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节选)》核心素养导练

2024-11-11 00:00:00

[课内巩固]

阅读《百年孤独(节选)》,完成1~4题。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课文通过“失眠症”造成”“失忆”这一如真似幻的情节,表现了马孔多在文明洪流面前受到的巨大冲击。

B.文中写布恩迪亚作为族长,认识到失眠症的危害,衬托出乌尔苏拉的睿智,凸显了马孔多的落后。

C.马孔多的变化让布恩迪亚暂时从幻想中解脱出来,忙于整治市镇,营造出一种井然有序的实干氛围。

D.马孔多的人染上失眠症,人们在物品上贴上标签,努力挣脱这种健忘命运,寓意是告诫拉丁美洲的人们要努力牢记容易被人遗忘的历史。

2.乌尔苏拉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马孔多居民所患的失眠症有何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是《百年孤独》的节选部分,你认为文中所写的“孤独”体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光恰似水

[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

圣诞节的时候孩子们再次要求买一艘划艇。

“没问题,”爸爸说,“我们回到卡塔赫纳就买。”

但九岁的托托和七岁的霍埃尔比父母料想的更坚决。

“不!”他们异口同声地说,“我们现在就要,就在这里。”

“可是,”妈妈说,“想在这里划船wcVWyd/VIdBdXLlOdZNcaqBxrNozO7/cWAHOf9Nu9Nw=,除非用淋浴喷头放洗澡水。”

父母说得都有道理。他们在卡塔赫纳的家有一个院子,里面除了有个建在海湾的小码头,还有个可以停放两艘快艇的避风港。而在马德里,他们一家四口挤在卡斯特利亚纳步行街四十七号五楼的一套公寓里。但是最后父母谁也无法拒绝孩子们的要求,因为他们曾经答应过,要是孩子们在小学三年级得到桂冠奖,就给他们买一艘带六分仪和指南针的划艇,而他们真的做到了。所以父亲买下了小艇,那是一艘漂亮的铝船,船身画着一根金色的吃水线。

每周三晚上父母都会去看电影,这周也不例外。孩子们成了家里的主人。他们关上门窗,打碎了客厅里一盏亮着的灯的灯泡。一股像水一样清澈的金色光芒从破碎的灯泡里流出来,孩子们让它一直流淌,直到在屋里积到四掌深。然后他们关掉电源,抬出小船,高高兴兴地在家中各个“岛屿”间航行。

孩子们这种神话般的冒险源于我一句轻率的话。当时我正在参加一个研讨会,主题是与家用物品有关的诗歌,托托问我,为什么一按开关灯就会亮,我不假思索地回答:

“光恰似水,拧开水龙头,它就出来了。”

于是他们每周三晚上都在家里划船,学习使用六分仪和指南针,直到父母从电影院回来,看到他们像陆地上的天使一样睡着了。过了几个月,孩子们很想更进一步,于是要求一套水下捕鱼的装备,而且要的十分齐全:面具、脚蹼、氧气罐和压缩空气猎枪。

托托和霍埃尔用金栀子花奖赢得了装备。

接下来那个周三,当父母去看《巴黎最后的探戈》时,孩子们让房间里的光积到两噚深,然后像两条温顺的鲨鱼一样,漫游在家具和床底下,并从光的深处打捞出一些被遗失在黑暗中好几年的东西。

在学年最后的表彰中,兄弟俩被评为学校的模范生,并拿到了荣誉证书。这次说只希望在家里举办一次聚会,招待班上的同学。

接下来那个周三,当父母去看《阿尔及尔之战》时,经过卡斯特利亚纳大街的人们看到,一道光的瀑布从一栋绿树掩映的旧楼里倾泻而出,顺着阳台和建筑的外立面流下来,沿着大街流淌,形成一条金色的河流,照亮了整座城市,直到瓜达拉马。

有人报警了。消防员强行打开五楼公寓的门,发现整个屋子直到天花板都淹没在光里。包着豹皮的沙发和椅子漂浮在客厅的不同高度,旁边漂着吧台的酒瓶和三角钢琴,钢琴上盖的马尼拉毯子像一条金色的蝠鲼在半空中扑棱着。炊具和餐具真的像诗歌里写的那样,张着翅膀在厨房里飞来飞去。孩子们跳舞时用的军乐队的乐器也漂浮在光里。从妈妈的鱼缸里跑出来的五颜六色的鱼儿是屋里唯一活下来的生物,在广阔的光的沼泽中快乐地游来游去。

在走廊尽头的人字形屋顶下面,托托坐在小船的船尾,手紧紧地抓着桨,脸上还戴着面具,寻找着港口的灯塔,直到气罐中的氧气耗尽。霍埃尔漂浮在船头,还在六分仪上寻找北极星的高度。而他们的三十七个同班同学则漂浮在屋里各处,全部停在那一瞬间。因为他们一下子释放了太多光,整个屋子都被淹没了。

济贫者圣朱利安学校小学四年级的所有学生都在卡斯特利亚纳步行街四十七号五楼的公寓里溺亡了。在西班牙马德里,一个夏天烈日炎炎、冬天寒风刺骨、既不靠海也没有河的遥远城市,世代生活在坚实的陆地上的人们从不擅长在光海中航行。

(选自《梦中的欢快葬礼和十二个异乡故事》,有删改)

5.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中的兄弟俩是勇敢而执着追梦的孩子,他们天真顽皮,好奇心强,善于冒险,富有想象力。

B.小说中多次提到每周三晚上父母都要去看电影,暗示父母具有给孩子一定自由空间的教育理念。

C.在父母出门看电影时,托托和霍埃尔关上门窗进行了三次光海航行,说明他们向往自由而有意避开家长。

D.小说描写了一位有一定的文化修养,言出必行,注意教育方式方法的父亲形象,但缺乏对孩子的监督管教。

6.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马尔克斯是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家,魔幻的故事情节有现实依据,魔幻的细节生动逼真,读来没有违和感。

B.小说中多次出现“周三”,这种采用“重复轮回”的时间设置,形成一个循环的叙事结构,使故事情节富有戏剧色彩。

C.文中写了孩子们在大海里潜游,光海上漂浮着各种物件,这些情境真实生动,让读者如临其境。

D.小说运用荒诞、怪异的描述手法,将现实和天马行空的想象融为一体,把读者带入到亦真亦幻、迷离惝恍的艺术境界。

7.文中画线部分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小说探讨了梦想与现实的问题,这一深层内涵是如何体现的?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加西亚·马尔克斯于1967年出版的《百年孤独》, ① ,在世界范围内刮起了一股魔幻现实主义的旋风,也令当时还是记者的他跻身成为世界最知名作家的行列。

那么他是怎么写出这部旷世名作的呢?我们大概可以说:“多年以后,当面对记者,加西亚·马尔克斯将会想起他动笔开始写《百年孤独》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为了更好地完成这部小说,他辞掉了自己在广告公司的工作。那段时间,马尔克斯的生活 ② :一早送两个儿子上学,八点半前就坐在书桌前,一直写到大约下午两点半小孩放学回家。马尔克斯称自己的工作室为“黑手党的洞穴”。这个房间大约十尺乘八尺见方,连接一间小浴室,一扇门通往外面的庭院。一张非常小而简单的桌子而已,上面放着奥利维蒂打字机。他的孩子记得他们的父亲神神秘秘的,整天躲在自己的房间里,只有吃饭时间才会出现,回答孩子们的问题时总是 ③ 。

这本书出版后,读者和评论界的热情达到了高潮。1982年,马尔克斯获诺贝尔文学奖。

9.请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恰当的成语。

① ② ③

10.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