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韧性”,能否抵御“任性”?

2024-11-14 00:00丁瑶瑶
新华月报 2024年19期

刚刚过去的夏季,“水深火热”的极端天气常伴左右。6月以来,华南、江南等地遭遇持续性暴雨袭击,华北、中原多地又经历了大范围高温热浪过程。与此同时,不少地方降水极值不断刷新纪录,气温节节攀升。

如甘肃迎来1961年以来最强区域性暴雨;辽宁沈阳经受了自1951年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最强降水;浙江杭州以41.9℃打破当地观测史最高气温纪录等。

天气越来越“任性”了,更热、更旱、更涝的气象灾害频频出现,城市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考验。这一趋势下,应如何提升城市“韧性”,让其变得更安全?

过去50年,气候变化导致的自然灾害激增近5倍

“极端天气事件频发背后,隐藏的是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后果。”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城市管理系主任王伟告诉记者,气候变化给城市发展带来巨大挑战。一种是事件型,指的是暴雨、飓风、洪水、高温、干旱、严寒等极端天气灾害;另一种是趋势型,指的是气温持续升高带来海平面上升、冰盖融化等影响。

气候变化的影响牵一发而动全身。据世界经济论坛、世界气象组织(WMO)和联合国减少灾害风险办公室(UNDRR)等机构数据,过去50年中,气候变化和日益极端的天气事件导致的自然灾害激增了近5倍。

“自然灾害的频率和危害程度显著增加,对经济造成巨大损失,也严重影响社会运行和居民生活。”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研究员李萌向记者介绍,暴雨和洪涝可能导致城市内涝、交通中断、基础设施损坏和人员伤亡;干旱则可能导致水资源短缺、农业减产和经济损失;热浪则可能引发健康问题和社会不稳定因素等。

极端天气事件造成的损失触目惊心。应急管理部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9544.4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失踪691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0539.3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3454.5亿元。

今年以来,暴雨高温接踵而至,一桩桩气象灾害让人揪心,再次引起了公众对极端天气的关注。据国家气候中心统计,今年“七下八上”(7月16日至8月15日)期间,全国平均降水量总体偏多,北方地区暴雨过程频繁,致灾性强。全国平均气温23.5℃,较常年同期偏高1.3℃,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

雨水越来越多——全国降水呈现出南北多、中间少的分布特点。“七下八上”期间,全国平均降水量132.5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12.8%,辽宁和吉林降水量均为历史同期最多。

天气越来越热——我国高温天气呈现出首发日期提前、发生频次增加、累计日数增多、影响范围变广、综合强度增强的特点。7月以来,多地接连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浙江、江西东北部等部分地区高温日数超过40天。重庆已连续多日发布最高级别的高温红色预警信号。

高温肆虐给公众生活带来明显影响。一个可印证的细节是,这个夏天,“防晒经济”随着气温一同攀升迎来“高光”时刻。原本以户外劳动者及年轻女性为主要消费群体的防晒衣市场,今年迅速扩展至全民领域,越来越多男性也加入“防晒大军”。今年“6.18”开门红期间,某专业防晒服饰品牌在天猫上新,男士“护脸凉皮衣”开卖即热销,销量近200万件。

类似的破纪录极端高温事件以后会常发生吗?答案是肯定的。

“持续的全球变暖会进一步加大全球水循环以及潮湿或干旱事件的严重程度。”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张兴赢认为,在全球变暖背景下,目前50年一遇的极端高温事件在21世纪末将变为一两年一遇。

减缓和适应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

极端天气事件频次的增加和强度的提升,追本溯源,还是气候变化惹的祸。“气候变化已成为一项现实挑战了,气候风险必须作为国家管理和决策的一项重要因素加以考量。”王伟表示,减缓和适应是当前应对气候变化的两大策略,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据王伟介绍,减缓是遏制气候变化的根本措施,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挑战。“双碳”作为减缓气候变化的阶段性目标,通过减少碳排放或增加碳汇,让气候变化的速度慢下来。

但这项工作周期较长,而在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天气事件已带来威胁的当下,从应对灾害的角度找准适应的方向显然更为紧迫。

王伟认为,与减缓相对应,适应更强调趋利避害,能直接有效地保护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安全。适应行动以预先防范风险或尽可能降低已发生的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为主,主要通过调整基础设施、自然生态系统和管理体系来实现。

这与我国开展气候变化适应行动的思路一致。如保护森林等生态系统以减少灾害;建设海绵城市以加强抗洪、抗旱、抗风暴能力;完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监测预警体系以提前防范气候风险。

实际上,这些气候变化适应行动,在我国已实施了一段时间。2013年,我国发布《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推动重点领域、区域适应气候变化工作积极开展;2014年出台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为各地探索符合当地特点和发展阶段的应对气候变化实践经验提供了重要指导。

随后,《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等文件先后印发,明确到2035年,全社会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显著提升,气候适应型社会基本建成。2023年,《关于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的通知》印发,鼓励一批基础好、保障强并具有示范带动的城市申报试点工作。

据了解,气候适应型城市,是那些通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能够有效应对暴雨、强风、雾霾、高温等恶劣气候,保障城市生命线系统正常运行、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生态安全相对可靠的城市。

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具有显著区域性,切实有效的适应行动能降低国家和地区面临的气候变化不利影响和风险。“自2017年我国启动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以来,许多城市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在普及适应理念、创新工作机制、强化重点领域适应行动等方面,都取得积极成效并积累了有益经验。”据王伟观察,试点城市都编制了实施方案,提升了对适应气候变化理念的认识,将适应气候变化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全过程。

近年来,适应气候变化行动的各项规划不断深入、细化。今年5月生态环境部发布的《中国适应气候变化进展报告2023》显示,我国已有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正式印发省级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12个重点领域制定了适应气候变化的相关文件。北京市门头沟区等39个市(区)今年成为首批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的试点。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助理、教授唐燕告诉记者,总体来看,在日益严峻复杂的极端天气事件中,国家和城市对于适应气候变化工作的意识和能力正在不断增强。但不可否认,相关建设领域还存在部分短板。

“规划方面缺乏引领,这导致城市在应对极端天气时显得被动。近几年暴雨洪涝灾害反映出很多城市的蓄滞洪区规划不足,如何合理布局城市各类功能区是关键。”唐燕表示,还有一些地区,特别是老城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如排水系统、防洪设施等存在短板,再加上管理能力不足,一方面缺乏有效的预警、响应机制,另一方面缺乏社会动员机制,这些因素都导致突发性灾害及衍生风险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加。

预防、应急、重建,增强“气候韧性”让城市变“皮实”

城市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主战场——聚集的人口和集中的基础设施,再叠加城市热岛、雨岛效应,对各种灾害风险产生了放大效应,进一步加剧着城市的脆弱性。如何才能让城市变得更安全?城市“气候韧性”理念应运而生。

“韧性,原本是一个物理学概念,用于描述物体受外力作用时,产生变形而不易折断的性质。”李萌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挑战的日益严峻,“韧性”一词被引入气候变化领域,并发展成为一个更多维度的概念。城市“气候韧性”是指其在面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时,所具备的预测、应对、适应、恢复及转变能力。

汛期来临,城市可以像海绵般“呼吸吐纳”;突发自然灾害,社会可以快速广泛动员;灾后复产重建,社会各界可以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这就是韧性城市的模样。

“韧性城市就是‘皮实’的城市,不惧怕降临任何灾害。”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周玉文向记者打了个比方,就是让城市像弹簧一样,能从容应对各种灾害风险压力,抵御灾害,减轻损失,并能够合理调配资源,让其从灾害中快速恢复。

极端天气常态化背景下,对城市韧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谈论的城市韧性,是城市应对灾害风险的能力如何。”在周玉文看来,城市气候灾害防御包括三方面内容:灾害发生前的预防、发生过程中的应急和发生后的恢复重建。

周玉文表示,未发生灾害前,首要任务是“防”。一方面是补齐一些基础设施短板,还清旧账;另一方面是新规划建设时调整提升基础设施的设计标准。

“‘防’做到位了,一旦出现超设计标准的巨灾,我们就要采取应急措施,如做好应急救援空间规划,提升应急响应能力,配套应急避难通道、救援物资、医疗等,尽可能降低灾害带来的影响。”周玉文表示,公众也要提升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的基本能力等。

“如果真的出现灾害了,需尽快进行灾后恢复重建。”周玉文认为,韧性城市建设的“三部曲”构成一种良性循环,有助于应对灾害全过程,能尽可能降低极端天气带来的人员和经济损失。

如今,全国已有一些城市开始探索推进韧性城市建设。上海在全国最早提出打造韧性城市。多年来,上海一直在城市管理运营精细化上下功夫,增加智慧基础设施投入,加速建设升级硬件设施。

因发布《关于加快推进韧性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北京成为全国首个将“韧性城市”建设纳入新一轮城市总规划的城市。北京提出,到2025年建成50个韧性社区、韧性街区或韧性项目。2023年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后,北京将重建工作与韧性城市建设结合起来。

紧随其后的是深圳。2023年,深圳提出74项防灾减灾救灾重点任务清单,长短结合、标本兼治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水平。同时依托APP,对全市4.1万名“三防”责任人进行一键管理。

“超大型城市往往面临着更为复杂和严峻的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风险挑战,因此需更加注重城市的韧性建设。”唐燕认为,北京等地将韧性城市建设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有助于从源头提升城市的防灾减灾能力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城市通过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和行动计划,明确了韧性城市建设的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为其他城市提供了有益参考和借鉴。

不只是超大城市,韧性城市建设是所有城市在城镇化过程中需共同面对的“成长任务”。据李萌介绍,近年来,国家层面将“韧性城市”写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体现了国家对提升城市韧性的迫切需求。

“但城市韧性建设是一项复杂而多维的系统工程,涉及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社会治理等多领域。”李萌坦言,在实施过程中需克服如资金不足、技术限制、利益冲突和公众参与不足等诸多挑战,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和协作。

(摘自10月18日《中国环境报》。作者为该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