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时空的涟漪》是中国当代作曲家贾国平结合音乐与天文学创作的一首乐队作品。音色、音响也是贾国平音乐创作的重要方面,因此,本文将以《时空的涟漪》的音色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以马修·泽勒(Matthew Zeller)于2023年在国际顶尖期刊发表的音色理论为研究方法,来探索这首作品的音色进行是如何体现出时间、空间与音乐之间的关系的。同时,本文将关注作品中的民族性,中西乐器的交融、碰撞如何产生微妙的涟漪。通过对该曲的解读,可以使我们更加了解贾国平作品的音色特质,还能为学界提供一种不同的方法论去加深学者对贾国平音乐创作的理解。
关键词:贾国平;时空的涟漪;音色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7357(2024)23-00-03
一、《时空的涟漪》创作背景
《时空的涟漪》创作于2017年,是作曲家将音乐与天文学结合方面的一次全新探索。该曲共有两个版本,第一个版本为笙、琵琶、古筝与西洋室内乐编写的器乐作品。第二个版本是同年为单簧管、小提琴、大提琴和钢琴所作。本文选择第一种混合编制版本,因为它包含多件民族乐器,更适合分析中西乐器在音色上的“碰撞与融合”。
根据乐谱上的文字说明以及作曲家所提供的手稿资料表明,乐曲的创作灵感源于中国天眼所捕捉到的来自宇宙深处的三个脉冲星信号。作品的核心音高来自“中国天眼”的英文全称——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ive Hundred 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作曲家通过“音名记谱”与“字母提取”技术,将这些单词的首字母分别与相应的音高一一对应,提取出“中国”(China)的五个字母以及上文提到的望远镜的名称。作曲家省略了单词“Hundred”“Meter”及“Radio”,仅保留了四个单词的首字母,分别为C-H-I-N-A-F-A-S-T。见谱例1,这九个字母共分别对应其音高,贯穿了全曲,形成了一组独特的主题音高。根据德国音名体系的法则,“英国音名体系”中的B对应“德国音名体系”中的H。此外,在本曲中,字母I对应bB音,bE音可直接记作S。本文后续中不会围绕核心音高来分析音高组织,仅作为乐曲背景介绍核心音高如何组成。如想深入了解可参考曲佳艺、刘文浩的硕士论文,已有对曲子每个部分对应音高的分析,因此,音高组织与序列不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谱例2a是谱例1的严格倒影,但并不是作曲家最后所采用的核心音列。首先,作曲家将字母H的音高与C合并到一起,为第一部核心音高;其次,作曲家删除了第5个字母A,这是因为这与第7个字母A音高重复。因此,原本的9个字母只剩7个,正好对应七个曲式结构,最后再加上尾声的C音,组成8个曲式部分,如谱例2b所示,谱例2a的音高为作曲家在创作时的理想构图,并非对应乐谱上的实际音高,只是作曲家预想的音高在呈现拱形结构,这里音高的膨胀和压缩呈现的是抽象性概念。在此特说明音高的性质是概念上的,类似四部和声与乐谱上实际音高位置不一致,但内核本质一样。
二、《时空的涟漪》音色分析
音色的进行过程与节奏、曲式息息相关。这些分析进一步丰富了对《时空的涟漪》中音响演变和音色功能的理解,为其他学者全面解析贾国平的音乐创作提供了更深入的视角,也使得演奏家从演奏角度对作品的节奏、音色有了新的诠释方法,同时从听众角度来说,能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
(一)音色定义
在了解音色类别之前,首先需要明确音色(timbre)的定义。泽勒在2022年的文章中提到音色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它可以是任何声音,但是至少在他的论文中不包括具体的音级或持续时间[1]。在2023年文章中,他还表明了除了传统所理解的色彩外,还应包括发音(articulation)、响度(loudness)、空间位置(spatial location)、声部(register)四个要素[2]。这是因为发音和响度的变化会引起音色的变化,如当调整电视机的音量和频道时,音色也会随之受到影响。同时,空间位置的变化也会影响音色,声源位置远近的变化也会影响听者听到不同的音色。即使在一间房子里的不同位置,物理声波传递到听众耳朵的声音也会存在差异。
最后,在文本的研究中,笔者认为音色的定义需要因地制宜地调整,不应该仅仅局限在乐器音色的不同方面,甚至可以根据强弱、织体、装饰音等类似的音乐要素,在不同的作品或段落中进行调整。当然,整体对于音色的概念不会脱离泽勒的方法论。关于对音色的详细定义可以参考本文相关谱例,每一个类别的谱例所注重的音色不一样。
(二)音色类别
笔者运用泽勒的音色理论去分析作品中不同音响色彩的层次,该理论突显了音色在音乐中的发展和演变,与节奏、乐器密切相连。Matthew Zeller将音色的功能归为七类:相似音色、模仿音色、转化音色、音色转调、音色终止式、音色节奏、音色对位。根据篇幅有限与作品实际分析情况,笔者在文中会选取其中相似音色、模仿音色、音色节奏、音色终止式四类分析。
1.相似音色进行。相似音色进行,指的是同类、近似的乐器奏出相似的音型,或使用相同的演奏法导致最终音色相似。如谱例3所示为贾国平的作品,琵琶与古筝在同一时间都使用了虚按演奏法,而在该部分只有这两个乐器使用了这一演奏法,增强了泛音的音色。此外,在节奏上,为均分型的四十六分音符的节奏型;在音高上两个乐器互补,这是因为琵琶的音高方向为拱形,而古筝为凹形,因此形成了一种对称轮廓。虽然两件乐器节奏型一样,但琵琶的音高跨度更大,而古筝在琵琶跳跃的过程中起到了填满的作用,音的疏密在这里互补。加上这两件乐器都是弹拨类乐器,这里的虚按演奏法,导致二者在听感上音色相似度更高,因此为相似音色进行。
2.音色模仿进行。音色模仿指的是用一种乐器来模仿另一种乐器音色的特征。可以是模仿前面一个乐器的音型或者是典型特征(如拨奏小提琴模仿竖琴),可以通过模仿节奏、音高甚至是织体,从而形成音色上的模仿,使得音乐的发展更加连贯。
如谱例4所示为贾国平作品,由琵琶声部率先奏出八度大跳的三连音音型,加上长音。在第32小节,第一小提琴就奏出了八度大跳的音型,并且加入了泛音演奏法,笔者认为这也是模仿琵琶的要素之一。第33小节也是连续九度加八度大跳,加上长音,但是小提琴的力度会更加丰富一点,但整体以P为主。总之,这里的音色模仿主要体现在小提琴模仿琵琶的大跳音型。
3.音色节奏。音色节奏指的是两种相邻的音色节奏变化的速率。如通过对比前后音乐节奏变化速率的快慢,以此感受音色所带来是放松还是紧张的感觉。类似功能和声变化的概念,如从T1—S—D—T2的进行过程来看,其中T2可能持续最长,S较短,而最后的D更短。因此,笔者主要分析音色持续一种节奏的时间有多长,这会导致变化的速率有快有慢。这都是音色节奏发展过程中会产生的现象。接下来笔者讨论这首作品中的音色节奏是如何变化的?每一次变慢或变快的原因是什么?
如表格1所示,为贾国平的作品。在短短的十五个小节中,通过乐器节奏变化的速率分成三个部分。第Ⅰ部分主要乐器为笙,弦乐组与管乐组几乎全休止。第Ⅱ部分为乐队全奏,与第Ⅰ部分形成鲜明对比。从原来的民乐器到所有乐器加入,节奏变化的速率仅仅在两小节时间内完成,可见节奏变化速率之快。然后到第Ⅲ部分,管乐又退出舞台,弦乐以长音作为背景,三件民乐器占主导。音色的节奏速率又开始变化,这个阶段呈现出疏—密—疏的节奏密度,但每一次变化的速率都十分迅速,因此该段落可以体现为音色节奏变化的速率,为第三种音色类型。
4.音色终止式(timbral cadence)。音乐有开始也有结束,音色终止式类似于调性里的终止式,是音乐进行的最终目标。在音乐作品中,可以通过不同的角度来强化音色的终止感,如强弱、音高等都可以作为音色终止式的参考要素。
如谱例5所示,为贾国平作品。该片段为乐曲第Ⅴ部分的末尾,乐队全奏的同时力度为ff、fff、ffff。除了笙,其他乐器组在第165小节力度开始往回收,从ffff回到f,但笙在音乐达到高潮后,没有再添加力度记号。旋律开始呈下行进行,从音色节奏角度来看,节奏变化的速率也十分快。从密集到疏松,加上了连音线,与前4个小节的强音记号形成鲜明对比。因此,该谱例同时结合了音色节奏知识点与力度对比,从而判断出是音色终止式类型。
三、结束语
通过对贾国平《时空的涟漪》的文本分析,不难发现作曲家是灵活使用西方作曲技法,通过“掰弯”序列将音高融入曲式。在乐器法上,作曲家使用笙、琵琶、古筝、民族打击乐器等多件民族乐器与西洋乐器结合,作曲家通过乐器之间的音色模仿、追逐,借用传统乐器的音响色彩,从而体现出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的传统与当代的融合。在已有预设好的音高下,将其变形、组合、排列,同时融入结构与中国传统音响是作曲家一贯的写法。这也体现出当代音乐创作已经不再拘泥于照搬西方的语境与技法,而是创作出具备中西融合、全球化的中国当代作品。
参考文献:
[1]曲佳艺.贾国平《时空的涟漪》音响形态特征探析[D].上海音乐学院,2021.
[2]刘文浩.音响符号中的隐喻:贾国平混合室内乐《时空的涟漪》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