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的故事》:离婚只是关系结束,不是人生的失败

2024-11-19 00:00:00陆安楠
现代青年·精英版 2024年11期

上一期,我们探讨了《玫瑰的故事》中黄亦玫与庄国栋的情感故事。剧中,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重要人物,那就是黄亦玫的前夫——方协文。在大家都还在调侃他和玫瑰领了证生了娃,真正拥有了玫瑰,是全剧的人生赢家时,黄亦玫却用这段感情给所有女性上了一课:离婚只是一段关系的结束,不是人生的失败。

在岁月的长河中,婚姻曾被视为一艘永恒的船,承载着两个人的梦想、爱情与承诺,缓缓驶向名为“白头偕老”的彼岸。然而,现实可能是这艘船在中途遭遇风暴,最终分崩离析。黄亦玫不管是因为和庄国栋赌气也好,还是因为真的喜欢方协文也罢,她最初选择和方协文走进婚姻,一定是怀着美好憧憬的。那是一种对家的向往,对与爱人相伴一生的期许。曾经,即便是婆婆在婚礼上故意说着她听不懂的朝语,她也在婚礼上笑得如同盛开的玫瑰,眼中满是对未来的信任和希望。婚后,她用心去经营家庭,付出自己的爱、时间和精力,暂时放下了自己的事业理想,努力在妻子、母亲、儿媳等众多角色中寻求平衡,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

在闺蜜苏更生来看望自己时,黄亦玫说:“已经很久没人叫过我名字了,现在大家都叫我小初妈妈。我很爱她,我也体会得到做一个母亲的幸福,但我还是想做我自己,我不希望黄亦玫这个名字被小初妈妈代替,我是不是特自私?”

我们再回看多年前黄亦玫与父亲的一段对话:

“29岁那个时候我是什么样啊?我想不出来。”

“我也想不出来,但我希望那个时候啊,你还是黄亦玫。”

“可不是黄亦玫嘛,我又不改名。”

“我是说黄亦玫这个名字,永远代表的是最真实的你,而不是依附于任何人和任何环境。”

或许正是因为黄亦玫的身边有一群独立自主型的女性朋友,还有父母教科书级别的教导,所以她一直没有放弃在“做自己”的路上前行。可是,生活不会总是按照我们预设的轨道前行。面对这样的玫瑰,方协文心底的自卑和不安全感激发出了他的极端言行,翻小票、查监控、私自拒绝玫瑰的工作邀约、在玫瑰手机里安装定位软件……婚姻中的矛盾就像暗涌的潮水,逐渐侵蚀着曾经坚固的情感基石。或许是性格的不合,或许是价值观的差异,又或许是外界不可抗拒的因素,让这段关系变得千疮百孔。

我们身边,不乏面临着同样情况的女性,可是当离婚的判决书或者离婚证拿在她们手中的时候,很多女性会感觉世界仿佛崩塌了一角。周围的眼光、社会的舆论、内心的失落与不甘,像重重的山峦压在心头。然而,这恰恰是女性展现强大内心和高度悦己的时刻。近段时间,有这样一个热点事件:婚礼当天,新娘被新郎的发小用胶带绑在电线杆上,一群男人就像一群毫无思考能力的动物,对新娘伸出了“咸猪手”,而新郎却全程都没有制止。面对绝对的力量压制,新娘只能在阵阵起哄声中声嘶力竭地喊道“别摸我!别摸我!”这样的婚闹陋习在互联网时代不是第一次出现,但令我不解甚至气愤的,是在普遍“劝离”的评论区有这样一条评论:“这种情况只能新娘忍一忍了,要是因为这个就在婚礼当天离婚,回家后不知道会被亲戚邻居们说成什么样。”我不理解从什么时候开始,离婚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不再是自己的感受,而是一群不知道你当下处境的陌生人基于自己的价值观所投来的目光;更不理解,一个女性的价值为什么可以因为“离婚”就能被无限贬低。

我不知道事件中的新娘最后会如何抉择,但我想,《玫瑰的故事》之所以全力刻画出“离婚姐妹团”中黄亦玫、苏更生、姜雪琼、关芝芝这些饱含情感色彩的女性群像,最大的意义就是告诉所有正在处于婚姻困境中的女性,离婚仅仅是一段关系的结束,而非生活的终结,更不是女性价值的否定,它意味着告别过去的自己,告别那些曾经的依赖、委屈和痛苦。它就像一场大火,烧毁了旧的生活框架,但也在灰烬中孕育着新的可能。正如离婚后的玫瑰仍旧拥有不被平凡定义的勇气,打扮精致、创业开画廊、策展、重回职场,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去拼搏。她发现离开了婚姻的束缚,自己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能够更加自由地决定自己的生活轨迹,曾经为了家庭而搁置的专业追求,也可以再次拾起,那些在婚姻中被忽视的梦想、被压抑的个性,此时都有了重新绽放的机会。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会觉得不是所有人都能像黄亦玫那样,经历了生育又重回职场后立马就能将工作做到得心应手,更何况还有了孩子,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一个完整的家庭。但我想,她更需要一个可以作为榜样的妈妈,不是吗?小初的故事不是悲剧的延续,而是励志的开篇。玫瑰对小初说的那段台词,更加值得我们细品:“小初,你第一次听到离婚这个词的时候,刚刚四岁,很多人劝我,不要让你过早了解成年人的世界,但我选择对你坦诚,希望你跟我一起接受生活的改变,不同的人对于这个词有不同的认知。我认为的离婚,只是一段关系的终止,而不是人生的失败。我们的一生只是在这世间的匆匆一瞥,一切都有终点,才会格外珍惜眼前。我亲爱的女儿,不要惧怕,所有的离别都是因为我们相遇过。”

不管你是处于哪个年龄阶段的女性,我希望你都可以通过《玫瑰的故事》明白,离婚不是失败的标志,而是成长的转机。故事里的玫瑰不会沉浸在自怜自艾的情绪中,而是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用坚定的内核重塑自己的生活。在所有人都觉得玫瑰变了的时候,她从来没有放弃过寻找自我的价值。在玫瑰决定重回职场寻求工作的情节中,面对面试官的质疑,她能从容地拿出在做全职妈妈的三年里考到的一摞证书,仍然自信地发表行业见解。三年的“全职妈妈”从来不是她职业生涯的缺陷,而是经验的沉淀。在和方协文的婚姻里,来自婆婆的监视、老公的多疑使她的自我空间被吞噬、手脚被束缚,但她的精神仍然是自由的,她会在江边看书、会画画,即使在照顾孩子也仍然没有停止过学习。她会迷茫,是因为她自由的灵魂在试图冲破禁锢。她在结束一段关系的废墟之上,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城堡。这座城堡里,有她对自己的尊重,有她重新找回的梦想,有她丰富多彩的生活,她还是那个独立、自信、充满魅力的现代女性。

剧中,勇敢追爱的黄亦玫、自我救赎的苏更生、追求自我的姜雪琼、洒脱转身的关芝芝;生活里,世界著名作家的J.K.罗琳、成立锦江饭店的董竹君、著名媒体人杨澜……每一个都经历过“离婚”,她们各自有着不同的爱情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她们都在经历了生活的磨砺和情感的洗礼后,不断地成长和觉醒。她们逐渐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和需求,不再被传统的观念和社会的期望所束缚,这种成长和觉醒的过程,也生动展现了现代女性自我探索和自我实现的多元面貌。

故事很长,一篇文章说不完剧中所有“玫瑰”的故事,如果说往期的文章都是在为年轻的女孩们提供情感建议,那么这一期,我想把这篇文章送给正处于婚姻迷茫期的每一个“玫瑰”,就当做是那年二十多岁时的你,为多年后的自己留下的寄语:自由的灵魂永不困顿于荆棘,黄亦玫注定是一朵肆意绽放的玫瑰,你也是!

陆安楠简介

陆安楠,青年作家,新闻工作者,影视配音达人,昆明文旅数字资产库长期签约创作者。曾作为云南省13名优秀青年代表之一参与共青团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举办的第五届“中国青年好网民”评选。8岁起开始陆续在《故事作文》《小星星·作文100分》《中学生导报》《中国少年作家》《滇池》《边疆文学》《散文诗月刊》《散文诗》等杂志发表作品并多次获奖,曾获百名中国少年作家、《滇池》杂志校园诗人等荣誉和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