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峰磁州窑大型山体浮雕壁画中的人物造型设计

2024-11-14 00:00李延 杜玉倩
艺术大观 2024年23期

摘 要:磁州窑是我国古代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也是著名的民间瓷窑。随着陶瓷壁画的出现,磁州窑与壁画的完美结合,加之独特的山体环境,造就了独一无二的峰峰磁州窑山体浮雕壁画。本文以峰峰磁州窑大型山体浮雕为例,从发展历史、空间语言、人物造型等方面探索磁州窑山体浮雕壁画中人物的造型特点。

关键词:磁州窑;浮雕壁画;空间语言;人物造型

中图分类号:J2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7357(2024)23-00-03

磁州窑是我国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素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之说。2006年,磁州窑烧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且磁州窑遗址早在1996年就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窑址在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的彭城镇和磁县的观台镇一带,磁县在宋代叫作磁州,故有磁州窑之称。磁州窑的造型经历了时代的演变,随着朝代更迭和不同社会经济意识形态的变化,对磁州窑的造型研究显得尤为必要。

一、磁州窑的造型特点

(一)近代以前磁州窑的造型特点

磁州窑创烧于北宋中期,并在此时期达到鼎盛,南宋、元明清仍有延续。磁州窑所烧制的器物,大多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其瓷器的种类和造型丰富多彩,包括百姓日常所用的生活用品、装饰用品、祭祀用品等各个方面,常见的生活用具有各式各样的碗、碟、盘、壶、罐、瓶、炉等。

磁州窑器物在造型上以实用为主,同时兼顾美观效果。磁州窑的小物件制作精美、线条流畅、比例和谐、工艺技术精湛、实用性强,是实用与造型和谐的统一体;而大物件则形态敦厚、豪放粗犷,有气魄。磁州窑瓷器保留了我国最珍贵的民俗文化资料,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风土人情和社会生活,被专家称为“民俗博物馆”。

近代以来,磁州窑瓷器不再仅仅局限于室内的一些日用品,而是走出室内来到室外,以陶瓷和浮雕相结合的新形式呈现在大众的面前。峰峰磁州窑山体浮雕壁画不仅打破了大众所熟知的磁州窑日用造型形式,展现出了磁州窑的独特魅力,而且将裸露的山体与磁州窑文化进行结合,开创了闻所未闻的造型表现形式。

(二)近代以后磁州窑的造型特点

近代以后,伴随着新造型、新工艺的出现,陶瓷壁画不断融入周围的环境,与周围的建筑、园林相融合。邯郸本地设计制作的壁画也与环境融合,注重壁画所在场所的文化氛围,在题材内容选择上,依据不同的场所功能进行创作,以壁画的外在审美形态和内在文化内涵美化空间环境,陶冶大众人文素养,提升其生活品位。其中当属峰峰磁州窑浮雕壁画表现突出,该浮雕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磁州窑路,原新义公路中段。整座山体浮雕大气磅礴,其展示内容共由20多幅画面组成,再现了一代又一代陶瓷人传递磁州窑千年不熄的“圣火”过程。据传,在制作此浮雕时,上百名能工巧匠,在长达近千米、平均高度为25米的裸岩体上耗时一年雕刻而成这座山体浮雕,这是目前国内最大规模表现陶瓷主题的山体雕刻。它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现了工匠高超的技艺和装饰的浪漫性。该浮雕壁画通过采用在裸露的山体上创造,并运用浮雕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现出了能工巧匠的高超技艺。画面中心以“火”为中心,将整个浮雕分为东西两个部分,“火”两侧运用不同时代的器物、人物、馒头窑、衣服装饰等衬托出物的造型、时代特征、风土人情,进而再现了一代又一代陶瓷人传递磁州窑生生不息的“圣火”过程。浮雕东边展现了木船在停泊码头,陶瓷人装载瓷器,进而为走向海上“丝绸之路”扬帆起航;而西边则以骆驼载着瓷器负重前行,这也代表着陆地“丝绸之路”上,陶瓷人栉风沐雨、砥砺前行。该浮雕用叙事的手法表现了陶瓷人从制作陶瓷的选材、塑造、入窑、行销到世界各地的几个过程,展现了我国作为文明古国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二、峰峰磁州窑浮雕壁画造型中的空间语言

空间的概念不仅包括了尺度、形态等客观存在的物质性因素,还包括了空间感受、空间心理等主观因素。空间语言具有以下三重含义:一是指雕塑本身的空间性质,即雕塑形体实际所占的三维空间和围绕它的虚空间;二是指由雕塑内部形体结构组合形成的空间;三是指通过作品的形体所造成的非现实空间,即雕塑表达的东西与欣赏者产生共鸣时的内涵空间[1]。就峰峰磁州窑浮雕壁画而言,其自身的表现形式就是浮雕,具有空间感,而区别于一般的二维空间绘画。例如,该浮雕中走在“丝绸之路”上的人牵着骆驼,则是采用的圆雕形式,它就像一个独立的雕塑,可供欣赏者多方面观赏,其自身就营造出一种立体感和空间感;该浮雕的其他部分是高浮雕与浅浮雕的结合,一深一浅,加上自然的光影关系,且以山体为背景,这是雕塑内部物体所创造出来的空间。浮雕作品是一个依附于其他环境或者物体而存在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其所形成的空间有些是虚拟的,这些虚拟空间需要和欣赏者产生共鸣,需要加入人的情感因素。当站在峰峰磁州窑浮雕面前,观赏者会感觉到一种实地存在的空间,而当行走在牵着骆驼的商人身旁时,你会感受到一种穿越时空的空间感,貌似置身于“丝绸之路”。这种空间并不是观赏者用眼睛可以看到的,显而易见地,而是人的主观感受到的,恰恰这时,创作者的创作是成功的。

在长达8000年的发展历程中,磁州窑经历了从体积小的日用品到后来走向世界的风雨历程,并逐步与陶瓷和浮雕结合,创造出新的表现形式;从室内走向室外,由日用单品走向雕塑组合,并最终形成大型艺术综合体,将环境和人的情感相融合,形成了一种新的空间语言。

三、峰峰磁州窑浮雕壁画中的人物造型动态设计

(一)单个人物的动势

通过细致审视磁州窑浮雕壁画中的人物描绘,可以发现其中无一人物处于静止状态,他们的身体姿态多为半侧面展现。如图1所示,一位劳动者端坐于凳上,却又微微起身,臀部前翘,其右手正忙于瓷器制作,左手则轻轻扶住,进而形成了一种动态的平衡。在这部分画面中,人物的身体呈现出大半侧面的姿态,其上半身向左倾斜,动作幅度较大,手臂肌肉凸显,这就增强了人物的力量感和向左移动的动态效应。

事实上,这幅壁画中的人物之所以展现出如此强烈的动感,这不仅源于创作者对人物动作的精妙设计,还在于其对人物动作的主观处理与提炼。这种充满活力的动作姿态并不是单纯依靠写实手法来还原人物动作所能达到的效果,它还需要创作者具备高超的艺术造诣和独特的审美视角。

(二)人物组合的互动关系

峰峰磁州窑浮雕壁画作品中的人物不仅极富动感,而且各个人物之间的互动关系也表现得非常强烈。图2所示为人物搬运磁州窑的场景,从人物动作本身来看,这两位男子搬运工用一根木头担起来一些需要售出的瓷器,其服饰简单干练,一位搬运工手扶木头、抓紧挑绳;另一位搬运工是一个背影的造型,其上半身处于一个扩张的状态,体现出了力量感。这两位搬运工的两脚虽然在画面上都处于前后关系的方位,呈现一种向前走的动势,但是又因为一根木棍而成为一个整体。两位搬运工的手臂、腿部和背部的肌肉组织隆起,给人背负重物努力向前奔走的感觉,身上的衣服也因为动势而漂浮,也许是由风吹起,又或许是由身体产生一定的动作而动;再看看这幅画面中,在两位搬运工旁边还奔跑着一只狼狗,它朝着搬运工奔走的地方奔跑,其四肢张开、尾巴扬起,呈现出奋力向前奔去的动势。在这部分浮雕壁画中,小小的动物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展示出来的细节都是为两位主体人物服务的,向前走的搬运工加之奔跑的狼狗,互相衬托,形成一幅完整的、充满动势的画面。

(三)峰峰磁州窑浮雕壁画作品中的人物身体特征的艺术化处理

在磁州窑浮雕壁画作品中,人物的身体部位需要强调的部分,创作者会对其进行一定的夸张处理,以便更好地强调。如图2所示,创作者就对搬运工的背部、腿部、手臂处的肌肉进行了夸张处理,特别是右边的搬运工是一个背影的形象,观赏者可以看到其雄厚的背影及强健的肌肉组织充满了力量感,创作者对着重强调的部分进行夸张地处理,更好地表达了人物的形象和当时的场景氛围。这幅长达千米的浮雕壁画或许吸收了史前美术中的一些塑造雕像作品的人物表现方法。例如,史前美术时期的雕塑《威伦道夫维纳斯》就是将人物的面部、手脚等细节表现得较为粗糙,但是雕塑的乳房、腹部、大腿等女性特征形象较为夸张、突出[2]。虽然峰峰磁州窑浮雕壁画作品不像《威伦道夫的维纳斯》的塑造方式那么夸张,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画中人物的手和脚也都经过精心刻画,栩栩如生。创作者对人物手指的刻画充分体现出其对生活的细致观察[3]。例如,搬运瓷器男子的手指有力且具有动感,且所指方向不相同,呈现出相应的动势。又如,画中的人物有些底层的劳动工人处于赤脚的状态,且脚大而有力,似乎用力时青筋暴起,劳动人民或是赤脚或是穿草鞋,这使得整幅画面充满一种劳动的气息。

(四)峰峰磁州窑浮雕壁画作品中的人物位置安排

在艺术创作中,人物的位置安排是创作者深思熟虑后的艺术表达。对于观赏者,它更像是一场引人入胜的视觉探索之旅。峰峰磁州窑的浮雕壁画以独特的人物布局,展现了创作者非凡的艺术构思。虽然这些作品中的人物大多遵循着近大远小的透视原则,但创作者却根据创作需求,对人物的位置进行了精心策划,并巧妙地结合了植物与动物的元素,共同编织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故事[4]。

如图3所示,这幅标有“千年瓷都,中国非遗”的浮雕壁画,被艺术家巧妙地设计成了近、中、远三层空间。最近处是“丝绸之路”上缓缓行进的骆驼队,它们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引领着观赏者的视线进入画面。中景部分则展现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繁华景象,海外人士正兴致勃勃地观赏着精美的瓷器,这一场景不仅展现了瓷器的魅力,还凸显了中华文化的深远影响。而远景处则是连绵不绝的山峦,它们静静地矗立在那里,仿佛在为整个画面增添一份宁静与深远。

在这幅壁画中,有一条弯道场景尤为引人注目。弯道前的骆驼群看似整齐地排列在一起,但实际上却被创作者设计成了类似“S”形的弯曲路线。这种设计不仅拉伸了画面的视觉效果,还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动感与活力。作为第一层空间的近景,这一层占据了画幅面积的二分之一,其比重最大,也最容易吸引观赏者的目光。随着观赏者的视线逐渐深入,他们会发现一排小骆驼通过回望的姿态,巧妙地将他们的视线引向第二层空间的人物身上。这些人物与建筑由近及远地排列着,空间感强烈,仿佛将观赏者带入了一个真实而又神秘的世界。而第三层空间则是整幅画面的点睛之笔。在这层空间中,创作者以“一”字形的海外建筑场景作为背景,与前面的弯道路线形成了完美的平衡。这种设计不仅使得整个画面更加和谐、统一,还凸显了中华文化的包容与开放。

此浮雕壁画是李玉魁先生的杰作之一,它蕴含了深厚的艺术与文化价值。在创作过程中,李玉魁先生克服了诸多困难,最终完成了这幅令人叹为观止的作品。这幅作品不仅展现了创作者丰富的创作经验和扎实的艺术理论基础,还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民族情怀。通过这幅作品,观赏者可以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力量,还可以看到创作者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执着追求。

四、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改变,磁州窑陶瓷壁画的类型也将不断发展和创新,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这不仅反映了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也是一个国家文化的艺术瑰宝。

参考文献:

[1]王林.浮雕壁画的空间语言转换研究[J].美术观察,2016(08):96-97.

[2]邱婧.袁运生壁画作品人物造型分析——以《泼水节·生命的赞歌》为例[J].美与时代(中),2021(08):89-90.

[3]许佳.敦煌壁画的色彩与造型研究[J].色彩,2023(09):104-106.

[4]张文娟,王琦,韩庆亚,陈晓莹,李玉洁.磁州窑陶瓷壁画的类型与创新[J].新美域,2024(01):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