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提孜那甫村位于红其拉甫附近的山间,是通往巴基斯坦的交通要道,也是护边员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一家三代接力守护的地方。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位于帕米尔高原东麓,边境线漫长,地势险要、环境恶劣。70多年前,巴依卡的父亲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自告奋勇成为当地第一位“牦牛向导”,并主动和边防军人一起护边。
1972年,凯力迪别克再也走不动了,便把20岁的巴依卡叫到身边,对他说:“我的身体不行了,以后,为官兵赶牦牛当向导的活,就由你接着干吧。这条边防线,我们熟。”
1972年8月,巴依卡随父亲为边防连官兵做向导,一去就是3个月,回来后,家里的26只羊都被狼吃掉了。
牛羊是塔吉克族牧民的命根子,看到血迹满地、狼藉一片的羊圈,想着26只羊惨遭野狼撕咬的惨景,巴依卡对父亲发起了牢骚:“我们为什么要给解放军当向导,你看咱家的羊全被狼吃了,今后我们一家怎么办……”
看着伤心的巴依卡,父亲耐心地对他说:“我义务为解放军当向导,是因为解放军对咱家有救命之恩。是解放军把粮食、柴火、马草和药品送到咱们牧民的手里,使我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去年,你妹妹热娜古丽患急性肺炎,不是边防连的军医及时抢救,你哪还有妹妹啊。现在我的年龄大了,今后你要接过我的班,为他们当好向导。”
父亲的一番话深深地打动着巴依卡,从此,巴依卡牢记父亲的嘱托,坚持为边防官兵做向导。
1997年9月,开拉阿甫河河水暴涨,巴依卡带领王君等5名边防战士骑着牦牛途经此处,行走在最前面的巴依卡被一个大浪冲到一块石头上,腿部当即骨折,痛得他几乎晕过去。这时,王君也被冲入汹涌的河水中,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巴依卡不顾伤痛,纵身跳入水中硬是把王君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王君得救了,可巴依卡却人事不省,急救了数小时才挽回生命。
有一次,巴依卡带领刚入伍的几名新兵巡逻时突遇暴雪,厚厚的积雪几乎可以把牦牛埋没。艰难的行程,延误了巡逻日程,所带食品所剩无几,沿途存放的食物又无法找到,巴依卡有计划地安排食宿的同时,逐渐减少自己的食量,饿得嘴唇发白。
战士们心疼地说:“大叔如果你不吃的话,我们也不吃了。”一块压缩饼干被大家推来让去,最后几名小战士半请求半强迫地让巴依卡吃掉,看着他吃得非常难受的样子,战士们掉泪了。就这样,巴依卡和战士们硬是用10块压缩干粮和5个馕支撑了三天三夜,圆满完成了边防巡逻任务。回到连队后,巴依卡仿佛老了许多,身体也瘦了,部队首长抱住巴依卡,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他们心里明白,如果没有巴依卡带路,后果不堪设想。
常年跋山涉水的边防巡逻生涯,使巴依卡对塔什库尔干边境线上的沟沟坎坎、山山水水了如指掌,被当地军民亲切地称为边防线上的“活地图”。
几十年来,巴依卡义务为边防连队当巡逻向导的事迹,感动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和部队官兵。1998年建军节前夕,县领导去巴依卡家慰问时,问他有什么困难和要求,他说:“只要共产党在红其拉甫、解放军在红其拉甫,我就没有困难。我唯一的愿望是能够加入中国共产党。”朴实的话语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2000年6月,巴依卡终于实现了这一崇高的愿望,在地方村党支部宣誓后,巴依卡又来到连队,面对鲜红的党旗,坚定地举起了自己的右手说道:“是共产党让我们塔吉克民族人民走上了富裕道路,是解放军让我们塔吉克族牧民安全幸福有保障!我世代不忘共产党,世代不忘解放军!我活到老,就要与解放军一起守卫边防到老……”
2001年底,巴依卡把自己的儿子拉齐尼送到部队,为祖国站岗守防。他说:“只有国家安全了,才有我们各族人民的幸福生活!我要让我的子子孙孙都去参加解放军,保卫祖国、保卫边关!”
“我父亲当初把这个神圣使命交给了我,让我对得起国家,对得起党。后来我自己又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同时我又是一名边境地区的牧民,守边护边是我该做的事情。”巴依卡说。
1986年9月,红其拉甫边防官兵到吾甫沟浪巡逻,得知巴依卡的父亲身患重病,就瞒着他出发了。巴依卡得知后,来到父亲面前,恳切地说:“我要去给边防连做向导了,父亲,您要多多保重啊!”
凯力迪别克抚摸着儿子的头,对他说:“你放心去吧,我会好起来的。”巴依卡连磕了几个头,转身离去了。没想到,这却成了他和父亲的最后一面。
一个多月后,当巴依卡完成巡逻任务赶回家时,父亲已经离开了人世。
1994年9月,巴依卡的母亲患上了严重的高原性肺水肿。他把照顾母亲的责任交给了自己的妻子,便随同官兵去巡逻了。临别时,他向母亲保证:等巡逻回来之后,一定带她到100多公里外的塔什库尔干县医院看病……然而,等巴依卡回来的时候,他的母亲也因肺气肿在家中去世。
1987年,巴依卡巡逻回来时,他的妻子又因难产在家中去世……
先后失去3位亲人,巴依卡伤心万分,感觉对不起自己的亲人,也为此感到后悔。然而,当他想起日夜守卫在边境线上的战士、想起生活在边境线上的牧民时,巴依卡坚定了信念,不管有多难,都要坚持下去。
2009年,巴依卡因身体原因不能再为边防连做向导,他又把“接力棒”交到了从部队转业回来的儿子拉齐尼·巴依卡的手上。
2021年,拉齐尼·巴依卡为救落入冰窟的儿童,不幸英勇牺牲,年仅41岁。
拉齐尼牺牲后,巴依卡和家人依旧坚守在帕米尔,坚守在拉齐尼的家,一家人把这里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如当年模样。如今这里也是拉齐尼的纪念馆,每天都会有人前来参观学习,巴依卡老人会亲自给大家讲述他们一家三代人守边护边的经历,也会紧紧握住大家的手,感谢来自社会各界的关心。
雪山深处每一个山口、峡谷都留下了他们巡逻护边的身影,雄伟的帕米尔高原见证了巴依卡一家三代人戍守祖国边疆的感人事迹,也见证了他们对党和祖国的忠诚。
(摘自《新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