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名家学写作之场面描写

2024-11-12 00:00:00王宏香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24年39期

写作记叙文,要把人物和事件集中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内进行描述,进而构成一幅具体的画面,这一画面就是场面。恰到好处的场面描写可使作文内容生动精彩,增强其真实感和可信度,丰富情感表达的同时,引发读者的强烈共鸣。

左读经典

1.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对调子的来自四方,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彼此相去虽不多远,却互不见面。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用各种丰富譬喻,比赛机智才能。或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或互嘲互赞,随事押韵,循环无端。也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当事人照例心中一本册,滚瓜熟,随口而出。在场的既多内行,开口即见高低,含糊不得。所以不是高手,也不敢轻易搭腔。那次听到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于是轻轻地打了个吆喝,表示胜利结束,从荆条丛中站起身子,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意思像是说:“你们看,我唱赢了”,显得轻松快乐,拉着同行女伴,走过江米酒担子边解口渴去了。

(节选自沈从文《云南的歌会》)

2.露天会场:西边是黑黝黝的群山,东边是流水汤汤的延河,隔河是青凉山;南边是隐隐约约的古城和城上的女墙;北边是一条路,沿了延河,蜿蜒过蓝家坪、狄青牢,直通去三边的阳关大道。合唱开始,大概已经是夜里十一点了。

就在那样不平凡的时刻,在那个可纪念的地方,我第一次听见唱:

二月里来,好风光,家家户户种田忙……

冼星海同志指挥得那样有气派,姿势优美,大方;动作有节奏,有感情。随着指挥棍的移动,上百人,不,上千人,还不,仿佛全部到会的,上万人,都一齐歌唱。歌声悠扬,淳朴,像谆谆的教诲,又像娓娓的谈话,一直唱到人们的心里,又从心里唱出来,弥漫整个广场。声浪碰到群山,群山发出回响;声浪越过延河,河水演出伴奏;几番回荡往复,一直辐散到遥远的地方。抗日战争的前线后方,有谁没有听过,没有唱过那种从延安唱出来的歌呢?

(节选自吴伯箫《歌声》)

3.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

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

◆赏读

一篇优秀的记叙文,异彩纷呈的场面描写是不可或缺的。作家们总是想方设法地运用各种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进行场面描写,使之与人物、情节浑然一体,从而增强作品的表达效果。

选段1描述的是一个山野对歌的场面。作者先描绘了人们的所处位置、对唱内容以及酬和的形式,这是“面”上的描写;而后以“面”聚“点”,重点描绘了作者听到的一个年轻妇女的对歌场面,通过动作、神态等特写表现出年轻妇女“赢了”后的轻松快乐,展示出人物的精神风貌。

选段2写了一个大合唱的场面。作者先介绍了大会场的位置,然后写大合唱的场面。写大合唱时先引出歌声,然后重点写冼星海同志的指挥场面,再写上千人、上万人随着指挥棒的移动齐声歌唱的场景。写歌声时,又先细写情韵(悠扬、淳朴、谆谆、娓娓),然后再写歌声“弥漫整个广场”,到达更远的地方。段中既有鸟瞰式的描写,又有特写镜头,点面结合,层次分明。

选段3,作者先勾勒出山市的外貌,“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寥寥几句,就把山市的概貌勾勒了出来。同时运用细腻的手法,传神地描绘出山市中人的情状,有匆匆忙忙来往的人,有悠闲赏景的人,楼上的人往来匆匆,有靠着的、有站立的,形态各不一样。作者大笔勾勒,突出摹状;细笔刻画,突出传神,一下子就把山市连绵不断的状貌呈现在读者面前。

◆借鉴

1.设置恰当的场面。场面的位置需要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整体构思,对人物在特定场面下的活动作合理的安排,但必须处理好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景物之间的关系,从而充分地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文章的思想内容。如朱自清《背影》中父亲为“我”送别的场面,便体现出父子间的深厚情感。

2.注重点面结合。描写场面时,既要有面的勾勒,又要有点的描绘。这要求大家把握好场面描写的切入点,尤其是对场面的鸟瞰和特写。鸟瞰即从全局出发,着眼在“面”,以粗线条勾勒场面的景象和气氛;特写则从局部出发,对所涉细节、事件等精雕细刻,突出表现场面的特征。

3.渲染氛围。氛围是指特定环境下给人某种强烈感觉的精神表现或景象,可对环境、事件,或人物的行为、心理等做浓墨重彩的描写渲染,以突出主要事物或人物形象;同时还要让场面处在某种特定的情绪(欢乐、悲哀、热烈、紧张等)中。

4.描摹特点。对场面中的人、事、物、景的描写要抓住其特点。只要抓住了特点,就算只用粗线条进行勾勒,也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右写片段

1.窗外飘着鹅毛大雪,等车的人焦急地望着车来的方向。不远处,终于爬来了一条“大白虫”,人群开始躁动了:有的提起放在地上的行李包,有的把紧缩在袖筒里的手伸出来搓着,有的不断地拍打着沾在身上的雪花;有的整理被寒风吹乱的围巾……大客车刚停下来,人们便向车门涌去。

顿时,长的手、短的手、大的手、小的手、白皙的手、冻紫的手,都一齐朝车门伸去。老人的喘息声,小孩的哭喊声,中年人的叹息声,年轻人的吵嚷声,交织在一起,场面十分混乱。“不要挤,让老人和小孩先上!”一个响亮的声音突然响起,吵闹的人们顿时安静下来了。只见一名身穿军装的高大中年人,面容严肃,右手抱着一个小女孩,侧着身子站在车门前。他弯腰把小女孩放在车上,又俯身扶上一位老大爷,嘴里还不断地提醒人们排好队……

(节选自杨天怡《雪在融化》)

◆点评

这是一段雪天里人们争相挤车的描写,做到了点面结合。“面”上写了车来时人群的躁动和人们不顾一切拥挤上车的情景,场面混乱,气氛紧张;“点”上写了军人抱小孩、扶老人、劝人们排队的情景,于混乱的场面描写中凸显出一位自觉维护人群秩序的军人形象。

2.初中组1500米长跑比赛开始了。“啪——”,指令枪响,全场都为之震动。运动员们紧绷着脸,咬紧牙关,像一群骏马,向前奔驰着。一圈,两圈,三圈,只剩最后一圈了,这时,整个操场沸腾起来了。全场同学几乎都集中在终点,100多米的跑道上,形成了两堵厚厚的人墙。裁判员摆好架势,抓紧手中的秒表,运动员们准备冲刺。喇叭里传出了拉拉队有节奏的“加油!加油!”“坚持到底,就是胜利”的喊声。

跑道像一条绷紧的弦,把人们的神经都拉紧了。

(节选自王书航《运动会上》)

◆点评

片段主要写的是运动员们冲刺终点的情景,从观众的情绪、裁判员的姿势、拉拉队的加油声侧面体现出整个场面的紧张和热烈,凸显了运动员们顽强拼搏的精神,也表现了同学们强烈的集体荣誉感。点面结合的写法,令读者印象深刻。

【以上作文片段的小作者均系湖北钟祥市长寿镇一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