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道”也是正道

2024-11-26 00:00袁则明
知识窗 2024年11期

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曾经每隔一二年都有新作问世,但自从20世纪90年代后,他在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几乎没有写过一部大作。那么,他是江郎才尽,还是另有隐情呢?

冯骥才是天津人,20世纪90年代,天津开始了现代化城市建设,但随着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很多文化遗产遭到毁灭性的破坏,甚至永久性的消失。

冯骥才对此忧心如焚,因为天津城内很多地方都有历史故事,都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所以他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希望能够保护城市内相关文化遗产。但当时政府只注重经济建设,甚至有人笑他:“放着小说不写,净整这些没用的。”

在无可奈何之下,冯骥才只能通过拍摄、捡拾相关标志、绘图和记录等方式,给即将消失的文化遗产“存档”。

可是,天津太大,这些文化遗产又涉及各类专业知识,冯骥才只好自费请一些建筑师、历史学家、人类学家来帮忙。有人劝他说:“现在全国各个城乡都在搞建设,即使你能把天津的‘档案’保留下来,也只是一隅之地,其他地方还不是被毁掉了。”

这句话倒提醒了冯骥才,他在把天津的每一个角落进行拉网式的考察、拍摄和记录之后,又组建了一支考察队,去了各大城市和乡镇,对正在或即将拆建的古迹进行绘图、拍摄、文字记录,做最大程度的“存档”。当然,他j+S9tTKd+3G8nZ0KtcnylhFzP2OnI4VV6Wb7fla+8go=们也会向有关部门提出各种规避有损古迹的意见或建议。

在冯骥才的影响下,几乎每到一座城市都有一些有识之士志愿参加文物保护工作。这些志愿者没有工资,没有补贴,还时常饿着肚子,但他们都以自己能挽救文化遗产为荣,从不叫苦叫累,甘愿付出。

冯骥才被深深感动了,为了改善这些志愿者的生活,他几乎花光了家里的积蓄,最后又拍卖了30余幅画作,获得了百万余元人民币。这些钱不仅解决了考察队员的生活问题,还使他成立了一个民间文化基金会,以唤起公众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责任。

在这种舍我其谁的责任感下,冯骥才用了20多年的时间,跑遍全国各地,写了无数的文化档案和普查提纲,抢救及重点保护了5 000多个古村落和文化遗产,让越来越多的人热爱和保护我们的文化。

如今,这一大批被抢救出来的图文、音像资料已经被整理和出版,这无疑对国家而言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2018年,冯骥才获评“中国非遗年度人物”;2024年,经教育部批准,天津大学立项建设冯骥才博物馆。

有记者问冯骥才:“您暂别自己挚爱的文学,而走了二十多年的‘偏道’,值得吗?”他笑着回答说:“放下手中的笔,对我个人来说确实牺牲大了一点,但我想回馈给社会的,应该是比小说意义更重大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