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东县河口镇直夫初级中学位于黄海之滨,栟茶运河之畔。学校以革命烈士王直夫同志的名字命名。王直夫(1918—1946),又名王宝生,出生于江苏省泰兴县河失镇河头村,参加革命后,在海安县李堡区工作,牺牲时年仅28岁。为纪念王直夫烈士,1995年学校建成王直夫烈士纪念广场,占地约800平方米。王直夫纪念碑矗立在广场西侧,是如东县中小学德育基地。同时,学校还建成了王直夫烈士事迹陈列馆,全方位展示其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和锐意进取的崇高品格。
1940年,新四军东进。王直夫参加革命后,来到紫石县(今海安市)李堡区,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紫石县李堡区区长和武工队支队长。1946年6月,蒋介石指令12万人向苏中地区疯狂侵犯。我军在司令员粟裕、政委谭震林的直接指挥下,相继在泰兴、海安、李堡、丁埝、如皋等七个战场和敌人展开决战,取得“七战七捷”的辉煌战绩。在海安、李堡战斗中,王直夫不顾个人安危,带领战士们冒着枪林弹雨,源源不断地把武器、弹药等送到前沿阵地。他还亲自抬担架上阵,救护伤病员,为战役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1946年12月,王直夫不幸被捕,壮烈牺牲,年仅28岁。
解放后,为弘扬王直夫烈士精神,江苏省如东县人民政府以直夫的名字命名了直夫公社(今河口镇)、直夫中学、直夫小学和直夫大桥。无产阶级革命家江渭清寄语直夫中学:“继承王直夫烈士遗志,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学校师生在烈士精神的感召下,敢打敢拼,不断涌现出新时代有担当的模范人才,在如东西北的农村大地上熠熠生辉。“王直夫”三个字既是对烈士的怀念,更是学校发扬烈士伟大精神的真实写照。
传承
接受红色教育:祭扫烈士墓,参观陈列馆,重温入团誓词,开展党史宣讲活动
宣传红色文化:师生红歌赛,红色诗歌朗诵
供稿人:张存智
供稿单位:江苏省如东县河口镇直夫初级中学
传承红色行动:直夫中学志愿者服务
每一次对烈士的缅怀,都是思想的洗礼;每一次对烈士的致敬,都是精神的传承。衷心希望直中学子以烈士精神为指引,树立家国情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江苏省如东县河口镇直夫初级中学校长 张存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