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___即景

2024-11-12 00:00:00卢冬英
作文周刊·小学五年级版 2024年40期

文题在线

朝阳喷薄而出,夕阳缓缓西沉;林中百鸟争鸣,园中鲜花怒放……大自然的变化让我们感受到世界的奇妙和美好。

观察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景观,重点观察景物的变化,写下观察所得。根据自己的观察对象,把题目补充完整,如“雨中即景”“日落即景”“田野即景”“窗外即景”。

大手导写

一、抓住特点,仔细观察

写之前,我们必须进行细致的观察,只有这样,才能比较准确地掌握它们的特点,从而进行生动描写,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二、按照一定的顺序

观察和描写时,我们可以按照空间顺序,如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由远及近等;也可以按照时间顺序,比如写雨后即景,可以按照下雨前、下雨中、下雨后的顺序,描写不同时间雨的特点,以及周围景物的变化情况。

三、写出景物的变化

自然现象或自然景观因观察的时间不同、位置不同,会有不同的变化。写作时,一定要抓住这些变化进行细致描写,使画面鲜活生动。比如写日落即景,可以写一写太阳落下时形状的变化以及夕阳映照下周围景物色彩的变化。

四、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

写作中,我们要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让笔下的自然现象或自然景观生动形象,给人美的感受。例如,将夕阳比作一颗金黄的柿子挂在天空,生动形象地展现出夕阳的颜色和形状之美。

五、融入自己的情感体验

此外,还要融入自己的情感体验,这样可以增强习作的感染力,引发读者的感悟和思考,提升习作的深度和广度。比如在写雨中即景时,可以写写自己在雨中漫步的愉悦心情,以及对雨后生机勃勃景象的赞美。

作文误区

症状一:没有区分描写景物与叙事的主次

在描绘景物时,有的同学会穿插一些叙事成分。但叙事部分过于突出,使整篇习作失去以景物描写为主的特点。

症状二:将写景作文写成了游记

“即景”是某时某地看到的风景,重点是描写风景,而不是写游玩的过程。

思维导图

小手练笔

雨中即景

◎陆宇尧

清晨,乌云压顶,仿佛是天空不小心打翻了墨砚,泼洒了一池的墨水。

上学路上,行人撑着五颜六色的伞,像一朵朵移动的花朵。雨滴落在伞上,发出“啪啦啪啦”的声音,像是在演奏一首欢快的曲子。

我匆匆赶到学校,看到同学们围在窗边,欣喜地望着这场突如其来的雨。雨水顺着窗棂流淌,就像一条条小溪。不一会儿,雨势渐渐大了起来,仿佛有无数琴弦被同时拨动,奏出激昂的乐章。雨滴打在树叶上,发出“沙沙”的声响,树枝也在雨中摇曳生姿。

课间,我走出教室,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雨中的世界变得无比纯净,花池里的每一朵花都显得娇艳欲滴。雨水冲刷着大地,带走了尘埃,也带走了我们的疲惫。

放学后,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我撑起伞,走在回家的路上,听着雨水打在伞面上的声音,仿佛是大自然的低语。路上的行人也都放慢了脚步,享受着雨带来的宁静和舒适。他们有的互相搀扶着,有的开心地聊着,那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是一幅绝美的图画。

这场雨虽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些许不便,但也让我们有机会放慢脚步,聆听大自然的声音,聆听彼此的声音。

【作者系上海市浦东新区建平南汇实验学校五·1班学生】

雨中即景

◎吕可凡

初秋的上午,天空被厚重的云层覆盖,层层叠叠,犹如一幅流动的水墨画,尽显秋日的韵味。

不一会儿,天空洒下颗颗小雨珠,它们如同晶莹的钻石,闪烁着清冷的光芒。这些小雨珠落在地上,发出“滴滴答答”的声音,宛如一曲大自然的交响乐。

雨水滴落在车窗上,发出“叮叮咚咚”的声响,如同一位技艺高超的乐手在敲打乐器。那节奏明快而富有变化,让人不禁陶醉其中。雨水沿着车窗流下,形成一道道细长的水痕,好似时间的印记。

这场雨持续了很久,直到午后才渐渐停歇。雨后的世界变得更加清新、明亮,远处的山峦显得更加苍翠,近处的树木则如获重生。

被雨后美景吸引,我走出了家门,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泥土气息和淡淡的青草香。漫步在庭院里。每一步都踩在湿润的泥土上,感受着大自然的呼吸。那些被雨水滋润过的花朵和草叶,此刻都更加生机勃勃。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让这份清新印刻在我的心中。

【作者系广东深圳市育才第二小学五·8班学生】

总评

两位小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和感悟,描绘了各自眼中的《雨中即景》。他们用细腻的笔触,捕捉到雨中景物的特点,展现出大自然的神奇魅力。陆宇尧同学描绘了上学路上及在校所见的雨中景色。吕可凡同学主要描写了在家中观察到的雨带来的景色变化。在这两篇作品中,小作者都将视觉、听觉、嗅觉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让我们看到了雨中、雨后景物的独特美感,感受到雨带来的生机与活力。(卢冬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