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回,巴黎殿堂级珠宝艺术世家尚美巴黎在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举办了一场以植物为主题的展览。他们从70多家世界博物馆精心挑选了400多件珍贵展品,创作年份横跨7 000多年,细致地展示了植物的方方面面。这里有新石器时期的植物笔壁画,有需要梵蒂冈批准才能外借的《千花挂毯》,还有莫奈的《睡莲》。为了让展品呈现出自然的状态,尚美巴黎特别使用了微弹簧工艺,用珠宝塑造了一个又一个动态的“植物标本”。比如,细看展会上的某个花冠,你会发现它在光线下的影子跟真正的植物并无二致;再如,某个绣球花胸针随着布展人员的摆放而晃动,好像被轻轻拂过的一阵微风吹动了花瓣。
除了珠宝做的“植物标本”,展览上还有绘画、雕塑、织物、时装等各种艺术形式的作品。在五花八门的展品中,有两件绘画作品很特别,那就是由16世纪宫廷画家朱塞佩·阿尔钦博托创作的《春》和《夏》。它们是卢浮宫特别为尚美巴黎的这次展览出借的。看这幅《春》,远远望去好像是一个少女的侧脸,有鼻子有眼。可当你靠近观察才会发现,那张侧脸上是玫瑰,是百合,是雏菊,是芍药!原来,这幅肖像画是由这些植物组成的。这幅肖像画中一共有80多种花,并且都是在最美的花期绽放的样子。你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片叶子的脉络与每一朵花瓣的姿态。看着百花在少女的脸上绽放,你会感受到植物天然的生命力,像是走在春天一样。要知道,《春》创作于欧洲文艺复兴的大背景下,那时画师们的绘画主题大都是“人”,比如神话里的女神、现实中的贵妇等。在绝大多数人都认可“人”才能构成理想美的时代,朱塞佩却坚持让植物成为画里的主角,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那么,朱塞佩是怎么把植物画得如此细致的呢?这与他作为宫廷画师的经历有着很大关系。那时,他侍奉的国王非常喜欢收集奇花异草,甚至专门在皇宫里建造了植物园。有了这样的先天条件,朱塞佩可以深入地观察每一种植物。比如《春》里面的80多种植物,它们的花期是不同的,朱塞佩要想画好它们,必须记得每种花开的月份和具体时间段,再分别去写生记录。有一回,朱塞佩在画一朵百合时,有个仆人走过来,他连忙做了一个“嘘”的姿势。仆人不解,却也不敢动。朱塞佩神秘地说:“花开是有声音的,我怕你吵到她!”仆人听完挠挠头,更加不解了。朱塞佩却再也不多说一句话,只顾低头画画。据说每一幅由植物组成的画背后,他写生的草稿都有好几本。并且,这些写生草稿还因为严谨这个特点被同时代的博物学家拿去做科学研究。正因如此,当同时代画家还在描绘人的理想美时,朱塞佩已经通过与植物的朝夕相处画下了他所看到的真实美。
对于普通人而言,大自然里的植物很多是大同小异的,因为它们的形态看起来差不多。实际上,植物每时每刻都在悄悄地、细微地生长着。大多数人不会留意到,但艺术家盯得可紧呢。他们与朱塞佩一样,听得到花开花落,秉承着“记住每一朵花开的时间”的创作理念,这样才能做到复刻植物最真实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