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蓝蓝在《现实主义批评》一诗的开头写道:“他们批评得对!/的确有太多的星星……”记忆中,好像我没有见过那么多的星星,或许是自己很少抬头看天,或许是自己善于遗忘,诗人眼中的那些星星去哪儿了呢?在我的心里,似乎是个谜,又似乎有过一个答案,只是我不敢确定而已。
今年夏天和秋天的傍晚,我和妻子经常去长江边散步,这是一天中难得的休闲时光。在这个时间段,从小城走向江边的人很多,他们漫步于绿道上,纳凉、观景,或是约了亲人、朋友一道,边走边聊,像我们。我们先去江边一处由旧码头改建的观景平台,虽然那儿人多,但大家各自看着西边的夕阳和天上的云彩,看它们落在浩荡的江面之上,看江面上的轮船犁开斑斓的江面,直到天光渐渐黯淡下去,互不相扰,也好。在江边,我们各看各的风景,又各想各的心事,就像我们每天生活在同一座小城,可能偶尔也会遇见,但我们依然彼此陌生。
光影淡然后,人们在昏昧的灯光里散去。之前如星聚,此时如星散。聚散无依,也无定。此时,我发现在云的绚烂光影散去时,月亮出来了,上弦月、满月和下弦月,一样的淡白,不似刚才夕阳、晚霞绚丽时的高调。在月光黯淡的地方,几颗星星依稀可辨,它们亮闪闪的,散布在天上,在离月亮或远或近的地方,我们一眼就能看见它们。星星们或恒亮或闪亮,但我不认识那些星星,叫不出它们的名字,也不知道它们分别属于哪些星座。我是一个星星盲。我看了一会儿,恍然觉得天上的星星少了,至少比我印象里或是记忆里的星星少了许多。此后的很多天里,我都有意无意地在某一时刻,抬头寻找天上的星星,还是觉得天上的星星是少了,可它们去了哪儿了呢?
彼时,生活在乡村。乡村生活充满无奈,也不乏温馨。夏天和初秋的夜晚,我们都在屋外纳凉。村庄中宽敞一点的晒场,或是串风的弄堂,是乡亲们聚在一起纳凉的好地方。在上风口,点燃艾草,熏走蚊虫。风送来村东湖里的荷香,萤火虫和蛾子飞来飞去。大人们聊着庄稼或是家长里短,有善于讲古的长辈坐在夜色里,为我们讲三国、水浒、杨家将,也讲聊斋和野狐禅之类。我们听古,也做自己感兴趣的游戏。那些夜晚是快乐的。夜深了,于睡眼蒙眬间一睁眼,满天的繁星闪烁,像是在告诉、提醒,或猜测我们心中的某些秘密一样,不停地眨着眼睛。那样的夜晚,星星真多啊!
后来啊,那些星星不知道去哪儿了,越来越少,我们也越来越少抬头看它们了。
(编辑 吹优)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2024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