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师的带领下,我来到了烈士纪念馆,而这次活动给我上了深刻的一课。
刚进入纪念馆,一种严肃的气氛令我肃然起敬。
我抬头一看,发现墙壁上挂着董存瑞的画像。画像中的他面带着笑容,眼中充满了希望。1948年5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的连队发起冲锋,但突然遭到敌人猛烈的火力封锁。这时,六班班长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说完,董存瑞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敌军暗堡。危急时刻,董存瑞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猛地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dQAtXlls1nzg80Z6sv6PZ+gaSTGp4+Sno8V3JYEmIms=国,Y31MizNys3s2aLwgLoyLvSojuSgoKvzxf6QhYLLSsc4=前进!”硝烟弥漫,暗堡被炸毁,部队成功突击。董存瑞用生命开辟了一条胜利的通道,而他的生命却永远定格在了19岁。
回头望去,那是黄继光的画像。他年仅21岁,但他的名字早已和上甘岭战役一起传遍大地。1952年10月,美军开始向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前沿阵地——上甘岭发起猛烈进攻。在关键时刻,黄继光挺身而出,请求承担爆破任务。在得到指示后,他与另外两人成扇形向敌方阵营攻去。当时,黄继光的队友一死一伤,重任落到了黄继光的身上。此时的黄继光已七处负伤,他忍着痛,来到敌方的机枪面前,用胸口堵住了机枪,黄继光为了胜利而英勇地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
转头望去,王二小的笑容灿烂地绽放着。那天,日寇在山口迷了路,他们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作顺从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护转移的乡亲,他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响起的枪声让敌人发觉自己上了当,他们便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杀死了王二小。正在这时,八路军从山上冲了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烈士们的故事一遍遍敲击着我的心灵,我终于明白: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