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中国园林的眼睛

2024-11-11 00:00:00张玉梅

春和景明,绿荫满窗。透过一扇扇花窗,春天有了万般风致。

诗有诗眼,画有醒画,园林也有自己的点景,而窗恰是空间变换中的点睛之笔。中国园林对窗的设计极为重视,园林至精至微处往往体现在窗的安排上。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吾观今世之人,能变古法为今制者,其惟窗栏二事乎……但造房建宅,与置立窗轩同是一理,明于此而暗于彼,何其有聪明而不善扩乎。”李渔推窗栏之理为园林建筑之基,而整个园林建筑只是窗栏之“扩”而已。

中国园林普遍采用漏窗,仅苏州园林的漏窗就有千余种。漏为透,一窗一洞天,气息贯通,使隔帘风月,墙外风烟,纷至沓来。展厅的设计因为墙的隔,窗的漏,静止的空间也流动起来,互为沟通。人们在其间流连对视,窗里窗外,谁装点了谁的风景?

园林是一门综合艺术,将建筑、书法、绘画,甚至文学、戏剧、音乐等艺术集于一体,为精神生活提供了特殊的情境,与中国独有的生活美学一脉相通。而窗是园林的“眼睛”,在满足流通光与风的基本功能之外,更在园林造景中衍生出借景、框景、对景、漏景等许多巧妙的用途,形成别样丰富的趣味。汉代刘熙在《释名》中解释“窗,聪也,于内窥见外为聪明也”。可见,欲露还藏是中国园林的游戏,那种开门见山的方式显然不适合中国园林的意境创造。抑是为了放,障是在于开。柳暗花明处,曲径通幽处,别有洞天处,让游览者的心中掀起波澜。窗是园林优美曲线运动中的节点,由于它的存在,曲中增加了含蓄,曲中更富于变化。

中国绘画与中国园林异构同心,异曲同工。古代书画中“窗”的元素随处可见,文人的松窗读易、携琴访友,乃至生活中实景、小像等均会以窗为画面背景。

中国园林博物馆馆藏的古代及近代花窗,冰梅纹窗棂,花卉人物故事纹窗棂、花鸟纹窗棂等,无不显示了古代工匠的精巧技艺。从花窗的物理结构考察,虽然花窗的制作工艺是对几何原理的应用,但是其中依然能印证中国文化一脉相承的思维方式。“六幂”之美,尽在其中。在规矩中,尽含世间的千变万化。“六幂”是古代花窗制作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图案,它以两个顶心相对的等边三角形形成的交叉线为基线,有规律地增减损益,形成变化无穷的样式。常见的万字格、龟背锦、蜂窝式等图案都是六幂图案的衍生。观看时,我们不得不惊叹于古代匠人的科学思维。

相对于含纳万景而言,中国园林是局促而狭小的,园林建筑及花草布置,假山设立,一窗一亭一桥一廊,都不是纯然的外在设置,它为人心而设。在园林中,可以看出中国人的宇宙观,看出其中所蕴含的人生志趣。白居易说“天供闲日月,人借好园林”。中国园林除了实用和审美之外,强调的是安顿人心。而窗的存在,让园中有园,景外有景,将大千世界动的趣味收摄其中,尽收眼底,这也是中国人由近及远、由小见大的哲学思想。

当代艺术家以窗为媒创作了不少新作,是对窗之理念的延伸与激活。而中国园林博物馆的室内外,自有窗的各样姿态。园林是一个鲜活的系统,窗前的风景因时而变,因地而变,时光流转中,窗也成了每个人的风景,“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小窗中藏有世界的大观。

(摘自《光明日报》2021年5月2日6版)

总评

本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进行说明,开头简要介绍窗在中国园林中的重要性。中间部分详细描述窗在园林中的设计原则和功能,展现其在园林造景中的巧妙运用;探讨窗与园林建筑、绘画等艺术之间的联系,展现其在园林综合艺术中的重要地位;介绍窗的物理结构和制作工艺,展现古代工匠的精巧技艺和科学思维。结尾总结窗在中国园林中的独特价值和意义,强调其在园林优美曲线运动中的节点作用,以及对人们心灵的安顿作用。同时,提及当代艺术家对窗的再创造,以及窗前风景的变化,强调窗的多样性和时代性。读者从这篇文章中,能够全面而深入地了解中国园林中窗户的设计、功能、美学价值和文化寓意,从而使自己收获丰富的有关窗的知识。本文不仅从实用角度分析了窗在园林中的作用,还从艺术、文化和哲学等多个层面进行了深入挖掘,进一步展示了作者对中国园林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热爱之情。

(本版供稿 辽宁 王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