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桐城,有个六尺巷的故事。相传清朝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家人与邻居吴家发生宅基纠纷,千里写信求助。张英收信后回诗一首:“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收信后豁然开朗,主动退让三尺,邻居见贤思齐,也退让三尺。这样张吴两家的院墙之间,就形成了六尺宽的巷道,成了流传至今的“六尺巷”。
10月17日下午,习总书记来到这里,了解六尺巷历史及其传承,听取当地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等情况介绍。“谦让,谦虚,和为贵,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已经融入到中国人的基因中,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自觉传承这种精神。”汲古言今,习总书记强调:“民生无小事,把民生的事情办好了,社会矛盾就少了,社会就和谐了。六尺巷体现了先人化解矛盾的历史智慧,要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场所,发挥好中华民族讲求礼让、以和为贵传统美德的作用,营造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环境。”
讲求礼让、以和为贵的美德体现了先人的智慧,也为当代社会矛盾纠纷化解与基层治理提供了借鉴。六尺巷,现在已不仅是一处地名、一个典故,还是一种工作方法。2023年,“六尺巷调解法”被写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去年11月,获评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工作法先进典型。
让,就是谦让、辞让、容让、礼让、承让。《贾子·道术》说,“厚人自薄谓之让”。中国自古被称为礼仪之邦,历来注重一个“让”字。“礼让一寸,得礼一尺。”大到尧舜禅让,小到王泰让枣,孔融让梨,我国历史上有关于“让”的佳话不胜枚举。
“我家两堵墙,前后百米长,德义中间走,礼让站两旁。我家一条巷,相隔六尺宽,包容无限大,和谐诗中藏……”礼让是一种胸襟、一种气度、一种境界。说到底,是一种高尚品德和人格修养,是从灵魂深处溢出的芬芳。
进入现代社会,人们本来应该是更懂礼让崇尚文明,然而时下一部分人却离“让”字越来越远了。车辆、行人为抢道而酿成交通事故,乘客为争座位恶言相加甚至大打出手,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常言道,“路要让一步,味须减三分”。如果人人都能学一学“让”的风格、“让”的智慧,行车让一让,座位让一让,进电梯让一让,进而扩展到名利上让一让,在个人得失上让一让,那么让出的必然是,小至个人的心情舒畅,大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否则,就会像恩格斯所说的,即使是两个人的社会,也无法维持下去。
雷锋说过:“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活得更美好。”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多一些雷锋式的“一滴水”“一缕阳光”“一颗粮食”“一颗螺丝钉”,我们的社会一定会少一些矛盾和纷争,多一些美好与和谐。
(执笔:辛士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