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县,隶属湖南省娄底市,位于湖南中部,资江中游,雪峰山北段的东南麓(古称梅山),是“梅山文化”之乡。新化山歌为此地传统音乐,起源于先秦,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化山歌全面而生动地反映了新化地区的民俗和文化传统,是新化人在长期的历史文化中酝酿而来,已融入新化人的骨髓中,是研究和了解湖湘文化及梅山文化的重要材料,保护和传承好山歌对于新化人的生活具有重大意义。
通过对新化山歌的现状与发展的研究,本调查小组发现当地在对山歌的传承与发展中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新化山歌表演形式单一。表演形式局限于吟唱,没有与表演中的多感官、多元化结合;新编歌曲较少且对歌曲、歌词等创新力度不够,存在追求商业化和大众化导致的趋同化;地域特色还不够突出和鲜明。
第二,新化山歌内部传承受阻。老年人不经常吟唱山歌,致使氛围不够浓厚,没有耳濡目染影响后代;年轻一代追求现代流行风格,对古老山歌的兴趣和参与度下降,会唱者较少;口传亲授的方式导致特色元素的流失和精度较低的情况。
第三,新化山歌的后劲不足和知名度较小。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对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造成冲击;青壮年外流务工,或定居外地,使传承者减少;没有形成较大规模、打造知名品牌,使外界对其了解较少,没有在众多山歌中独树一帜。
在所提出问题基础上,我们经过研究与讨论提出以下做法以助力新化山歌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首先,打破语言障碍,探寻山歌新发展。对于山歌的形式与语言问题,国家需要重视方言在地区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价值,对方言与普通话的互译提供支持以帮助山歌发展。在社会上,人们可以营造鼓励山歌大众化、全民化的社会氛围,促进山歌的发展。当地村民则可对山歌加以创新与转型,帮助山歌在不影响特色的前提下进行改变与发展,同时可以用普通话演唱山歌。
其次,增强对于山歌保护和传承的意识。因为山民的传承意识淡薄,山歌的传承与发展亦受到了阻碍,对此国家可以出台有关政策助力山歌的保护与传承,亦可建立有关山歌的数据库以助力山歌传承。而景区可以与村民进行合作对山歌进行收集与宣传,使游客了解山歌,热爱山歌,支持山歌的传承。最重要的是村民要增强保护与传承山歌的意识,加强代际衔接,使村民中的年轻人也逐渐热爱上山歌。
最后,要以地区发展带动山歌文化发扬。对于本地发展不足导致后劲不足、人口外流等问题,国家层面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支持力度,使村民中的年轻人更倾向在本地就业与发展,缓解人口外流所带来的多方面问题。社会则应营造促进山歌文化保护与发展的良好氛围,促进共同富裕,合力改善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村民则可以对山歌加以现代化的创新,发展多方面产业,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带动年轻人回村发展。
点评
文章开头简要介绍了新化县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为后文对新化山歌的探讨作铺垫。主体部分通过三个方面:表演形式单一、内部传承受阻、后劲不足和知名度较小,详细分析了新化山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国家、社会、村民三个不同层面探讨了新化山歌的问题解决方案。结尾简洁明了,隐含了作者对新化山歌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景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