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主业,迈破局之步

2024-11-22 00:00袁阳平张雷龙嘉乐
支点 2024年11期

总部位于孝感所辖应城市的双环科技(000707.SZ),是中国纯碱第一股。

10月31日,双环科技披露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2.18亿元,同比下降22.24%;归母净利润3.29亿元,同比下降27.80%;

10月上旬,支点记者来到双环科技应城总部。在双环科技厂区的青年广场之上,记者看到,昂然矗立着一男一女两位工人的雕像。他们英姿飒爽、朝气蓬勃,各自紧握着一环,二者相合,寓意着“双环”。

走进双环科技办公楼,上世纪70年代建成的古朴大楼,凸显这家企业的悠久历史。总经理鲁强一身蓝色工服,走进会议室,谈起公司未来发展布局。

双环科技是全国最大的联碱生产企业之一,占地面积167万平方米,年产130万吨真空制盐、110万吨纯碱、110万吨氯化铵,产品畅销国内外。公司现有总资产33亿元,2023年销售收入38亿元。

“我一毕业就在这里工作,至今已经有28年了。”鲁强说。他从一名净化车间操作工到合成氨事业部部长,从煤气化技改项目指挥长到总经理,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树。

“长江产业集团控股公司后,我相信再用3至5年能再造一个双环。”鲁强自信地称。

扭亏为盈加速技改降本

在双环科技联碱节能技术升级改造项目施工现场,机械轰鸣,随处可见工人们忙碌的身影。

目前,该项目总体进度已完工近八成,循环水站已于今年6月建成投用。同时,项目反应器、煅烧炉等主要设备已就位,管道预制安装工作已全面展开。

双环科技的主导产品纯碱是基础化工产品,在国民经济中应用广泛,下游重要用户有玻璃制造、洗涤剂合成、无机盐制造、冶金、食品制造等行业;纯碱的共生产品氯化铵作为一种基础氮肥,可用于农业施肥及电池、电镀等工业领域。

2000年初,受市场经济冲击,双环科技销量下滑,经营举步维艰。2006年,宜化集团接管双环科技,投资13亿元进行技改升级,使其业绩重振。但不巧的是,纯碱行业遭遇十年“寒冬”,期间生产设备部分老旧,双环科技又无力技改,导致生产能耗高,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行业竞争力偏低,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公司股票代码曾经为*ST双环,两次面临摘牌退市风险。”双环科技证券部相关人士说。

遭遇退市风险的双环科技,该何去何从?

2021年,湖北国资启动对双环集团的纾困重组,相关工作包括降低双环科技金融债务、投资建设新合成氨装置并在投产后注入上市公司等。同年3月8日,宜化集团与宏泰集团签订双环集团纾困重组协议,其核心内容是向双环科技注入技改资金,确保双环科技不退市。

双环科技总经理鲁强(双环科技供图)

“这次纾困重组,双环科技获得了省级产业投资平台在资金与资源方面的支持,为公司赢得了更大的市场发展空间。”鲁强说,2021年9月,投资18.38亿元的合成氨产业升级项目正式启动,由应城宏宜公司具体实施。

“新项目的上马,使双环科技迎来了新生。新项目投产后,合成氨成本每吨下降1200元,应城宏宜公司的合成氨比双环科技老合成氨装置每年降低约4亿元成本。”在生产厂区,鲁强察看生产线运营状态,心情舒朗地说。

2022年2月,根据省属国资国企改革方案,宏泰集团将其持有的双环集团34%股权划转至长江产业集团。2023年8月,根据《双环集团纾困重组协议》,宜化集团将其持有的双环集团36%股权划转至长江产业集团。两次划转完成后,长江产业集团合计持有双环集团70%股权,并通过双环集团间接持股双环科技25.11%股份,成为双环科技间接控股股东。经过纾困重组,2021年双环科技扭亏为盈,当年盈利4.23亿元,2022年盈利8.73亿元,上缴税收2亿元。

推进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打造5G+云网智慧工厂

重新焕发活力的双环科技,如何扩大业务版图?双环科技走上并购重组之路。

今年8月,双环科技发布公告,公司报名参与久大(应城)盐矿有限责任公司、久大(应城)制盐有限责任公司、湖北久大品种盐有限责任公司破产重整投资人招募,三家公司注册资本分别为1.4亿元、1.53亿元、0.1亿元。根据招募公告,久大盐矿于2023年1月11日取得采矿许可证,享有对6.4003平方公里矿区面积的采矿许可,开采矿种为矿盐,生产规模为130万吨/年。

“若取得标的公司股权及其持有的盐矿采矿权,可增加公司的盐资源。”鲁强说,用于生产纯碱的盐资源,有利于公司长远、可持续发展。

然而,三家公司的破产重整一波三折。9月4日,经过对上述三家重组标的进行尽调后,双环科技叫停了本次收购。双环科技给出的理由是:上述三家公司含众多分支机构,其资产负债情况还有较大不确定性。

“我们会继续在市场上寻找合适的标的。”鲁强告诉支点记者,双环科技作为长江产业集团旗下现代化工板块的支柱型企业和唯一上市公司,未来将会获得集团更多优质资源的注入。

对外扩大业务布局,对内推进技术升级改造。2023年11月,双环科技对现有联碱生产线中陈旧的60万吨/年联碱装置进行节能技术升级改造。

鲁强介绍,目前该项目建设进入关键期,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建成投产。项目升级后将配以自动化DCS控制和先进控制,配套数字化和智能工厂,将实施碳化自动倒塔、结晶自动换车,实现碳减排87487吨/年,纯碱综合能耗在现有基础上可下降28%。

同时,双环科技投资5100余万元,打造了“5G+云网筑基应城双环智慧工厂”项目,对厂区数字化与智能化进行全面改造升级,“5G智慧工厂将为双环实现人力成本节约20%,生产效率提升约30%。”

在海通国际分析师孙小涵看来,双环科技的风险在于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以及原材料及产品价格波动对公司业绩带来的不利影响。

国盛证券表示,从化工行业整体看,二季度基础化工在建工程增速已下降至负值,固定资产增速也开始向下。目前化工行业整体盈利或已经开始筑底回升,伴随着供应端改善、需求端复苏的预期,化工行业有望回暖。

布局电池级碳酸钠项目力争3至5年再造一个双环

在鲁强看来,纯碱行业是高投入、低门槛、低附加值的行业,“目前纯碱每吨售价在1400元上下,堪比白菜价”,双环科技要向高附加值的产品发力。

“再造双环还需要拓展新的业务版图。”鲁强将双环科技业务战略比作“立足本业,两条脚走”,不断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鲁强向支点记者介绍,公司进行了年产10万吨电池级碳酸钠项目招标,依托现有小苏打生产装置,将建设年产10万吨电池级碳酸钠生产装置。今年8月,项目一期5万吨电池级碳酸钠项目煅烧炉单体试车完成。

同时,双环科技推进空气储能、医用盐等新项目,加大研发投入。

记者了解到,双环科技与国电投荆楚能源有限公司签订《合作意向协议》,公司拟通过出租、转让盐穴资源等多种方式,与国电投荆楚能源有限公司就拟建设的应城300MW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工程项目开展合作。

此外,双环科技与高校教授团队合作,研发化工新产品、新工艺,丰富公司的产品种类,提高上市公司竞争力和研发创新能力。

“我们不会贸然跨界进入其他行业。”鲁强说,围绕应城当地盐矿资源,以及公司人才与技术储备等,双环科技将聚焦主业,构建两碱融合、多品种拓展、多元化延伸的产业体系,将单一的纯碱化工向新能源化工延伸,从基础化工原料型生产向终端化学品生产拓展,继续扩大规模、成本、质量优势。

鲁强坚信,双环科技将力争用3至5年时间,实现再造一个双环。2023年,双环科技生产纯碱约112万吨,产能全国排名前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