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在人生不同阶段,德育伴随始终,是青年成长的必修课。德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政治素质等。高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如何在政治教学中有效融入德育,成为我们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利用信息技术
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可以增强互动性和趣味性,提高德育的融入效果。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度不高。利用多媒体互动平台等可以丰富德育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以《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内容为例,本课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新思想”这一逻辑思路展开论述。教材中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说明了要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等等。教材内容的核心是引导学生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包含的重要内容和在党和国家建设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等,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和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帮助学生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讲解过程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融入相关德育内容,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具体来说,在讲解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图片、视频等,生动形象地再现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历程,让学生直观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巨大成就,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和认识。
二、设计多种活动
对学习活动进行精心策划和实施,能使德育工作取得较好效果。同时,有趣的活动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促使他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政治知识,又可以使学生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以《社会争议解决》内容为例,我们可以开展讨论活动,让学生以“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为主题进行讨论。社会生活纷繁复杂,人们在交往过程中难免因权利受侵害、义务未履行而产生争议,引发纠纷。那么法律在社会生活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既能够明白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维护公平正义等方面的重要性,又能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增强法治意识,自觉参与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三、优化课后学习
我们还要注意课后学习模块,课后学习是对课堂学习的补充,要以多种形式进行。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引导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道德认知、情感态度的主要途径,要将德育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同时还要重视课外的教育。对于政治教学来说,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等帮助学生不断坚定理想信念,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2024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