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如今网络媒体的发展对电影艺术造成了不小的冲击,电影艺术曾经的魅力在逐渐消失,未来的电影正迫切地需要一种不同于网络电影的体验来吸引观众。作为电影影像的创作者,我们如何创造出更具有沉浸感的电影影像呢?为了探讨这一问题,本文通过“心流”理论给予的启示,探讨影响影像沉浸感的因素,从而更好地在创作中运用。
关键词:沉浸感;心流;影像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7357(2024)23-00-03
一、流媒体时代下的电影
如今,一部国内的商业院线电影的开发预算和商业价值可以很容易就达到3000万人民币以上,但是实际上真正赚钱的电影并不多。随着流媒体的发展,诸多网络电影、网络剧、短视频的出现,人们似乎越来越不愿意去电影院为电影买单,而更愿意在电脑屏幕或是手机上观看电影,如此一来,数以百万计的电影价值便被白白浪费了。
早在15年前,人们只有在非常严肃地讨论电影时,才会提到“内容”(content)这个词,它被用来与“形式”(form)进行比较和衡量。可是渐渐地,那些掌控媒体公司的人也开始用这个词了——尽管他们大多对艺术形式的历史一无所知,甚至也觉得自己应该知道,于是“内容”成了动态影像的商业术语:一部大卫·里恩的电影、一个猫咪视频、一条超级碗广告、一部超英续集……当然,它们与影院体验无关,而是与家庭观影有关。
在流媒体平台上,内容已经超越了观影体验,你就像逛实体店一样,所有动态影像包装成平等的“内容”,在公平的竞争环境中呈现给观众去挑选。这看起来似乎很民主,但事实绝非如此。如果你“下一部看什么”是由“根据计算你已看过的内容”来进行建议的,而且这些建议只是基于(电影的)主题或者类型,这将对电影艺术产生什么影响?“策展”是一种慷慨的行为,你在分享你所爱的,或者刺激你灵感的作品,而“计算”,是在将影迷当作消费者。
电影以及它在我们文化中的重要性已经发生了变化,电影爱好者不能指望电影产业来守护我们的电影。在电影产业,或者说大众娱乐产业中,强调的永远是“产业”,电影的价值永远由特定的投资回报率来决定,从这个角度来说,从《闪灵》《大路》到《2001太空漫游》,将会统统被干巴巴地投进流媒体平台名为“艺术电影”的赛道。
所以我们这些了解电影以及它的历史的人,一定要把我们的知识分享给尽可能多的人。我们必须让这些电影的合法拥有者清楚地认识到:电影不仅仅是被利用然后束之高阁的财产,它们是我们文化中最重要的宝藏之一,必须得到相应的礼遇[1]。
以上观点是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sese)在2021年3月刊《Harper's》中发表的影评内容,提到电影艺术正在制片厂与流媒体的竞争中消亡。这也引发我们深思,真正能够称之为艺术的电影与流媒体的区别是什么?电影艺术一定要在电影院观看吗?
二、沉浸式体验的重要性
电影是一场人造的梦境,电影艺术家仅仅通过视觉和听觉这两种知觉信息,就营造出了一个令人身临其境的梦,以至于人们能够对着一块荧幕,又是捧腹大笑又是痛哭流涕足足两个小时,尽管人们都知道这个梦是假的。这对于一个古代人来说一定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但是电影的确有让人沉浸其中,甚至深入人的潜意识和灵魂深处的神奇功能。
“人们走进影院有各种各样的理由,打发时间、社交、恋爱,以及各种心理需求,甚至对他人生活的窥视欲……然而好看的电影需要满足视觉和听觉的高度沉浸,电影不只是娱乐,还是人类感知世界的一种方式。这也是为什么电影画幅从4∶3、16∶9到2.35∶1,再到IMAX,银幕尺寸也越做越大。从无声到有声,到有了立体声、环境声,声音的空间越来越丰富。电影作为媒介在发生变化,而我们如果只关注内容的研究,忽视媒介本身的变化,其实就是在忽略电影最重要的品质。”[2]
著名电影符号学家克里斯蒂安·麦茨(Christian Metz)认为,人们一直忽视了电影本身,电影的魅力就在于媒介的魅力,人们进入电影院开始就必须停下所有行动,只剩下两种权利:用眼睛看和用耳朵听,然后用大荧幕呈现的电影影像和立体环绕声呈现的电影声音放映电影,这就是电影的魅力。电影和网络电影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体验,观众来看电影而不去看网络电影正是为了得到无与伦比的沉浸式体验。
正如著名导演马丁·斯科塞斯对当下电影形式的担忧,忽视电影的影像、声音和观影体验等媒介的表达,可能是目前电影艺术日薄西山的根源,未来的电影正迫切地需要一种不同于网络电影的体验来吸引观众。
当然,我们也能看到电影正在试图寻找一种区别于流媒体的出路,近些年较为成功的电影《沙丘》和《奥本海默》就可以证明这一点,当观众通过影像和声音进入沉浸状态,此时电影和网络电影的区别也真正被体现出来。许多评论者对《沙丘》做出了这样的评价:“《沙丘》是必须去电影院观看的艺术。”这虽然不一定是最为客观的评论,但是这也提示我们,沉浸感体验对于一部院线电影的重要性。
三、电影影像的心流
对于沉浸感的研究,积极心理学发展出来的“心流”(Flow)理论解释了“沉浸”,即指人在专注于一件事情之后忘记自我的状态。并且该理论提出了有效的方法,可以使人在进行一项活动时,尽可能维持在一个专注的状态,从而达到一种沉浸的体验。这一理论实际应用在游戏和社交软件的设计中,得到了非常好的体验效果。而对于电影这个注重体验的领域来说,结合“心流”理论辅助电影影像的研究是切合实际且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3]。
心流理论最早由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Mihaly Csikszentmihalyi)提出,心流实际上指的是一种心理状态,当人们在进行活动时如果完全地投入情境当中集中注意力,并且过滤掉所有不相关的知觉时,就进入了一种“沉浸”状态,并且这种状态是存在一个界限的。研究发现,人们在参与一个活动时会受到“活动的难度”和“参与者的能力”两个因素的影响。如果活动难度过高并超过了参与者的能力,那么参与者会感到焦虑;相反的,如果活动难度过低,参与者则会感到无聊。因此为了维持一个人的沉浸感,需要使活动难度和参与者能力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观看电影实际上也存在着与“难度—能力”相关的活动,看电影的活动“难度”可以理解为电影视听信息的解读难度,而“能力”则是观众对视听信息的理解力。许多枯燥乏味或者高深莫测的电影,可能就存在着视听信息的“解读难度”和观众“理解力”的不匹配,从而始终无法沉浸其中。
那么电影影像又在其中发挥着什么作用?在电影《荒野猎人》中,镜头像一个幽灵一样游荡在荒野中,为我们展现出一个残酷的时空片段,我们甚至不需要刻意去关注影片的故事或历史背景,只需要跟随影像就能感受到其中的力量,并解读出故事的内核。不难发现,影像带来的沉浸式体验能够让观众建立“解读难度”和“理解力”的平衡,快速理解电影信息并达到心流。
四、电影影像沉浸感的营造
(一)视觉乐趣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在介绍“心流”时指出“人们对快乐的追求是亘古不变的”[4]。快乐和沉浸具有很多的相似性,当一件事无法令人感到快乐时,人们是绝对不会对这件事产生沉浸感的。事实上,任何经由神经系统辨识的信息,都能带来丰富的快乐和沉浸体验,其中就包括观看本身。我们最常用的视觉功能就是判断距离、识别物体、避免危险等,当然,偶尔也会驻足观赏美景,视觉信息永远是最大的快乐的源泉。古诗人米南德曾写道:“照耀我们的太阳、星辰、大海、迤逦的云以及点点火光,不论你活100年还是只有几年,都不可能看见比这更崇高的东西。”
视觉带来的乐趣不仅仅限于心旷神怡的美景,也存在于人们底层的视觉逻辑中。许多违背人的感受规律的事情总会给人们带来不快乐的感受,如噪音是因为混乱的声音信息造成的,臭味是混乱的嗅觉信息造成的。同样视觉也是如此,震撼人心的美景让人沉浸其中,正是因为其视觉信息遵循某种规律,达到了精神的和谐和永恒。
在感知规律这一层面,格式塔心理学对人的视觉习惯做了很深入的研究,其指出眼脑作用是一个不断组织、简化、统一的过程,正是通过这一过程,才产生易于理解、协调的整体。当我们观看任何一个影像或者物体时,对视觉信息的识别都具有一个内在的逻辑,如我们会先看到整体再看到局部,先看到运动的物体再看到静止的,人眼只能接受更重要的视觉元素等。各种视觉元素包括形状、空间、光线、色彩等之间的变化都会带来截然不同的感受,从而影响人们的视觉乐趣。
我们可以尝试随意用一些固定的形状进行组合,并对它们的位置和大小进行调整,这也囊括了影像创作过程中构图布局的思路,可见仅仅改变视觉元素的空间位置和大小就能够带来视觉乐趣上的区分。
(二)视觉信息
美国哈佛商学院有关研究人员的分析资料表明,人的大脑每天通过五种感官接收外部信息的比例分别是:味觉1%、触觉1.5%、嗅觉3.5%、听觉11%,以及视觉的83%,视觉感知是人获取外界信息的主要手段。银幕影像的发展轨迹是逼近真实(从黑白到彩色、从标清到高清、从基本还原到高度还原),然后再超越真实。如今的很多电影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越了人类的视觉感官,电影技术的每一次技术革新,带来的不仅仅丰富的体验,本质上是影像的信息量增加了。
电影《阿凡达》的画面,其展现的环境、人物、光线都是如此完美,这在没有后期技术的过去几乎不可能,我们甚至怀疑这个虚构的世界是否真实存在。再比如电影《双子杀手》,当摄影机以4K高帧率拍摄时,那种清晰度完全超过了现实中人眼的视觉分辨力。1974年和2017年的电影《东方快车谋杀案》中构图几乎相同的一帧画面,2017年版的电影运用高宽容度的摄影机和后期特效技术,把天空中更多的云层信息以及周边的环境氛围呈现出来,增加了观众对环境和天气的信息。可见,视觉信息的增加带来的沉浸感提升是巨大的[5]。
另外,影像的视觉信息也刺激着观看者的其他感知,从而使观看者的自我意识进一步消失达到沉浸的目的。视觉信息对于调动人类本能感知的例子,在许多商业广告中特别常见。例如,为了展现诱人的美食,利用光线对食物的质感进行雕琢,用工业颜料对食物进行染色呈现新鲜的颜色,人为制造出食物的色、香、味等视觉信息,使观众能够产生强烈的食欲从而产生购买的冲动,但是真实的食物往往不是那么的诱人。这种视觉信息的强化表达在电影影像中也能够有效地增强其沉浸感,在电影《香水》开头的一个片段里,展现了一系列极为脏乱污秽的环境镜头。影片虽然无法表达嗅觉信息,却通过视觉成功地传达出来,给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观看感受。
(三)视觉节奏
当原始人类第一次敲击物体发出第一个带有节奏的音乐时,一定是感受到了某种情感的共鸣,一段音乐节奏给人带来的沉浸感可以说是最为直接的。音乐、诗歌、舞蹈无一不例外,时间艺术最重要的特征就是节奏,同样作为时空艺术的电影也具有节奏的特征。
影像的节奏感主要基于时间线上的运动,影像运动方式的快慢缓急、抑扬顿挫就构成了影像的节奏感。1924年由费尔南德·莱热(Fernand Léger)和达德利·墨菲(Dudley Murphy)执导的影片《机器的舞蹈》通过拍摄一系列机器齿轮、气枪、电动木马、赌场里的摇彩轮盘、银色玻璃球、墙上的招贴画、报纸上的新闻标题等,运用电影手段使它们运动起来,营造一种类似舞蹈的节奏,虽然没有剧情却让观众看到了银幕上一场由影像的运动本身带来的盛宴。再比如,在电影《鸟人》中,一镜到底的影像运用镜头运动过程和演员调度之间的配合使得景别、角度、景深、影调产生了生动的变化的长镜头,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富有节奏感的运动影像。我们不难发现,如果关掉声音,去除故事的干扰,这样的运动影像自身就能打动观众从而沉浸其中。
剪辑节奏同样包含在电影视觉节奏中,剪辑是在电影的制作过程中将大量影像进行选择、取舍、组合最终连接成一个流畅的电影影像,剪辑带来的视觉节奏更像是一个乐章的节奏调子,是以G大调还是C大调演奏完全不同。在电影《第五元素》中的一段打斗戏中,巧妙地运用舞台上的歌剧和剧院里正发生的打斗混剪在一起,视觉节奏和歌剧节奏结合,让整个打斗段落迸发出极强的代入感。
五、电影影像的未来
实际上,电影影像的沉浸感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话题,能够制作出足够让观众达到沉浸式体验的影像是非常困难的,这对整个影片的制作资金,团队能力,创作者的艺术修养等都有着极高的要求,而影像沉浸感往往还受到电影的声音体验、观影环境、观影方式和观众预期等多方面的综合影响。
在电影发展的一百多年里,电影从最初的地摊娱乐活动发展成了一种成熟的艺术,它已经深入地渗透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社会中,电影的未来会在流媒体的发展中革新还是消亡呢?这个问题我们不得而知,但是纵观历史,媒介或形式每一次变化都在让电影作为一类艺术真正地和流媒体区分开来。而当下这个流媒体冲击下的时代,或许只有不断突破电影视觉上的沉浸感,才能真正为电影的未来发展找到出路。
参考文献:
[1]看电影.马丁·西科塞斯再谈流媒体导致电影艺术消亡[DB/OL].https://weibo.com/1769684987/K2o48DCUc?type=comment#_rnd1614498496955,2021-02-17.
[2]王竞.故事片创作六讲[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18.
[3]陈晓云.电影理论基础[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9.
[4][美]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M].张定绮,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7.
[5][美]库尔特·考夫卡.格式塔心理学原理[M].李维,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