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山水画在中式园林设计中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山水画的艺术特点与中式园林的设计理念,揭示了两者在空间层次、造景手法及意境营造等方面的深度关联。山水画的构图与“意境”思想,直接影响了园林的空间布局与景观元素配置,使园林成为一种自然与人文高度融合的艺术空间。本文通过苏州园林与颐和园长廊等案例,进一步探讨了山水画在中式园林设计中的具体应用与影响。同时,分析了山水画与现代城市园林需求之间的矛盾,指出了在传承传统艺术美学的同时,如何满足现代城市功能的挑战。
关键词:山水画;中式园林;意境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7357(2024)24-00-03
一、山水画与中式园林的理论基础
(一)山水画的艺术特点
山水画以自然山水为题材,通过高度概括与艺术提炼,展现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理念。山水画重视构图的平衡与空间层次的表达,以虚实相生的手法传达自然之美,强调“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意境追求,追求画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山水画中的艺术语言极为丰富,通过疏密有致的构图和灵活的笔墨,创造出一种既充满生机又不失宁静的意境。细致的皴法表现出山石的质感,而浓淡相宜的墨色运用则赋予山水以灵动的生命力。山水画还融入了文人对自然的精神寄托,如闲适、淡泊和宁静的情怀,这些情感特质深刻影响了中式园林的美学标准。
(二)中式园林设计理念
中式园林的设计注重“意境”的营造,通过借景、对景等手法,追求“象外之意”。这种意境的营造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山水画的启发。园林设计中“可居”的特质与山水画中“可游”的空间意象相互契合,形成了既可观赏又可体验的立体空间。园林中的每一个景观都有其独特的深意,力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完美融合。中式园林中的景观布局通过步移景异的手法,使人在游园过程中不断获得新奇的视觉体验。同时,园林的设计强调人与自然的互动,曲径通幽、小桥流水等设置不仅增加了空间的趣味性,还营造了zzxCX/7tj7zqOzfxTC6GPg==人与环境相融的体验感。此外,中式园林还通过植物的四季变化增强了景观的动态性和时序感,形成了“四时不同景,景景有深意”的设计特色。
(三)山水画与园林设计之间的相互影响
山水画的构图与意境直接影响了中式园林的空间布局。山水画中的“高远”“深远”和“平远”三种空间表现手法,分别在园林中体现为不同的景观层次,创造了层次丰富的空间体验。园林设计通过假山、水体和植物等元素的巧妙布置,模仿了山水画的立体感和层次感,使游人在园中如同置身画中。山水画中的“计白当黑”理念也被广泛应用于园林设计,通过巧妙的留白,营造出虚实对比的效果,使园林空间显得更为灵动。例如,在水面设计中,常常利用广阔的水域与点缀的景物相结合,增强空间的开阔感和视觉的深邃度。此外,山水画中的路径设计——曲折蜿蜒、隐显相生——为园林中的曲径提供了灵感,使人在园中游览时体验到不断变化的景观,充满探索的趣味。
二、山水画在中式园林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一)造景元素的应用
山水画中的山、水、树等自然元素在园林中得到了具象化的再现。假山、水池、树木等景观元素的布置严格遵循山水画的构图原则,使园林景观充满了生机与变化。例如,假山的造型常常借鉴山水画中山石的形态,力求“自然天成”;而水景的布置则模仿山水画中的溪流与湖泊,体现“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艺术效果。植物的选择也往往参考了山水画的典型植被,如松树、竹子、梅花等,这些植物不仅象征着坚韧与高洁,还通过与其他景观元素的对比,增强了园林整体的审美效果。此外,园林中的建筑、石桥和廊道也常与山水画中的意象相呼应,形成了既具观赏性又富有文化内涵的景观。
(二)空间层次的营造
山水画中“远近虚实”的表现手法在中式园林设计中得到了生动的应用。通过前景、中景、远景的层次布局,园林空间表现出深度和层次感。例如,在苏州园林的设计中,常用树木、竹林作为前景,假山与建筑作为中景,远景则通过其他景观元素进行衬托,形成了丰富的视觉效果,仿佛步入了一幅立体的山水画。园林中的路径设计同样借鉴了山水画的空间构造,通过蜿蜒曲折的小径,将不同层次的景观连接起来,增加了空间的递进感和探索感。园林中还巧妙运用了借景的手法,将外部的山水自然景观纳入园林的视野,使得整个空间显得更加开阔和深远。拙政园中的设计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通过对周边景色的借景,使得园林内外景观相得益彰,游人在不同角度都能获得独特的视觉体验。
(三)园林意境与山水画的结合
中式园林追求“诗意空间”,这一理念直接受到了山水画的影响。例如,留园中的“鹤所居”景观,通过假山、水池与植被的组合,营造出一种宁静悠远的意境,使人仿佛置身于画中,感受到自然与人文的深度融合。园林中的建筑如亭台楼阁也在意境的营造中起到关键作用。它们不仅作为观景的节点,且自身也成为景观的一部分,通过与自然景观的互动,增强了园林整体的艺术表现力。例如,亭子通常设置在湖边或假山旁,既是观景之所,又是景观的点缀,使园林充满了人文气息和诗意。园林中的命名也借鉴了山水画中的意象表达,如“听雨轩”“观鱼池”等,这些充满诗意的名称进一步丰富了景观的文化内涵,激发了游人的情感共鸣。
三、山水画对中式园林设计风格的影响
(一)自然与人文融合对园林风格的影响
山水画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对中式园林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园林不仅强调自然景观的美,还通过人文元素如亭台楼阁、石碑和匾额等,创造出自然与人文融合的艺术空间,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园林植物的选择同样深受山水画的影响,注重通过植物的四季变化来体现生命的轮回与自然之美,如松、竹、梅等植物常象征着高洁的文人精神。园林中的水景设计则借鉴了山水画中虚实结合的手法,通过水的倒影创造虚实相间的景象,使自然元素更具诗意。此外,园林中的建筑细节如窗棂雕刻、门楣装饰等,也在艺术处理上参考了山水画的美学风格,增添了园林的文化韵味[1]。
(二)美学与功能结合对园林设计的作用
中式园林设计在吸收山水画美学意境的同时,兼顾了实用功能的平衡。园林中的步道、凉亭等既符合实际的功能需求,又与周围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达到“美观与实用兼得”的效果。拙政园中的水榭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水榭不仅提供了休憩场所,还与周围水景完美结合,形成了园林中一道优美的风景线。此外,园林中的水系和植被布局也体现了美学与功能的结合。水池不仅作为视觉焦点,还在炎热的夏季起到调节小气候的作用;竹林、松柏等植物不仅为园林增色,还起到隔绝外界噪音、营造宁静氛围的作用。这种功能与美学的双重结合是中式园林设计的独特魅力,也正是山水画中“动静结合”理念的延续。
(三)情感叙事在园林空间中的影响
山水画以景物组合来叙述故事或表达特定情感,这种叙事手法被引入中式园林中,使得园林成为具有情感和文化内涵的艺术空间。通过景观的巧妙配置,园林空间呈现出情感的递进关系。例如,颐和园中的长廊通过壁画和雕刻,展现了中国传统故事和文化,使得游人在观赏时产生情感共鸣。园林中的路径设置、景观层次和建筑布局都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比如曲折的小径象征人生的曲折与探索,而楼阁的布置则反映了文人对悠闲生活的向往。此外,园林的命名如“听松风轩”“观鱼池”等也进一步增强了园林的情感表达,使得游人在游览过程中,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种精神上的陶冶。
四、案例分析
(一)苏州园林中的山水画元素
苏州园林中的山水画元素通过巧妙的山石造景和水体布置得到了充分体现,营造出一种“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这种造园哲学不仅注重自然之美,还强调人文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追求“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
在具体的造园手法上,苏州园林中的山石造景仿佛是一幅立体的山水画,运用了虚实结合、小中见大的表现手法。湖石与黄石通过自然的叠置,表现出层次丰富的山水景观。在园中,假山并非堆砌之物,而是经过精心设计和艺术构思,营造出一种既有自然之美又充满人文气息的景观。山石或孤立,或群聚,搭配植被与水体,形成了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画面感。园林中的曲径通幽、蜿蜒水流和借景手法也充分体现了山水画中的“留白”和“意境”概念。园中有不少巧妙的隔景、借景设计,如沧浪亭的山石遮挡、拙政园的“北寺塔”远景,使得每处景色都能在步移景换间展现出层次丰富的美感,仿佛人在画中游。
这种山水画的艺术理念,不仅在山石的造型上体现,更贯穿于整个园林的布局和视角的设计中。通过山石、水体与植被的相互配合,苏州园林成功将山水画的静态美转化为动态体验,使游人在园中如同行走在一幅古典的山水画卷中,每一步都有不同的诗情画意,体现了对自然、艺术和生活的深刻理解。
(二)颐和园长廊的山水画元素
颐和园长廊中的山水画元素,通过山水画的散点透视法,在长廊的设计中得到了极致体现。长廊中的山水画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园林的空间艺术,还融入了时间的维度,使得游园者在视觉和心理上体验到丰富的空间变换。颐和园长廊总长728米,共有273间,每间横梁上绘制着不同题材的彩绘。这些画作采用了山水画的散点透视法,让每个视角都有不同的景色呈现,这种手法让空间不再拘泥于一个固定的透视点,而是营造出“移步异景”的独特体验。这种体验仿佛置身于一幅动态的山水画中,游园者每走一步,视角与景物都在不断变化,犹如在画卷中穿行,真正实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2]。
在空间设计上,长廊并非直线,而是蜿蜒曲折,形成了富有韵律的开合起伏。这种设计灵感来源于山水画的“势”,即山水画中自然景物的连贯和变化。在长廊中,这种“势”通过曲折的路线体现出来,使游园者在每次转弯时,都能体验到不同的视觉变化——或是突然看到开阔的昆明湖面,或是进入一个被花草环绕的小景。这种动态的空间切换,恰似山水画中高远、平远、深远等不同透视关系的交替展现。另外,长廊在时间设计上的巧妙运用也与山水画相呼应。在游园过程中,长廊的动线和视线被分离,使得游园者的步伐和视角并不同步。长廊的顶部、柱子与周边景物形成遮挡,造成视线的游离,使得游园者在行走中不断地从“入境”到“出境”之间转换。比如,当游人从万寿山向昆明湖方向漫步时,廊道的曲折设计让每一景都仿佛是自然画卷的一部分,而转身返回时,同样的路线却又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景观。这种视线与动线的巧妙分离,营造出了一种时间流动的感觉,使得每一段旅程都是独特的体验。通过对视线的控制,颐和园长廊将画中的散点透视观念运用到了实际的园林设计中,使得长廊不仅是建筑的连接体,更是游园者体验山水画意境的媒介。每一步的前行,视线的转换,都让人仿佛置身于山水画中,达到了“身在园中,心在画中”的理想状态。这种设计将静态的画作转化为动态的游园体验,完美地展现了山水画意境在园林中的应用与升华。
五、山水画在中式园林设计中的局限与挑战
(一)传统艺术与现代需求的矛盾
山水画追求的自然意境与现代生活的实际需求之间存在矛盾。现代城市生活强调高效与功能,而山水画中的园林设计更多关注艺术性和意境的营造。因此,如何在园林设计中保持山水画的艺术性与满足现代社会的实际需求,成为设计师面临的重要挑战。例如,现代城市园林需要满足多功能的需求,如停车场、娱乐设施等,这些功能难以与山水画追求的闲适氛围相协调。此外,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也使得人们对园林的要求从静态的观赏转向更具互动性的功能空间,这与山水画所传递的悠然自得的精神存在一定冲突。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设计师逐渐引入现代科技,如智能灌溉系统、可调节的景观照明等,以提高园林的管理效率,保持其自然美感的同时,增强其实用性[3]。
(二)城市化对园林设计的影响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土地资源的紧张和高密度的城市环境,使得传统山水画中的广阔意境难以在现实中再现。因此,设计师需要在有限的城市空间中创造山水画的意境,通过立体绿化、屋顶花园等方式部分替代传统园林的大尺度景观,以适应现代城市的需求。例如,屋顶花园和垂直绿化成为城市环境中的重要补充,既增加了城市绿化面积,又在有限空间内营造出山水画意境的小型景观。此外,城市中的噪音和空气污染对园林设计也提出了新的挑战,设计师通过隔音墙、绿色屏障等手段营造安静、宜人的环境,保持山水画所追求的宁静氛围。为了适应现代居民的需求,园林中还增加了一些现代化设施,如座椅、运动场地等,以增强园林的功能性,使其在传承传统美学价值的同时,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
六、结束语
山水画作为中式园林设计的重要理论基础和艺术来源,深刻地影响了园林的造景手法、空间布局与意境营造。通过山水画的艺术理念,中式园林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天人合一”境界,既呈现出诗意般的景观,也传递了文人精神和文化情感。尽管现代城市化带来了土地紧张与功能需求的挑战,但通过创新手法与现代科技的融合,传统山水画意境仍能够部分实现,赋予城市园林独特的艺术美感和文化价值。因此,中式园林设计应在传承山水画美学的基础上,结合现代需求,不断探索和创新,以创造更加和谐美丽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袁菲雨.探析山水画透视法下传统园林廊道的时空设计——以颐和园长廊为例[J].大众文艺,2021(01):53-54.
[2]孙筱祥.中国山水画论中有关园林布局理论的探讨[J].园艺学报,1964(01):63-74.
[3]李诗佳.中国山水画中“留白”技法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