是地上爬的,只要被当作题材,在制作黄平泥哨时就会设计成一个短腿大头的“怪物”。但外行人不知道的是,比起形似,泥哨技艺更加强调的是神似。泥哨造型注重动物的头部特征,通过面庞表达动物的丰富情感,由此形成的夸张变形的艺术风格就不奇怪了。
如果你问黄平泥哨如此精妙的神韵从何而来,你得到的答复将是:守正创新。吴国清老先生是黄平泥哨的第一代传人。早在20世纪30年代,他就做起泥哨的生意。吴国清平日喜欢和邻里街坊聊天,在黄平生活的大半辈子里,他对人最常说起的一句话就是:“人不应该保守。”正是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吴国清不断思考、创新,将山川河流和苗族艺术融入泥哨的创作,创造出蝴蝶、金鱼、狮子等独特的艺术作品。黄平泥哨第二代传人陈应魁不仅继承了泥哨的制作工艺,还延续了吴先生“不保守”的品格,立志要做出让自己满意的、令顾客称奇的“泥叫叫”。黄平泥哨一度叫好不叫座,留得住专家却留不住游客。陈应魁决心突破这个难关,改进黄平泥哨,他用“形似”“神似”这两条腿一起走路,创造出十二生肖等脍炙人口的佳作。
黄平泥哨的成功来源于它独特的美,离不开“不保守”的传承与发展。无论是瑰丽奇特的外形、妙趣横生的神韵,还是不懈进取的精神,都是我们从黄平泥哨中发现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