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欧洲人统计,自1994年以来,来自中文的外来词占英语外来词总数的5%~20%,比例高于其他语种,像“孔子”“功夫”“麻将”“豆腐”已经全球通用。以下则是另外四个具有中国“气质”,并在世界范围内深深影响着人们生活的中国词语:
丝绸——silk
中国是养蚕大国,丝绸的故乡。瓷器和丝绸始终是古代中国对外贸易的看家商品,直到鸦片战争前,从英国出口到广州的钢琴,还比不过珠光宝气的丝绸。“silk”的发音,显然是汉语的音译,这个词代表了中国高超的工艺技术。
茶——tea
这个词,是英国人从拗口的闽南话里借走的。茶和丝绸、瓷器比肩,堪称古代中国对外贸易的拳头产品。据说,即使在“二战”那样物资匮乏的时期,法国人定量配给咖啡,英国人则要的是茶。茶成了欧洲人的“主心骨”,这不是本土的文化传统而是异域文化的传入和融合。
世外桃源——shangrila(xanadu)
这是一组近义词,都有“世外桃源”的意思。“shangrila”出自一个传说之地——香格里拉。“xanadu”则是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元上都。看来,讲究“寄情山水,超然物外”的哲学,中国人是当之无愧的开山鼻祖。
纸老虎——papertiger
这是最令人难忘和扬眉吐气的一个新词。词语的缔造者是毛泽东。他是博学的诗人、雄才大略的政治家、运筹帷幄的军事天才。在他眼里,一切想欺压中华民族的列强都是色厉内荏的“纸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