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数字素养与技能的信息科技课程标准及其教学实施

2024-11-19 00:00李锋席少剑熊璋
中国远程教育 2024年11期

摘 要:信息科技作为当今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国际竞争的战略支撑。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快速革新推动社会经济数字化转型,赋予学校信息科技教育新任务。为应对社会发展与学生成长需要,顺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社会发展趋势,面向数字素养与技能的信息科技课程需要聚焦学科关键技能,围绕数据、算法、网络、信息处理、信息安全、人工智能六条逻辑主线,实现从“信息素养”到“数字素养与技能”、从“技术工具”到“科学与技术并重”、从“模仿操练”到“学科实践”、从“结果性评价”到“增值性评价”的发展,在主题活动中实现“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的结合,提升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

关键词:信息科技;课程标准;数字素养与技能;课程内容;学科实践;增值性评价

作者简介:李锋,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教授(通讯作者:fli@srcc.ecnu.edu.cn 上海 200062);席少剑,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硕士研究生(上海 200062);熊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院长、教授(北京 100105)

基金项目:人民教育出版社“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重点课题“素养导向的信息科技生成式学习手册研制及创新应用”(课题编号:2023GHB02)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58x(2024)11-0052-09

2022年4月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信息科技课程标准”),明确了信息科技课程的目标与内容,提出信息科技课程教学与评价建议,标志着“信息科技”成为我国义务教育一门独立课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22)。信息科技课程标准的研制与实施,切合了我国新时代数字化转型的人才需求,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贡献学科智慧。

一、课程目标:从“信息素养”到

“数字素养与技能”

近年来信息科技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了技术进步和组织变革,形成现实空间与数字空间深度融合的社会新形态,生存于其中的数字一代不仅是技术工具的消费者,更应是数字时代的创新者。为满足数字一代的成长需要,信息科技课程就要顺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社会发展趋势,超越以“信息处理与交流”为主线的信息素养教育,围绕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字素养与技能。

(一)信息素养作为课程目标的时代落差

信息素养是人们在信息社会中获得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的修养和能力(王吉庆, 1999, p.47)。20世纪90年代,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加速了全球信息总量的增长,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但也引发了“信息孤岛”“信息疲乏综合征”等社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加强学校信息技术课程建设、发展学生信息素养就成为当时信息技术教育的价值取向。2000年,英国教育部将信息与通信技术(ICT)正式列入国家中小学课程,将教育目标界定为:“了解和使用信息技术;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各学科学习;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祝智庭, 2002, p. 245) 2003年,我国高中技术课程标准把全面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作为课程目标,强调发展学生“信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3)。此外,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也都将信息素养作为学校的一项教育目标。面向信息素养的信息技术课程将信息处理的知识、技能、技术应用方法融入课程内容之中,为学生进行信息处理提供了技术支持。但是,该课程内容过于强调技术工具的操作应用(例如用文字处理软件编辑文本、以演示文稿制作软件制作幻灯片等),未能从学科原理和学科方法的角度分析人、信息科技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忽视了技术工具“双刃剑”的结果,随着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工具进入人们日常生活中,教学实施就容易掉入培养“产品消费者”的陷阱。

(二)“数字原住民”对信息科技课程提出新需求

伴随着新一代数字工具成长起来的“数字原住民”(digital native)潜移默化地具备“更快利用网络获取信息,善于并行工作,适合图形化学习”(Kivunja, 2014) 的社会优势,他们在与数字环境深度交互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数字技术应用行为特征与思维方式。主要表现为:1)网络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网络环境丰富了学习资源,创生出多样的互动交流方式。越来越多的学生遇到困难或问题时,能主动通过网络查找资源,借助网络空间与他人协作交流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针对某些需求利用数字技术有效获取信息、即时解决问题成为数字原住民的显著行为特征。2)非线性并行思维日趋突出。数字技术将复杂多样的物理世界转化为计算机可处理的对象,通过网络构建了快速传输和获取信息的数字世界。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的深度融合使得数字原住民已经习惯于借助智能终端和应用软件获取和处理不同渠道的信息,并行开展多重任务,在任务转换的过程中形成了非线性、并行开展活动的思维方式。3)数字化创新意识不断提高。数字设备的互联特性超越了单纯的技术工具功能,通过“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形态重塑了人们沟通交流的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创生出学习和生活的新形态。学生在适应、体验和推动社会新形态发展过程中,潜在地提高了个人的数字化创新意识。当然,受数字媒体类型过多、信息量过载等因素影响,数字原住民也存在着注意力不集中、反思能力下降、深度学习不足等方面问题。为发挥数字原住民的技术优势,减少数字化工具引发的负面影响,信息科技课程就要超越“以信息处理与交流为主线”的信息素养教育,从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等方面加强信息科技课程建设,凸显信息科技课程独特的育人价值,帮助学生从容、自信、负责任、有担当地生活在信息社会中。(熊璋 & 李锋, 2019, pp.64-66)

(三)信息科技课程目标再定位:数字素养与技能

面向未来的数字素养与技能教育不仅要帮助学生提高数字化生存所需要的信息科技知识与技能,也需要拓展学生学习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方式,使他们逐步具备终身学习的理念与意识(张春华 等, 2019)。在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应依据学生和信息社会发展需要,凝练核心素养,聚焦关键能力,促进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的提升。主要表现为:其一,培养信息意识。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应用改变着信息生产与传播方式,每位用户不仅是信息接收者,也是信息生产者,人们在获取信息的同时,也在制造与发布信息。面对多向互动、纷繁复杂的信息化环境,信息科技教育就不应局限于数字工具操作技能教育,更应提高学生对信息变化的敏感性意识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认识到数据是一种重要的基础资源,领悟信息科技原始创新对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其二,发展计算思维。信息科技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创生出人们交流互动的新路径和新模式,它在改变着人们的日常行为方式时,也转变着人们的思维模式。为提高学生应用信息科技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科技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操作技术工具,也要理解技术工具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应用计算机学科领域的思想方法界定和分析问题,设计问题解决方案,发展计算思维,引导学生用符合数字时代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其三,提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技术工具,还通过“互联网+”“人工智能+”为人们创生出全新的数字化生存环境。这就要求人们不能因已适应了现有的方法或工具而故步自封,而是要不断地判断个人现状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差距,持续学习,勇于接受数字化环境变化的挑战;针对所需解决的问题合理选用数字化工具,在应用数字化工具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新方法和新策略,不断提升个人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其四,践行信息社会责任。信息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人们带来这样或那样的便利时,也引发了潜在的危机。例如,一些学生存在“沉迷游戏”“热衷短视频”“数据安全意识与能力不足”等问题。因此,信息科技教育就要关注信息科技应用的伦理、道德和法律法规,提高学生应用数字设备的自控力,帮助他们从一接触信息科技开始就养成应用信息科技的好行为和好习惯,同时还要负责任地使用信息科技,自觉维护信息社会秩序,认识到自主可控技术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二、课程内容:从“技术工具”到

“科学与技术并重”

计算与科学是密不可分的,计算不仅仅是数据分析技术,更是一种用于思考和发现的科学方法(彼得·丹宁 & 克雷格·马特尔, 2017)。信息科技快速发展使得计算已不局限于技术领域的活动,也体现了科学领域的内容。因此,新时代信息科技教育就不应局限于数字化设备的操作与应用,更要让学生理解其中的科学原理与方法,实现从“技术工具”向“科学与技术并重”的发展。

(一)工具论取向课程内容的误区

20世纪80年代,微型计算机的普及、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的成熟使得计算机从专业实验室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稿等应用软件改善了人们学习与办公的条件,越来越多非计算机专业人员开始从事计算机应用工作。掌握计算机及其设备操作方法、能够应用计算机处理信息成为人们生存于信息社会中的重要技能。美国计算机教育专家科尔(Cole, A. Z.)教授在第四届国际计算机教育大会上倡导,将计算机教育的重点放在“应用者能够在自己将来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中把计算机作为一种有效的工具来使用,教学内容应该包括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处理、图像处理等应用软件的使用”(王吉庆, 1999, p.122)。2000年,我国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要求,学生要能“初步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学会使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直接相关的工具和软件”,规定了“用户界面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文件和文件夹(目录)的组织结构及基本操作,利用文字处理软件进行文本的编辑、修改、版式的设计”等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0)。工具论取向的信息技术教育内容对于学习毕业后即走向社会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动力。但是,我们姑且不说这些计算机软硬件设备的功能是否会随着社会发展进行升级换代,仅从课程建设来看,如果将信息科技课程内容简化为计算机的软硬件操作,忽视课程独特的育人价值,就会进入“教材变成产品说明书、教学成为技术员培训”的误区。

(二)数字时代发展赋予信息科技课程新任务

自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信息科技沿着以计算机为核心,到以互联网为核心,再到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脉络持续发展,深刻影响着社会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为当代社会注入了新的思想与文化内涵,赋予信息科技课程新任务。其一,互联网拓展人们的生存时空。智能终端和移动通信把世界联通为一个大的信息系统,拓展了人们的活动时空,基于互联网的创新创造成为推动数字时代进步和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生存于网络环境中的社会成员,就需要了解一些互联网基本知识,掌握利用互联网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自觉维护网络安全与秩序的意识和责任感。其二,大数据成为社会发展新资源。信息科技和人类生产生活的交汇融合使社会数据总量迅猛增长,大数据成为基础性战略资源,并日益对全球生产、流通、分配、消费产生重要影响。例如,借助大数据,电商平台服务人员可判断客户的爱好与消费行为等,从而提供精准销售服务;在大数据支持下,智慧社区人员可实时了解小区人员出入情况,预判和及时解决潜在的问题,使小区居民生活更安全。针对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效获取、分析和应用数据成为人们数字化生存的一项基本功。其三,人工智能赋能智慧社会。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催生出新兴 智能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促使智慧社会加速到来。智慧社会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一次全方位、系统性的变革,改变着个人、企业、政府、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重建了社会发展模式。为更好地适应和推动智慧社会发展,人们就需要理解人工智能的特点、优势与能力边界,学会与智能工具“打交道”。

(三)重构信息科技课程内容:科学与技术并重

在信息科技推进社会发展的历程中,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是三条相辅相成、相融相生的技术主线。其中,数字化奠定基础,实现数据资源的获取和积累;网络化构造平台,促进数据资源的流通和汇聚;智能化展现能力,通过大数据融合分析呈现信息应用的类人智能(熊璋 & 李锋, 2019)。因此,为帮助学生理解人、信息科技与社会的关系,信息科技教育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基于此,信息科技课程标准以数据、算法、网络、信息处理、信息安全、人工智能为逻辑主线,聚焦学科关键技能,结合核心素养和学生认知特征,设计出1—9年级的课程模块(如图1所示),凸显科学与技术并重的内容特征。其中:第一学段(1—2年级),包括“信息交流与分享”和“信息隐私与安全”两个模块。该学段目标强调学生“知道信息的多种表示方式”等简单原理知识学习,要求“了解数字设备使用过程与方法”等应用技能学习,通过主题活动将简单原理知识与应用技能融合在实践应用中,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个人隐私、安全使用数字设备的重要性。第二学段(3—4年级),设计“在线学习与生活”和“数据与编码”模块内容,用以帮助学生理解“数据与编码”保持社会组织与秩序的基本科学原理,利用在线方式解决学习与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例如,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能用数据记录并描述规律性发生的事件,简单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或预测结果”。该要求既强调学生对数据处理方法的掌握,也反映出技术工具的应用,体现数据处理过程中科学与技术的并重。第三学段(5—6年级),通过“身边的算法”“过程与控制”课程模块,指导学生了解基本的信息科技概念和原理。在应用算法内容中,抽象、分解、建立模型、反馈、优化等内容是本学科解决问题独特的思想方法,程序实现则是程序设计的技术应用,通过问题解决将科学与技术进行结合。第四学段(7—9年级),课程内容进一步加强对学科概念和原理的学习。 “互联网应用与创新”“物联网实践与探索”“人工智能与智慧社会”模块学习中,在前序课程基础上,强调网络中信息编码、传输和呈现的原理,融入人工智能的搜索、推理、预测和机器学习等内容,帮助学生探索利用信息科技手段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认识到新技术新工具对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此外,为加强学科之间的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信息科技课程标准还设置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数字设备体验”“数据编码探秘”“小型系统模拟”“互联智能设计”跨学科主题。

三、课程教学:从“模仿操练”到

“学科实践”

面向数字素养与技能的信息科技教学注重创设真实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任务活动过程中体验学科方法、发展计算思维、提高应用信息科技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主题活动将“做中学”“用中学”和“创中学”相结合,促进课堂教学从“模仿操练”向“学科实践”发展。

(一)对“模仿操练”教学的反思

“模仿操练”教学是以教师的示范作为有效刺激,引发学生相应的学习行为,帮助学生通过有成效地模仿掌握必要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当教学内容以计算机软硬件操作为主时,这种教学方式更易于为师生所接受,通过“教师讲述操作要点—演示操作步骤—学生跟随操练—教师给予一定的辅导—学生练习巩固”开展教学(王吉庆, 2003)。“模仿操练”教学方式遵循了行为主义“刺激—反应”学习理论,采用小步调、强化学习、及时反馈的教学原则组织和实施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较快掌握软硬件操作步骤,提高学生操作技术工具的效率。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忽视了技术工具应用情境的多样性与解决问题的复杂性,将信息科技学习简化为对技术工具的操作。事实上,即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了技术工具的基本操作方法,一旦进入真实信息活动情境中,学生还会在问题分析、方案设计、工具选择等方面产生困惑,出现技术操作与问题解决脱节现象,导致“为学技术而学技术”的问题。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对信息科技教学提出新挑战

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经济产业的转型升级,创新成为数字时代发展的主旋律。针对社会创新发展需要,加强数字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提高学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成为信息科技课程的一项重要目标。2016年,美国计算机教师协会发布的《K-12计算机科学教育框架》指出,“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不只是培养信息技术工具的消费者,更应该培养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创新者”(CSTA, 2016)。我国信息科技课程标准将“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作为学生的一项核心素养,强调学生要“能根据学习需求,利用信息科技获取、加工、管理、评价、交流学习资源,开展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具有创新创造活力,能积极主动运用信息科技高效地解决问题,并进行创新活动”。由此可见,当世界发展为一个互联互通的命运共同体时,是培养新一代国民具备“互联网+”“人工智能+”的创新能力,进而主动理解、主导、推动信息社会发展,还是只能通过技术工具被动感知、消费和享受他人的创新成果,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教育未来。因此,为在国际数字经济竞争中占得人才培养的先机,推动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信息科技课程就需要加强创新教育,改变传统“模仿操练”式教学,强化学科实践,引导学生经历应用信息科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运用知识的全过程,领悟信息科技学科思想方法,提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

(三)走向“学科实践”的信息科技教学

“学科实践”注重加强学生的知识学习与个人经验、现实生活、社会实践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在参与学科探究活动的过程中,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体验学科思想方法。从课程内容来看,信息科技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无论是“在线学习与生活的体验”,还是“物联系统的设计与搭建”,都鼓励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开展学习,注重学生动手动脑结合,突出信息科技的创新优势。具体表现为:其一,加强“做中学”。“做中学”是把学生的学习与日常生活中的活动结合起来,帮助学生从直接经验中去建构知识。以“做中学”方式开展信息科技教育体现出课程的实践性,避免学习内容与学生经验割裂的问题。其二,开展“用中学”。“用中学”是把学科知识与解决真实问题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应用所学内容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领悟学科方法。以“用中学”的方式开展信息科技教育关注课程综合性,解决学用脱节的问题。其三,倡导“创中学”。“创中学”是以知识发现为导向的学习活动,融入了开放性问题、方案设计、迭代优化等创新策略(Martinez & Stager, 2013)。 以“创中学”方式开展信息科技教育,发挥信息科技创新优势,促进学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的发展。教学实施中“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的结合,加强信息科技知识学习与学生经验、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之间的联系,支持学生在“上手”(Hands on)与“上心”(Mind on)交织共进的身心交互中激发创造潜能(陈荣 等, 2020),强化学科实践学习,学生在深入认识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过程中提高应用信息科技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程评价:从“结果性评价”到

“增值评价”

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新华社,2020)。面向数字素养与技能的信息科技课程评价是一种综合性评价,它超越孤立的、细碎的操作性技能测试,更注重真实情境中学生学习的整体表现,倡导评价促进学习的理念,关注学生自身真实发生的进步,体现出“不比基础比努力”“不比背景比进步”的内生教育发展观,推动信息科技课程评价从“结果性评价”向“增值评价”发展。

(一)结果性评价引发的信息科技教育困境

结果性评价是以预先设定的学习目标作为基准,对学生学习结束后达成学习目标的程度做出评价,其追求的是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评价结果为群体排名或甄选学生提供了证据。当前信息科技课程评价中,无论是学业合格考试还是学业等级考试,都存在过于关注学生学习结果的情况,或以“合格”或“不合格”两种等级对学生进行分类,或依据学生学业等级考试的分数对学生划分档次,把单次学业考试结果作为评价学生学习的证据。结果性评价方式虽然易于为人们所理解、便于实施操作,但它没有综合考虑到学生初始学习能力水平和学习条件的差异,忽视学生学习的发展性与差异性,未能体现学生学习过程的价值,把学生发展客体化和简单化。在评价完成后,只是把一个“孤立分数”或“简单评语”反馈给学生,这不仅不能帮助学生发现学习问题、促进学生改进学习,反而会因为等级归类或分数排名挫伤一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为考试而学、以分数论英雄”的价值取向。

(二)信息科技新课标对课程评价提出新要求

信息科技课程所发展的学生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习过程中学生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面向数字素养与技能的学习评价关注的是真实情境中学生的学习表现,以此刻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分析他们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实现学生个体素养表现与核心素养要求的真实映射。其一,面向数字素养与技能的评价是对真实学习成就的评价。其评价内容不再局限于学生对信息知识的记忆与再现,而是对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应用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评价。例如,针对三年级“在线学习与生活”学习单元中“用户密码”设置的学习要求,其评价内容就不再是“让学生写出什么是密码和设置密码的规则”,而是针对“系统提示密码安全强度低”的真实情境,要求学生设计“如何调整为安全强度高的密码,并说明理据”。其二,面向数字素养与技能的评价是建构性的评价。其依据学生在评价任务中的表现推断出他们在某些方面(心理或教育)建构上的特征或水平(Mislevy et al., 2003)。因此,其评价问题解决的过程不再囿于学生对固定模式的套用,而是学生面对复杂的情境任务进行问题分析、方案设计、工具选用、结果验证的过程建构。例如,在交互式模拟评价情境中,学生通过利用信息科技解决模拟真实的问题,反映出其应用信息科技知识以及建构方法的能力。其三,面向数字素养与技能的评价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除了评价固有的选拔、筛选功能以外,其还具有更重要的反馈、调节、激励、指导等功能。评价不再仅仅是学生的学习结束后开展的测评,而是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通过评价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提高学习质量,培养他们在信息科技实践中直面失败的韧性及坚持不懈的态度(桑国元 等, 2023),促进核心素养发展。

(三)倡导信息科技增值学习评价

增值评价是指通过获取学生在两个及以上时间段的学业成绩数据,利用统计方法或分析模型对学生在前后不同时间点上的成绩进行分析,得到学生学习成绩变化的“净效应”以衡量学生进步程度的一种评价策略(辛涛, 2020)。增值性评价不仅关注学生最终学习成绩,更强调学生学习成绩的“增值量”,体现出发展性学习理念。信息科技课程增值性评价实施过程中,可充分发挥信息科技全程跟踪、快速存储的技术优势,记录分析学生的评价数据,实时反馈评价结果。例如,在信息科技学习评价中,借助综合测评平台,依据信息科技学习目标设置不同情境下的评价题目,按照时序变化收集学生评价数据,判断学生成绩的增值情况。具体过程是:其一,利用信息科技创设模拟真实的评价情境,通过解决模拟情境中的问题,引发学生体现核心素养的行为表现。其二,通过在线技术跟踪学生在模拟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过程,采集学生表现性的素养数据。其三,按照学习进程,收集两次(或两次以上)不同时间节点的评价数据,对不同节点的评价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得到学生学习成绩的增量值。其四,结合信息科技学业质量标准,采用报告单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成绩增值以及核心素养表现进行综合反馈。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知道个人学习成绩是否提高(或降低)了以及提高(或降低)了多少,也能知道在哪些方面提高(或降低)了,以及提高(或降低)的原因,加强增值评价的诊断性和指导性,促进学生学习改进和持续发展。

面向数字素养与技能的信息科技课程以我国数字化转型战略为牵引,服务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科技强国建设的人才培养,其教学实施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创新教学模式,加强信息科技原理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做中学”“用中学”和“创中学”全面提升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

参考文献

彼得·丹宁,& 克雷格·马特尔. (2017). 伟大的计算原理(罗英伟,高良才,张伟,& 熊瑞勤 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

陈荣,陈增照,& 王世娟. (2020). 创客教育的思想流变与实践进路——兼论“创中学”对“做中学”和“发现学习”的超越.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06),16-22.

桑国元,叶碧欣,黄嘉莉,& 罗颖. (2023). 构建指向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项目式学习标准模型. 中国远程教育(6),49-55.

王吉庆. (1999). 信息素养论. 上海教育出版社.

王吉庆. (2003). 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教练法与学生主体原则.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11),20.

新华社. (2020-10-13).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http://www.gov.cn/zhengce/2020-10/13/content_5551032.htm

辛涛. (2020). “探索增值评价”的几个关键问题. 中小学管理(10),1.

熊璋,& 李锋. (2019). 信息时代·信息素养. 人民教育出版社.

张春华,韩世梅,& 白晓晶. (2019). 面向未来发展的数字素养及其培养策略——基于《新媒体联盟地平线项目数字素养战略简报》的研究. 中国远程教育(4),09-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0). 关于印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http://www.moe.gov.cn/s78/A06/jcys_left/zc_jyzb/201001/t20100128_8

2087.html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3).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22).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祝智庭. (2002). 信息教育展望.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CSTA. (2016). K-12 Computer Science Framework. https://K-12cs.org.

Kivunja, C. (2014).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of how digital natives lear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3(1), 94-109.

Martinez, S. L., & Stager, G. (2013). Invent to learn: Making, tinkering, and engineering in the classroom. Construting Modern Knowledge.

Mislevy, R. J., Steinberg, L. S., & Almond, R. G. (2003). On the structure of educational assessments. Measurement: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and Perspectives, 1(1), 3-62.

Digital Literacy and Skills Oriented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urriculum Standards and Teaching Implementation

Li Feng, Xi Shaojian and Xiong Zhang

Abstract: As one of advanced productive forces,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illar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rapid innovation of new technologies such as Internet, big data, cloud comput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blockchain has promoted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social eco-

nomy and given new tasks to school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students’ growth, digital literacy and skills oriented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urriculum needs to focus on key capabilities, and realize the development from “information literacy” to “digital literacy and skills”, from “technical tools” to “combin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rom “imitation exercise” to “discipline practice”, from “summative evaluation” to “value-added evaluation”, strengthen the combination of “learning by doing”, “learning by using” and “learning by creating” in theme activities to improve students’ digital literacy and skills.

Keywords: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urriculum standards; digital literacy and skills; curriculum contents; discipline practice; value-added evaluation

Authors: Li Feng, professor of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Corresponding Author: fli@srcc.ecnu.edu.cn Shanghai 200062); Xi Shaojian, graduate student of th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Xiong Zhang, dean and professor of the Schoo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Management,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Beijing 100105)

责任编辑 单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