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秘籍之 把心思写“活”了

2024-11-12 00:00:00程赛珠
作文周刊·小学五年级版 2024年40期

沙龙现场1 初识人物小心思

作文课上,程老师打开课件,出现如下的句子:

1.“糟糕!”我心里咯噔一下:这下准要坏事了!怎么办?怎么办?

2.我的脸有点发烫,如果地上有条缝,我真想钻进去。

3.我的心里乐开了花,仿佛看到妈妈对我竖起大拇指,满脸骄傲的样子。

4.我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急得团团转,“嗷”的一声,哭了出来。

5.早晨起来,外面阳光灿烂,花儿笑开了脸。

“大家觉得以上句子描写了什么?”程老师问。

“第一句是描写心理的。”小轩第一个发言。

“能看出人物什么心情?”程老师又问道。

“体现‘我’很紧张。”小晨叫起来。

“那其他四句能看出人物心情吗?”

“也能,第二句体现了我的惭愧,第三句看出我的开心与自豪,第四句一看就很着急,第五句能看出‘我’开心。”小艺回答问题总是很全面。

“是的,这五句话都展示出了人物心情。心理描写可以展现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体现人物的性格,在叙事与写人作文中常常要用到。”程老师总结。

沙龙现场2 认识五个小方法

“你们觉得描写一个人的心理难吗?”程老师反问。

“难,我们又不是孙大圣,能钻到别人心里去,只能靠猜。”

“是,我们当不了别人肚子里的蛔虫。”

“关键我们心理描写很单调,每次都是‘我心想’‘他心想’。”

……

一说到写作难,同学们都特别有共鸣。

“是的,你们常用的是‘内心独白法’,直接描写人物心里想的内容,如例句一。程老师的秘籍里还有其他写法,你看其他四句也能反映出人物心理,分别通过写什么来体现心情呢?”

“我能看出例句二在写情绪感受,例句四在写动作,例句五是环境描写。”小艺果然聪明。

“是的,所以我们写心理不仅可以直接描写,还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描写侧面体现人物心情,如例句二可以称之为‘情绪描写法’,例句四叫‘动作语言法’,那例句五你们给它起个名——”

“环境表现法!”全班异口同声。

“哈,不错,也可以叫‘环境烘托法’。例句三有点难,大家觉得作者真的看到妈妈对他竖起大拇指了吗?”

“不是,只是‘好像’,可见是‘我’的想象。”小轩脱口而出。

“聪明,可以称之为‘想象情景法’,句子中常出现好像、仿佛、似乎等词语,这是它的标志。”

沙龙现场3 把心思写“活”了

“活用这五个小方法,就能把人物心思写活了,你相信吗?”程老师进一步引导。

“我相信,但不太会用。”小轩摸着脑袋,一副沉思状。

“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你能看出小作者的心情吗?他运用刚才学的五种小方法具体描写自己的心理变化,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程老师在课件上出示了毛钧熠同学的完整习作:

那一刻,我长大了……

我坐在窗前,手里捧着一本老旧的日记本,每一页都在讲述着一个故事,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夜晚……

原先,我是一个令父母头疼的孩子。去商店,看见自己喜欢的玩具,撒泼打滚。“妈,帮我拿下衣服”,“妈,我的裤子不见了。”这样的声音每天响彻家里,我就是那个全家人眼中的“小皇帝”。

而这一切,都在那个夜晚悄悄发生了改变……

那天夜里风雨交加,我正写作业,突然耳边传来了一声声痛苦的呻吟。是谁影响我做作业?我烦躁地丢下作业,冲出房间,准备“缉拿罪犯”。很明显,声音是从妈妈房间传出来的。我悄悄靠近,轻轻推开一道门缝,发现妈妈正虚弱地躺在床上,脸色苍白,手摁着腹部,嘴里发出抑制不住的呻吟声。“妈妈怎么了?”我不知所措,而妈妈并没发现我,艰难地翻个身,黑发里几根银丝在灯光下分外刺眼。我愣在门口,不知如何是好,我从来没见过妈妈这样。平时,妈妈好像有使不完的力气,一下班就是煮饭、拖地……在我眼里,妈妈就是一个无所不能的“超人”呀。她今天怎么了?

我抬头望向窗外,风呼呼地刮着,闪电在窗前如银蛇般闪过,雨“啪啪”地打在窗上。我赶紧推门进去,俯下身子:“妈,你怎么了?”“没啥事,胃疼,老毛病了。”妈妈努力装出一副轻松的样子,但我从她紧皱的眉头看出来,她疼得厉害。我赶紧倒了杯温水,又灌了一个热水袋,轻轻塞进妈妈的被窝:“妈,敷一敷就不疼了。”妈妈看着我,眼里闪过一道亮光:“好孩子,你快去做作业,妈妈没事。”我的关心像是止疼药,让妈妈疼痛消了大半,她嘴角荡起微微笑意。我仿佛又看到她平时陪我做作业,给我煮宵夜的身影,忍不住湿了眼眶。那一刻,我看着妈妈脸上的笑容,如同一缕阳光,温暖了我的心扉。原来,母爱无所不在。

回到书房,我在日记本上记录下刚才的一幕。窗外月光如水,正如妈妈的爱。那一夜,我似乎明白了很多,也长大了很多……

“哇,果然是高手,想不到用那五种小方法,就能把一个人的心理活动描写得如此细腻。”小轩叫起来。

“是呀,我特别喜欢他用的‘环境烘托法’和‘想象情景法’描写的语句,体现了妈妈生病时我的惊惶不安和对妈妈平时关爱自己的感恩之情。”

“对,这就叫把心思写活了!”程老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