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的余晖照耀着戏台。每次路过,我总会看见一位老人站在戏台上又唱又舞,不禁被他的状态所折服。
戏台上只有一块背景板,没有音响,没有灯光,更没有伴奏。在如此简陋的条件下,老人却在孜孜不倦地唱着戏……
一次,我路过时,一阵声情并茂的演唱传入我的耳中,我转过头去,看着戏台微微愣了愣神。
只见一位老人一只手拿着道具,一只手在空中比画。老人的脸被油彩遮盖住了,但还是能看到密密麻麻的皱纹。
我又转头看了看观众席,只有一两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看表演。但台上唱戏的老人依然十分卖力,一招一式,有板有眼,就好像台下坐满了观众,大家都在聚精会神地看他表演一样。
我虽然感到疑惑,却并没有多想,只是匆匆忙忙地离去了。
回家后,老人唱戏的身影始终萦绕在我的脑海里。明明没几个人看,他为什么还要坚持唱戏?我百思不得其解,一晚上都没有睡好。我决定去戏台那儿解开心中的疑惑。
第二天下午,我跑到戏台下,那位老人果然又在卖力地唱戏,声音清脆悠扬,跌宕起伏,eCpRKL5n0wa2oBqgf1F4+2ajK2eoxCzHwPEuiq28G7A=引人入胜。这次观众席上空无一人,于是我便跑到观众席上坐下来。
只见那位老人一会儿慢慢踏步到戏台右边,一会儿又急退到左边。
“这个女人哪不寻常。”
“刁德一有什么鬼心肠?”
老人一人分饰两角。随着唱词打手势,眼神更是传神。他的眼珠灵活转动,身体融进每一个节奏中。
过了几十分钟,老人终于结束了表演,满身是汗地下了戏台。虽然隔着几米远,但我还是能感受到老人灼热的呼吸。
我跑过去,热情地对老人说:“老爷爷,您表演得好棒啊!”“谢谢你啊,很少有你这样的小朋友来看我表演。”老爷爷高兴地说。我向老爷爷提出了我的疑问:“老爷爷,为什么台下都没有人,你还要那么卖力地唱下去呢?”老爷爷回答:“现在确实没多少人看京剧了,京剧可是国粹呀。但正因如此,我才想把这门技艺传承下去,老祖宗的技艺丢不得。我守着这一方戏台,也是希望有更多像你这样的娃娃能够看到戏曲,并由此喜欢上戏曲。”
一位老人每天都在坚持一件事,那就是将戏曲传承下去,真是了不起!
(指导老师:徐革萍)
行动指南三:聆听。
听戏识人,陶醉于京剧的韵味中。胡玥悦旁观老人的表演,也是在给我们的国粹默默捧场。有时候,做聆听者,做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对于国粹的传承,也同样重要呀!
写一写
你有感兴趣的戏曲类型吗?写一写与它相关的故事吧。
你了解吗?
小星星,传承国粹,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对于国粹,我们首先应该去了解它,了解后才有可能喜爱并有所行动。
比如刺绣,它是丝织物品上绣制各种图案的一种工艺。江苏的苏绣、湖南的湘绣、广东的粤绣、四川的蜀绣、河南开封的汴绣、浙江杭州的杭绣是中国有名的刺绣地,素有“中国六大名绣”之称。而不同地域的刺绣,其中的针法、技艺又各有不同。再比如剪纸,又包含单色剪纸、彩色剪纸和立体剪纸三大类。单色剪纸又有折叠剪纸、剪影、撕纸之分,而彩色剪纸则有点染剪纸、套色剪纸、分色剪纸、填色剪纸、木印剪纸、喷绘剪纸、勾绘剪纸等类别。
至于书法、茶、瓷器,其中的类别也很多。可以选择你自己感兴趣的某一种国粹,进行立体、全面、深入的了解。之后,展开如以上三位同学一样的行动,不仅培养了兴趣,相信你笔下的文字也会汩汩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