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坦克在现代以及未来战争中的作用问题,军事学术界长期以来一直有很多针锋相对的争论。比如,当新一代反坦克武器,尤其是射程远、威力大的反坦克导弹技术逐渐成熟后,“坦克无用论”往往就会占上风。特别是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埃及陆军第2步兵师不依靠坦克以及反坦克炮等重武器,在世界战争史上,以纯步兵部队第一次成建制地歼灭以坦克为主的装甲部队。由此,各国军方高层也开始重新审视坦克在地面战场上的作用。从上世纪70年代直到今天,坦克作为陆军的核心装备,既有过海湾战争中摧枯拉朽的无限风光,也有过车臣战争中的折戟沉沙。而且,包括俄罗斯、美国以及欧洲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军事强国依然在不遗余力地发展下一代,即第四代坦克。所以,对于坦克还行不行这个问题,必须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才行。
对于坚持“坦克无用论”观点的专家学者们来说,最为有力的证据就在于:坦克在现代战场上所面对的“天敌”越来越多,生存能力越来越差。这确实是事实。在二战中,坦克的“天敌”主要是敌方的坦克、反坦克炮以及攻击机。二战后,随着单兵反坦克火箭筒以及反坦克导弹性能的大幅提升,步兵终于拥有了能够与装甲部队对抗的能力。正如上文提及的经典的反装甲伏击战,它的出现可以说是世界战争史发展的一个必然。
到了20世纪80年代,可以挂载重型反坦克导弹的武装直升机也加入到反坦克武器的行列,而炮射末敏弹、制导炮弹的发明更是几乎宣告了大规模装甲集群进攻战术的终结。最为致命的是,坦克对于这些远程精确打击的反坦克武器几乎没有任何有效的防御手段。特别是炮射末敏弹、制导炮弹以及后来出现的以“标枪”为代表的新一代反坦克导弹,均采用攻击坦克顶部的作战方式。而坦克炮塔和车体顶部恰恰是其防御能力最为薄弱之处。在第一次车臣战争的格罗兹尼攻坚战中,车臣叛军武装就是利用高层建筑发射反坦克火箭筒,打击俄军坦克以及装甲战车脆弱的顶部。
进入21世纪后,具备攻击能力的察打一体无人机以及结合了导弹、小型无人机技术的巡飞弹,开始成为坦克新的致命“天敌”。在2020年9月爆发的纳卡冲突中,阿塞拜疆依靠从土耳其、以色列等国采购的TB-2“掌旗官”中型察打一体无人机以及“哈洛普”巡飞弹,击毁了亚美尼亚军队的大量坦克、火炮以及防空导弹系统。传统的防空导弹系统和高炮对付察打一体无人机的效果不佳,对于巡飞弹这类典型的“低慢小”目标更是束手无策。因此,坦克即便有防空系统的保护,也很难躲过来自空中的打击。如果连防空系统都没有,则坦克更是处于被敌方察打一体无人机和巡飞弹肆意屠杀的局面。事实上,即便没有察打一体无人机和巡飞弹,利用一些微型无人机投掷40毫米反坦克榴弹,就足以对坦克造成一定的损伤。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当今传统意义上的坦克发展思路已经碰到了天花板。想要突破这层天花板,即便是美国、俄罗斯、德国这样的坦克研发强国,也面临着非常大的困难。
一方面,在火力、防护、机动以及信息化四大性能都很难有质的飞跃的情况下,当今主战坦克的战斗全重却在不断飙升。比如,美国M1A2 SEPv3、德国“豹”2A7+以及英国正在改进中的“挑战者”3等坦克的战斗全重普遍达到了60吨以上,甚至70吨。各国坦克如此快速地“增重”,会带来很多问题。比如,坦克的空运以及陆路运输将受到更大的限制。另外,在公路以及铁路运输中,坦克太重也会导致整列列车或者拖车车队超过某些桥梁的承载能力,存在很大的风险。当然,在作战行动中,战斗全重太大的坦克也无法通过某些承载能力不足的桥梁。
另一方面,现代坦克的采购价也跟着战斗全重一起“飞上了天”,甚至更加离谱。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日本90式坦克的单价就高达850万美元,之后尽管日元贬值,其价格仍然高于800万美元。在那个美国M1系列坦克ddaf1b8b5f417e7fe9bbb1ccbba07ca8单价只有300万美元的时代,90式坦克的价格几乎就是“高不可攀”。
如今世界各国坦克的采购价早已不再像从前那样以“百万美元”为单位来计算了。法国“勒克莱尔”坦克后来居上,因其采购量与90式主战坦克同样较少,再加上装备了大量先进的车载电子设备,以至于公开的采购价高达1260万美元。更令人咂舌的是美国陆军M1A2SEPv3主战坦克,由于其需要从老旧坦克进行全面拆解翻修,再换装零备件以及新设备,耗费了大量的人工,因此,波兰向美国订购的250辆M1A2 SEPv3主战坦克的单价竟高达2400万美元。
可以说,当今世界各国坦克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陷入到了“越来越重-越来越贵-采购量大幅缩减-采购单价继续上涨”这样恶性循环的怪圈之中。因此,与其说“坦克无用论”,倒不如说是时候打破从一战、二战一直延续下来的传统坦克研发思维的束缚,赋予坦克在现代以及未来战场上新的使命,对坦克实现脱胎换骨式的升级和跨越了。
从传统意义上讲,坦克的作用就是成为装甲部队作战的核心和主力,既是进攻作战中的矛头和尖刀,也是防御作战中的铜墙铁壁,同时也必然会成为敌方重点打击摧毁的对象。所以,从二战以来,坦克的发展一直遵循着火力越来越强、防护力越来越坚固、机动性越来越出色的路线向前推进。
特别是针对“天敌”越来越多的局面,各国军工技术人员在提高坦克的防御能力方面可以说“使出了浑身解数”,从最基础的合金钢装甲到复合装甲,再到爆炸反应装甲、格栅装甲和主动防御系统,不断为其打造更加坚固的“金钟罩和铁布衫”。这也是坦克战斗全重大幅飙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进入21世纪后,信息化、网络化水平成为了衡量坦克性能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各国现役的第三代改进型坦克,还是正在研发中的第四代坦克,都装备了大量先进的车载电子系统,从高性能热成像夜视仪到火控计算机,再到数据链终端、毫米波相控阵雷达、激光/红外告警系统等。这些造价昂贵的电子设备直接导致坦克成本不断地水涨船高。
事实上,随着网络化、信息化,特别是无人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坦克完全不必再像以往那样冲锋陷阵,这些任务都可以交给无人战车以及蜂群无人机来完成。那么,从“先锋官”到“指挥官”的角色进化,才是坦克在现代以及未来战争中重新证明自身价值的关键所在。
首先,坦克应当成为无人平台的指挥控制中心,由无人战车以及蜂群无人机代替自身去执行危险性很高的作战任务,以保证自身的安全,提升战场生存力。
其次,坦克作为防御能力最好的地面作战装备,还要担负起数据链通信中继以及构建战场高速无线局域网的重任,成为地面作战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信息节点。当然,坦克所具有的强大直射火力和优异的机动性能也不会被浪费。当一方进攻受阻或者防御岌岌可危的时候,坦克就会作为决定性的力量投入作战。
总之,通过不断地更新理念、适应现代以及未来战场的变化,坦克依然可以证明自己还是当之无愧的“陆战之王”。
(摘自《环球》2023年第8期。作者为《现代兵器》采访部主任)
■ 本栏编辑 何欣 朱湘渝 赵婷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