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是指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和其他组织自愿、无偿向社会或者他人提供的公益服务”。中国的志愿服务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而在新时代又因国家财力坚实有力、社会制度日益完善、人民公益情怀日深的三重推动,志愿服务更深刻体现了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植根人民、造福人民的人民性特征。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志愿服务工作:“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广大志愿者奉献爱心的重要渠道。要为志愿服务搭建更多平台,更好发挥志愿服务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在学习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宏伟事业,实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工作中,志愿服务要进一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信念、秉持人民至上的要旨、坚守人民情怀的初心,关注民生所急、顺应民生所向、纾解民生所困,凸显志愿服务工作人民性的特征。
一、新时代志愿服务人民性的历史底蕴
上古时代,中华民族即有“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扶弱济困的仁爱思想,这也可视为志愿服务思想的最初体现。春秋战国时代,道家、儒家、法家、墨家等诸子百家进一步阐释、论证、宣扬此种精神。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告诉人们爱人、助人、利人要靠自己主动作为,而非被动等待他人要求,体现了“仁者爱人”思想的积极主动性;“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体现了人的仁爱行为的主观能动性;“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要求仁者提升自己,具备帮助他人的能力,并且乐于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体现了博施济众思想;“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彰显中华民族道德价值的核心在于真诚善待他人,创设和谐友善社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凸现关爱一切世人的博爱情怀,是“泛爱众而亲仁”的进一步表现。
“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表达了墨家“兼相爱,交相利”的博爱思想。墨子将“兼”表达为整体、全体之意,“兼爱”即“尽爱”“周爱”,包含平等与博爱的意思。墨子把使天下人兼相爱、交相利作为治理天下之乱的方法,“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墨家思想及其实践不仅为中华民族树立了崇高的道德典范,而且显示了人类伟大的精神力量,也是中华民族在志愿服务思想方面的真诚识见。
道家“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公益思想,是志愿服务的精神取向。“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这种公益慈善伦理观经过进一步的引申与升华,便成为后人力行公益慈善的道德基础。后来庄子继承《老子》的这一思想,提出了“富而使人分之”的观点。
儒家以“仁爱”为核心,追求天下大同;墨家注重“兼爱”,倡导博爱互助;道家倡导行善济世;佛家以惠济苍生为本,以慈悲为怀。这些思想共同构成中华民族公益志愿服务思想的历史底蕴和文化传统。
二、新时代志愿服务人民性的理论逻辑
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指出,“研究每个世纪中人们的现实的、世俗的历史,不就是把这些人既当成剧作者又当成剧中人物吗?但是,只要你们把人们当成他们本身历史的剧中人物和剧作者,你们就是迂回曲折地回到真正的出发点,因为你们抛弃了最初作为出发点的永恒的原理”。马克思所指“剧中人”,是指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存在的人,“剧作者”则是表现出对社会历史发展中人的主体性作用发挥的理论推测与实践期盼。
人既在特定的历史境遇中生成,是历史的产物,同时,人又肩负着构建未来的使命,是未来社会的创造者。这一命题凸显出人的存在的原初性和生成性,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因为他们是历史发展的参与者,又是历史的“剧作者”,因为他们是历史发展的推动者和创造者。这是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是人民主体性的根本观点,是群众路线的根本观点。《共产党宣言》“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论联合政府》“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无不显示人民作为历史“剧中人”和“剧作者”的双重角色。正如刘少奇所说,“要树立相信群众的观点,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而不要恩赐包办。一切伟大的人民事业,都是人民自己搞的”。
新时代人民既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受益者、参与者,又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推动者。习近平总书记说:“希望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工作者立足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继续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志愿服务工作不仅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本内涵,也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志愿服务事业服务人民、依靠人民、相信人民、造福人民,彰显了志愿服务的理想信念、爱心善意、责任担当,是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的志愿服务全局观、整体观的生动体现。这即是新时代志愿服务人民性的最生动、最直接、最自洽的理论逻辑。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世所罕见、史所罕见的成就,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矢志不渝地努力奋斗,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进一步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目标迈进,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不断增强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这是人类史上规模最大、惠及人口最多、覆盖层面最广、涵盖领域最全的“志愿服务”。同时中国共产党通过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推动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培育人民理想信念,磨炼人民意志品质,涵养人民社会责任感,在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上,植根“天下一家”“爱己及人”宽广胸襟和博大情怀,推动全社会进一步为社会主义国家增光添彩、奉献力量,这也是人类史上动员参与人数最多、最具成效、最有说服力的“志愿服务”。这两个“志愿服务”不仅凸显人民的“剧中人”地位,更彰显人民的“剧作者”身份,因而也是志愿服务人民性的最直接、最全面、最深厚的价值诠释。
三、新时代志愿服务人民性的实践进路
我国的现代志愿者事业尽管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很快。“学雷锋”是新中国最早具有志愿服务色彩的活动。几十年来,从“学雷锋”到“志愿服务”的表述跃迁,从个人的爱心分享到社会责任的认同的思想跃迁,从个人的志愿服务到有计划的组织运作的参与主体跃迁,从政府大力推动到民间力量兴起的主导力量跃迁,中国志愿者及志愿服务事业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快速发展齐头并进、双向奔赴,志愿服务的理念也与新时代发展的要求同向同行、同频共振。
通过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发动各行各业的志愿者和志愿者组织走进脱贫攻坚的第一线,为困难地区的群众开展医疗、技术、文化和服务等志愿服务工作。立足精准扶贫,坚持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通过推进志愿服务社区化工程,引导广大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进基层、进社区、进家庭,围绕百姓最关注、最迫切的民生需求开展志愿服务,在服务民生上发挥新作为。逐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社区全覆盖,以村居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依托,不断丰富软硬件设施,打造社区志愿服务的实体阵地;以群众需求为方向,打通堵点,补齐短板,打造务实有用的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分层次组建社区志愿者、专业志愿者、社会志愿者等团队,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
通过开展志愿服务的互联网+“项目化”“品牌化”“合作化”等模式,拓宽志愿者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积极发动公务员、教师、医护人员、法律工作者等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人员,到所居住或工作的社区注册成为志愿者,发挥自身专业特长,为社区居民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助力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在推动社会进步上展现新作为。
通过发现和培养社会各界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先进典型,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形式讲好志愿故事,把志愿者中涌现出来的中国好人、道德楷模和时代先锋,打造成为引领社会道德建设的榜样标杆,使更多人成为志愿者,成为新时代新风尚的倡导者、传播者、实践者。
总之,新时代志愿服务人民性不仅体现在历史文化底蕴的传承上,体现在理论逻辑的精密推导上,而且体现在实践上,不仅把人民群众“急难愁盼”作为关注点、着力点和工作重心,也把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方方面面、上上下下、事事处处作为志愿服务的工作追求,更把事关国计民生的基本方略、基本国策、基本路线作为志愿服务工作的引领方向。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支教支边、城市社区建设、生态保护、大型活动,抢险救灾、社会公益等领域形成有响应度、活跃度、知名度、美誉度的活动和项目,进一步带动各行业、各年龄段、各领域志愿者加入到志愿服务事业中,为新时代志愿服务事业添砖加瓦,从而进一步弘扬志愿服务的中国风格、中国方案、中国道路,丰富志愿服务的理论内涵,呼应新时代志愿服务时代要求,开辟新时代志愿服务实践进路。
(作者系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吴维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