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 综合测试

2024-11-11 00:00葛艳丽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图是1983年的全国高考作文题的漫画材料,要求考生根据漫画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当时不少考生看不懂题意,甚至有位考生在作文中写了“一个农村的坏分子,要把公社的大坝挖穿,幸亏没有挖穿,不然就出大事”的故事。这说明当时( )

A. 民众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

B. 人民公社体制依然保有活力

C.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举步维艰

D. 思想解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2. 上世纪80年代中期,邓小平同志指出,“现在立法的工作量很大,人力很不够,因此,法律条文开始可以粗一点,逐步完善。有的法规地方可以先试搞,然后经过总结提高,制定全国通行的法律。”这反映出当时立法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

A. 探索立法工作的程序

B. 建立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C. 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

D. 奠定我国宪法发展基石

3. 观察下图《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示意图》,对图中三个“高点”出现共同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 政策变革或调整的推动

C.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D. 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建立

4. 下表为不同时期对“改革开放”概念的表述。这体现出中国共产党( )

A. 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决心

B. 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程

C. 改变党的工作重心的努力

D. 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尝试

5. 20世纪80年代,“五讲四美三热爱”“创建文明城市”及军民共建文明村镇、文明街道等活动在全国开展起来:媒体报道了模范共产党员蒋筑英、罗健夫、活雷锋朱伯儒和身残志坚的张海迪等人的事迹。这些做法旨在( )

A. 重塑社会核心价值观

B. 加快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C. 推进依法治国的方略

D.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6.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焦点从放权让利激发民众的积极性逐渐转向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宏观管理体系的建设上来。导致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B. 冷战结束后和平发展成为时代潮流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初步形成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

7. 1992年以来出版的人物传记,按题材范围、传主的身份统计,共 26702种。此阶段传记出版除了常规的历史人物、政治人物、高企外,财经、科技、教育、文学、艺术、体育、医疗卫生等人物喷涌而出,涉及世界他国的人物题材数量极其丰富。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 )

A. 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B. 中国国际影响力逐步扩大

C. 改革开放促进观念革新

D.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8. 1993年,我国推动粮食流通商品化、经营市场化,但因国内供需紧张,当时规定小麦、大米、大豆、玉米等大宗粮食仍由国有粮食部门独家收购,限价销售。直到2000年,国内储备粮充足及市场平稳后才放开销售。这些举措意在( )

A. 全面落实统购统销政策

B.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C. 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D. 试行家庭联产承包

9.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邓小平在谈及新的“冷战”时,认为西方国家在同时进行两个“冷战”,“一个是针对整个南方、第三世界的,另一个是针对社会主义的。西方国家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第三次世界大战”。这说明当时的中国( )

A. 外交政策出现重大改变

B. 认为战争危险依然存在

C. 准确判断国际形势变化

D. 对冷战的理解发生质变

10. 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公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改革教育工作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状况,并改革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不适应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由材料可推知,当时的教育改革( )

A. 重点是改革旧的教育管理体制

B. 目的是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

C. 由国家主导结合地方自主实施

D. 调整教育结构并发展职业教育

11. 1980年,我国加入国际农业发展基金,至1997年,该组织共向我国农业发展提供2.61亿美元的优惠贷款,遍及12个省、95个贫困县(市)。2018年,我国在该组织设立南南合作专项基金,截至2023年初基金已投资724万美元,遍及亚非拉30多个国家,这可用以说明我国( )

A. 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B. 深化改革开放惠及世界发展

C. 注重睦邻间友好关系

D. 引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大势

12. 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决议把“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易名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增加了“社会发展”的理念;此后,国家陆续提出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社会进步”“人的全面发展”等发展理念。这表明( )

A. 计划经济体制得到不断完善

B. 改革开放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

C. 国家高度重视人的全面发展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13. 下表是1978—2011年我国部分公务员制度改革的内容。这些改革( )

[1978—1986年 明确提出干部“四化”的方针;废除领导干部终身制等 1987—1999年 提出分类管理改革,颁布实施《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 2000—2011年 制定实施《改革纲要》,颁布实施《公务员法》 ]

A. 为改革开放提供了组织保障

B. 促使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成

C. 变革了党管干部的组织原则

D. 逐步完善党内监督制度建设

14. 1996年12月1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行委员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董建华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人选。12月16日,中央政府任命董建华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这反映出( )

A. 中英顺利解决香港交接事务

B. 中国政府行使对香港管理权

C. 香港回归准备工作基本就绪

D. 香港实行特殊行政管理体系

15. 1981年1月4日,台湾锦绣出版社出版了一套《江山万里》丛书,主要包括《长城万里》《大哉黄河》《天府西南》《烟雨江南》《闽海珠江》等;同年2月,台湾《时报周刊》举办座谈会,与会学者提出:“和平统一中国”“为中国人共同的心声”。这反映了( )

A. 两岸关系从文化界开始解冻

B. 台湾同胞浓厚的民族国家意识

C. 海峡两岸对祖国统一的期盼

D. “一国两制”构想获得广泛认同

16. 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多边外交活动主要集中在政治领域。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在加强同联合国的关系的同时,积极与全球性国际组织如WTO和地区性组织和会议如欧盟、东盟、APEC等加强了联系。这表明我国外交活动( )

A. 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决定

B. 适应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

C. 致力于摆脱两极对峙格局的威胁

D. 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非选择题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经济结构指中国国民经济的组成和构造。1952年沿海省份工业总产值约占全国70%左右,内陆省份仅仅占30%左右,而“一五”期间苏联援建的约80%项目则落在内陆中西部地区,这是当时新中国所处的国际国内形势以及地缘经济政治环境使然。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由于国际局势和周边环境恶化,三线建设使我国生产力布局进一步西移。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与周边各国的关系趋于缓和,东南沿海地区参与了世界经济分工,促进了内地和边境省份的经济发展。据统计,我国第一产业产值在GDP中所占比重到2007年下降到10.97%,第三产业产值在GDP中所占比重在2018年达到52.2%。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经济的变化表现在从重生产轻消费的重工业基础建设,转向轻重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合理发展,完成了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两步走”目标;经济变迁验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摘编自王志凯《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结构变迁历程与未来方向》

(1)根据材料,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格局演变的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格局演变的主要因素。

18. 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自创立以来,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完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当时的社会关系还没有发展到足以使工人阶级组织成为一个战斗的阶级,所以他们只好限于幻想未来的模范社会和谴责工人阶级的一切旨在稍稍改善他们的状况的企图,例如罢工、同盟和政治发动。既然我们不应该否弃这些社会主义的鼻祖,正如现代化学家不能否弃他们的祖先炼金术士一样,那我们就应该努力无论如何不再重犯他们的错误。

——马克思《政治冷淡主义》

材料二 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即一小撮富人对千百万劳动者“实行镇压的特殊力量”,应该由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实行镇压的特殊力量”(无产阶级专政)来代替。这就是“消灭作为国家的国家”。这就是以社会的名义占有生产资料的“行动”。显然,以一种(无产阶级的)“特殊力量”来代替另一种(资产阶级的)“特殊力量”,这样一种更替是决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的。

——列宁《国家与革命》

材料三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总之,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摘自黄宏《南方谈话回眸》

(1)指出材料一中的“他们”所对应的群体。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对其辩证评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列宁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在革命手段上的共同点。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十月革命前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主要表现及影响。

(3)指出南方谈话的年份,并根据材料概括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可以发展市场经济的理由。

1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这两个字最早是在一件青铜器上发现的,考古学家称之为“何尊”。“中”“国”两字最早都是象形文字。“中”本来是一面特殊的大旗,是商朝人为召集他的部队和民众集合用的标志。由于集合时这面旗帜总是处于中间,以后就衍生出“中心”“中央”“最重要的”等意义“。“国”(繁体为“國”)中间的“口”表示人,有几个口就是几个人,所以称为人口;“口”下面的一横表示一片土地,无论生活或生产都离不开自己的土地,所以还得有人拿着戈守卫;为了更安全,需要在四周筑上一道城墙。所以“国”实际上是有围墙的、有人守卫的一个居民点,一个聚落,一座城。

处于中心的、最重要的国,这就是中国。商与西周的国都很多,春秋初期还有1000多个。在这么多国中间谁有资格称为“中国”呢?只有最高的统治者,比如商王以及后来的周王,他们居住的地方才有资格称为“中国”。“中国”是天子所在的国。

到战国后期,只剩下秦、楚、齐、燕、韩、赵、魏七国和若干小国,所以诸侯都开始以“中国”自居。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秦朝,称皇帝,自然便称“中国”了。

以后历代王朝都自称为“中国”,“中国”概念从一个点扩大到整个国家,甚至包括边疆的少数民族的政权。比如契丹人建立辽朝,到辽朝后期,也认为自己是中国的一部分。南北朝时,南朝、北朝都称自己为“中国”,隋、唐统一以后它们都成了“中国”一部分。“中国”实际上成了这个国家的代名词。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开始有了“中华”和“中国”两种简称,以后基本都用“中国”了。

——葛剑雄《尊重地名就是尊重我们的文化历史》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一词在不同时期的含义。

(2)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简析实现祖国统一的历史意义。

2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82年、1990年、2000年中国从业人员的职业结构比例(单位:%)

——摘编自《建国70周年职场变迁,从“等靠要”到职业创新》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