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等职业舞蹈教育作为我国职业舞蹈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舞蹈教育教学的基础。教学导入环节决定了学生对舞蹈艺术的认识、对舞蹈学习的兴趣、对舞蹈文化的审美感受,因此,教学导入方式受到教师的重视。本文从目前我国中等职业舞蹈教育中国民族民间舞的“教学导入”方式切入,以采访调查的研究方法进行问题分析和经验梳理,提出针对中专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不同学段教学导入的方式方法,以期创新中职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方法。
关键词:教学导入;中等职业舞蹈教育;中国民族民间舞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7357(2024)23-0-03
一、中专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导入”方式的现状
(一)当下中专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导入方式
中等职业舞蹈教育是我国职业舞蹈教育中的重要部分。截至目前,全国共有职业舞蹈中专院校约70所,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的覆盖率可达100%。中专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作为职业舞蹈教育的基础阶段,是奠定学生对不同民族民间舞蹈的基本风格语汇的把握与表现,了解相应民族文化背景知识的关键阶段。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一个民间舞蹈教学单元的开始,教师都需要设计并开展恰当的教学导入环节,使学生较快、较有效率地吸收与接受课程知识与技能,从而为整体教学进度推进奠定基础。
本文依据真实采访与调查结果,大致归纳出目前我国中专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导入方式的如下几种情况。
其一,北京地区职业舞蹈中专的教学导入主要以“问题引导,地域入手”的方式进行,针对低、中、高年级不同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其教学导入环节主要在每学期第一堂课的前半节课进行,此后不再进行相应的教学导入环节。在导课环节,以体验为主,针对不同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及人文特色展开探讨,再由教师从中提炼总结出共性观点,并由此推进至该民族的基础体态训练以及动态练习。
其二,地方职业舞蹈中专的教学活动主要通过教师舞蹈动作示范或重复性练习开展教学导入环节。以训练身体技能及表现力为主,了解地域民族文化知识为辅开展教学活动。期中前大多以短句训练为主,期中后则以表演、技术或者综合类组合为主,但不再进行相应的教学导入环节[1]。
本文依据如上的采访与调查结果,总结出目前中专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的教学导入方式的共性特点。首先,多以教师的语言引导为主要方式,向学生讲述各地域的风土民情,使学生形成对该民间舞的初步认识;其次,教师多从具体一个民间舞的地域文化以及风格特点为切入,既以课堂讨论的方式问答互动,又以教师个人的专业知识为储备进行口头表述,采用文化先行的方式,逐步加深学生对该民间舞的文化认知与风格表达,达到身形合一的教学效果。
(二)当下中专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导入”环节的优势与不足
当下,中专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导入环节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后,有着显著的教学优势。一是教师以自身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为储备导课,能够使学生较为准确地了解相关民族文化知识及训练要点。二是如此开展教学导入环节,能够使学生尽快地进入学习与训练状态,相对拉长其专业技能学习与训练的时间,从而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诚然,中专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导入环节亦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其一,“教师讲授舞蹈文化—学生理解学习”的教学导入模式固化,削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经过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民间舞课堂教学已形成一套固化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学生很容易产生消极被动的学习心态,如不及时调整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进度与成果。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自我创新能力以及生活的细节等,制定合理的舞蹈教学方法,使中专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更好地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从而提高学生对民间舞的热爱程度、对技术层面的掌握及其建立对舞蹈艺术的初步认知。
其二,“重舞轻文”的教学过程。中专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注重身体的训练,在教学导入环节多以“口传身授”的方式教授舞蹈动作,这种教学导入方式与整体教学模式相似,长此以往的重复性训练,使部分学生产生身心的麻木感、学习兴趣下降,形成“知其舞,而不知为何舞”的现象。此外,部分院校还存在忽略或跳过教学导入环节,直接进行身体技能层面的学习与训练,更是加深了学生对所学民间舞蹈的文化模糊性[2]。
二、“教学导入”环节在中专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固化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身体技术技能层面获得成效显著的训练成果,但也因此在长期的重复训练中逐渐丧失对学习的热情与兴趣,使其麻木机械化地反复练习自己的身体技术,以求达到更高层次的表演效果。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教学导入”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其合理规划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在好奇心与兴趣度的驱使下,发掘各民族民间舞的风土民情与人文精神,从而真切地有感而发,由心而舞。
(二)营造单元教学的课堂氛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国民族民间舞最大的魅力之一源于人民对这方土地以及生命的追求与热爱。“教学导入”环节不仅可以使学生明确本学期单元课程的教学内容,同时教师采用合理的教学导入方式,以贴合该地域人民最朴实、真挚的生活环境与状态,营造本单元教学的课堂氛围。同时,为之后的教学内容开展以及学生在学习与训练过程中的积极性起到良好的铺垫与辅助作用,使学生在课堂氛围浓厚且颇具趣味性的课堂中,轻松愉悦地成长进步。
(三)提升学生准确捕捉各民族民间舞风格韵律的能力
在备课阶段,教师通过趣味性、文化性以及互动性的教学导入方式,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逐步熟悉和了解民间舞的地域文化及其舞蹈表演程式,进而达到由思维启蒙到肢体表现的逐步转化。这不仅是对学生想象力、感受力以及身体表现力的良好开发,更有利于学生在后续的训练中加深对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的认知与感悟,提升其准确捕捉各民族民间舞风格韵律的能力。同时,也为各单元后面的教学活动创造了良好条件,为整体中专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活动的开展起到关键的奠基作用[3]。
三、中专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导入方式探究
(一)低年级——乐舞相融引导文化认知
中专低年级为1至2年级,11至12岁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初期,以抽象逻辑为主的思维水平较低,辩证思维刚开始萌发,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舞蹈习惯的关键时期。因此,在教学导入环节教师应以适当的语言引导,以此锻炼和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和问题意识,有助于其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此外,十一二岁的学生注意力相对不够集中,且时间持续较短,教学导入环节应控制在10分钟左右为佳。
以中专一年级上学期第一节“藏族民间舞开法儿阶段”的教学导入为例。俗话说,藏族人民“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首先,选取一首歌颂家乡的藏族民歌,在歌曲中了解其历史的悠久、藏传佛教的信仰等,体会这些多样的元素造就的藏族民间舞蹈风格属性及特点。接下来,教师与学生以顺时针圆圈的形式拉手行进,边唱边走。在行走的过程中,逐步渗入藏族民间舞的基本动律、体态及步伐等基本要求与要点,启发学生思考动作要领与其地域文化的关联性及衍生性,使学生于“载歌载舞”的体验中进入藏族民间舞蹈开法儿阶段的学习。
对于中专低年级的学生而言,专业性、系统性、训练性的艺术类专业训练体系尚不足以完全适应,过于高深、晦涩的专业知识还有待接触与学习。教师在教授该阶段的学生时,应以尽量易懂、朴素的言语引导学生理解、感受中国各民族民间舞蹈的艺术语言及其魅力。在教学导入阶段以建立兴趣为主,以好奇为引,用轻松、欢快、自在的课堂氛围逐渐与学生拉近距离,逐渐打消他们的顾虑和不安,在师生的交流与对话中,学习民间舞蹈文化,进入专业技能的学习与训练中[4]。
(二)中年级——以身示范构建初步印象
中年级是3-4年级,13—14岁的学生处于身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对事物能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见解。经过中专两年的学习,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有了些许个人的理解与思考,需要创新教学设计激发其学习兴趣。据此,教师可在大致20分钟的教学导入环节以具有引导性的示范对比,带领学生在问题意识的思维活跃下进入课堂学习中。
以四年级下学期第一节“山东胶州秧歌强化阶段”的教学导入为例。四年级第一学期学生已对胶州秧歌的基本表演程式有所学习,第二学期主要以强化学生对胶州秧歌传统组合的掌握以及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及表演。教师可以采用课下与课上相结合的方式,以任务驱动型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导入。首先,在课前让学生自行以胶州秧歌中最具代表性的女性角色分组,进行相应的资料查阅,并依据核心特征编创一个1—2分钟时长的情景组合。学生在课上进行组合展示,教师对其组合编创情况进行分析,重点强调人物性格与动作表现的关联性。同样,教师依据民间传统舞蹈人物扮相,向学生展示一段兼具情节性的胶州秧歌舞段,从胶州秧歌的代表性人物角色入手,结合“跑场”和“小戏”的构成要素,将胶州秧歌的核心特征展示给学生,使其进一步对形象与审美认知方面构建初步印象。另外,教师以夸张的动作和语言,将错误的示范与正确的示范形成鲜明对比,从而使学生对动作要领与要点的掌握加深印象与理解。最后,再指导学生共同尝试扮演人物角色,以教师示范为标准,引导学生从对比中思考如何校正与提高自身动作的准确度,从而达到导入环节的课堂教学目标。
对于中专中年级的学生而言,自身对专业审美认知和评判标准已有一定概念,通过课下小组编排组合的方式开展导课,既有助于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以及编排能力,又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在教学导入环节,教师以示范、扮演角色、正反对比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该地域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和表演属性,使其在正确的示范和趣味的讲解中,明确动作要领,加深对该舞蹈的地域文化认识,提升动作训练的质量和效率。
(三)高年级——以文化人体会民族风格
中专高年级阶段的学生身体各项生理机能逐步增强,性格特征趋向稳定、成熟,自我意识进一步增强。这一阶段的学生不仅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增长知识和才干的关键时期。面对升学考试,教师的授课内容需尽可能提供更深、更广的知识传授与艺术体验,以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到了高年级,中专所需学习的各民族民间舞蹈的基本内容已教授完毕,五年级主要学习各民族的代表性道具舞蹈,六年级开始筹备排练毕业演出的内容。该阶段的学生已基本熟知来自八个不同地域民间舞蹈的基础表演范式。但道具舞蹈的学习与应用,需要学生对各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属性有更深层的理解与把握,才能在表演时让身体与道具的融合不至于僵硬而缺少韵味。高年级的教学导入环节,教师可在大致25分钟的时间,从各民族地域的文化入手,强化学生的文化认知与体验感,加深其艺术感知力与表现力,从而对其专业能力的提升起到较好的辅助作用。
以五年级上学期第一节“蒙古族的顶碗舞”教学导入为例。顶碗舞作为蒙古族极具代表性的舞蹈之一,平衡性、技术性是其难点所在,舞姿的舒展与道具使用的磨合是教师授课的重点。首先,教师重点向学生介绍蒙古族以碗喻“圆”的精神追求。其次,学生自行围圆,教师站在圆心,引导学生将道具碗顶于头顶,尝试性模仿再现蒙古族人民的生活状态,着重体会在顶碗时,身体的运动幅度与限度。再次,教师带领学生围圆行走,让学生着重体会在行进过程中对身体平衡感的把握。最后,以“圆”为命题,提示学生结合身体与道具的稳定性体验以及对蒙古族“圆”文化的理解,让其在教室内随意走动地即兴表演。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随机切换不同曲调的蒙古族民族音乐,借以让学生在不同的音乐背景下,尝试以不同的情感进行表演,感受身体的运动轨迹变化与头顶碗之间平衡的掌控度,从而进一步体会蒙古族民间舞蹈在表演时,人与碗背后的草原文化之间存在的文化关联性及衍生性,在自己对情感表达和身体与道具之间的配合中,潜移默化地产生自己对动作的要点以及掌握技巧的体会,从而在接下来本学期的顶碗舞课程训练中,更易掌握与提升。
高年级的教学目的主要是提升学生的专业肢体表现力以及活跃性的文化认同感。在高年级的课堂教学中,主要以教师引导来强化学生的深层体验感,让学生在不断的尝试与即兴表演中,体会个人对动作要求与道具配合之间的平衡,强化中国民族民间舞的技术性掌握与艺术表达,从而提升学生在最后一学年毕业展示中的专业技能与表演水平,为未来参加高考的专业能力测试做准备。
四、结束语
当下,中专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已形成一套固化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教师在授课中容易忽略具体的学情状况,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进度受阻。长此以往的重复性训练,更是使部分学生产生身心的麻木感、学习兴趣下降,形成“知其舞,而不知为何舞”的现象。中专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不仅仅是单一的动作训练与技能提升,更是一堂堂生动鲜活的民族文化课。中专中国民族民间舞的教学导入要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起来,使学生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逐步形成对各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认知,于寓教于乐中开展课堂教学。身为引路人的人民教师,只有不断充实自我、提升自我,才能为舞蹈教育行业带来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通过不断的教学方式创新,让舞蹈的课堂永远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1]郑雅匀.新时期关于职业教育中舞蹈教学模式优化的方法分析[J].戏剧之家,2021(27):133-134.
[2]黄斯.当代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育教学模式的分析与思考[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3(01):13-16.
[3]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4]潘志涛.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