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过文献梳理、图像分析等方法,解析跨湖桥遗址彩陶残片上太阳纹的艺术特征,包括其图式构成与象征意义。研究发现,太阳纹并非仅作为装饰图案独立存在,其背后蕴含了跨湖桥地区先民对太阳的原始崇拜。结合Stellarium虚拟天文馆模拟软件的分析,进一步揭示了彩陶上的纹饰记录了自然天文现象。
关键词:跨湖桥遗址;彩陶;太阳纹
中图分类号:J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7357(2024)22-0-03
一、跨湖桥遗址
跨湖桥遗址,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城区西南,是一处极具历史与文化价值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该遗址自1990年首次被发掘以来,历经多次考古工作,跨湖桥遗址的文化类型独立且丰富,为研究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多样性提供了宝贵资料。遗址中出土的遗物包括陶器、石器、骨器和木器等,其中陶器的形制别致,制作水平较高,显示出当时人类社会的工艺水平。此外,遗址中还发现了独木舟等重要文物,这些发现为探索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线索,对于研究浙江省早期新石器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二、彩陶残片太阳纹
跨湖桥遗址中出土的丰富史前器物,不仅展示了当时人类社会的工艺水平和文化多样性,还为研究史前先民的精神世界和认知体系提供了重要线索。特别是陶器上的装饰图案,作为文化表达的重要载体,反映了远古先民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感知和独特诠释。其中,彩陶残片上的太阳图式极具特点,不仅体现了先民对太阳的崇拜,更体现出他们对天文现象的长期观察和深刻理解。
太阳图式在各地史前器物中都有发现,除了说明远古先民对太阳崇拜的一致性,更说明了他们对天文现象的长期观察。特别是跨湖桥遗址中彩陶残片上的太阳纹,这是在观察到“日食”这一天文奇观后,将此现象绘制在陶器之上作为装饰,又或许是作为记录,以此作为对未知天文现象的印记。
跨湖桥文化中的太阳图式T202②:9(见图1),便是一个典型的例证。这种图式呈现在红褐色陶器上,以白色的圆形图为基底,四周散射出直线条纹,表示太阳的光芒四射。与上山文化中出土的陶片上的太阳纹相比,跨湖桥的太阳纹更显独特。相较之下,它侧重于强调太阳本身的圆形,那些向外散射的直线并未打破太阳圆形的完整性,绘制者在刻意维护太阳原始的图式。沿着中心太阳圆形图式绘制的二十一条放射线,力度与长度各异,体现了艺术的“虚实关系”。尽管历经岁月沧桑,部分线条已经淡化或者剥蚀,但仍可从陶片上依稀辨认出其绘制的痕迹。
三、太阳纹与天文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该太阳图式的中心部分被特意留黑,这并非疏忽遗漏,而是这种特殊的留黑设计。它可能象征着太阳被遮蔽的瞬间,即日食现象中的关键时刻。而周围的放射线,则可能代表着太阳的光芒,结合放射线的独特表现手法,共同构成了先民对天象中“日食”现象的诠释。这种艺术绘制风格展示了先民对天文现象敏锐的观察力,也许他们不明白这一天象形成的原因,但反映出先民对自然现象敬畏和崇拜,通过这个彩陶残片加以推测,该器物很有可能用于当时原始部落的祭祀用具。通过这种独特的艺术手法,先民将日食现象转化为一种视觉符号,赋予其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彩陶残片上绘制的太阳纹饰,为我们提供了探究其可能作为祭祀用具的重要线索。在新石器时代背景下,太阳崇拜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宗教现象,与原始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太阳作为光明和温暖的象征被赋予了极高的神圣性。该太阳纹彩陶,很可能是古人对太阳崇拜的具体物质体现,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太阳的特殊崇拜和祭祀习俗。
考古学家冯时在《殷卜辞乙巳日食的初步研究》中提道:“种种迹象显示,中国天文学至迟在公元前四千年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1]这一论断不仅基于古代文献中对天文现象精确而系统的记录,还得到了出土文物中如甲骨文、青铜器铭文等实物资料的佐证。这些资料中蕴含的天文知识,不仅涉及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还体现了古人对宇宙的理解,为中国乃至世界天文学史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这一太阳纹体现了远古时期先民绘制太阳的原始美学,其中心的留黑区域表达了在千万年前,我们的先民就已经开始了对“日食”这一天文现象的观测与记录,并通过绘画的方式,将这一重要的天文现象传承下来。这不仅是对古代天文观测能力的一种印证,更是对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永恒追求的一种体现。
刘朝阳先生在《甲骨文之日珥观测记录》论述:“中研13次:‘贞翌乙卯,乙卯不其易日,王乩曰有崇,勿雨,乙卯允明罹,三舀食日,大星。’此必为一日全食之观测记录,因确见到大星及三舀也。然最可注意之点乃为‘三舀’,即为三焰。全食时在日边见到之焰,乃为日珥Prominence。”[2]通过对甲骨文卜辞的深入解读,文章为我们呈现了一次古代日全食的珍贵观测记录。其中,“三舀”即“三焰”的描述,尤为引人关注,它直接指向了日全食过程中日珥这一特殊天文现象的观测。这一细节的发现,有力地证明了古人在没有现代天文仪器的情况下,已经具备了相当高水平的天文观测能力,能够准确记录并识别出日全食期间出现的日珥现象。这一研究成果,不仅加深了我们对古代天文学发展水平的认识,也为进一步探索古代文明的天文智慧提供了宝贵资料。
由此可见,该太阳图式不仅仅是装饰性图案,更可能是先民对天文的观测与记录。为了验证这一推测,本文借助了Stellarium虚拟天文馆软件,期望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回溯古代天文现象。然而,由于跨湖桥时期并未留下具体的文字符号记录,这为直接解读这一太阳图式带来了难度。为了间接佐证跨湖桥时期先民有可能观测到的天文现象,尤其是“日食”,本研究参考了殷墟时期的卜辞记录。《殷墟卜辞》中确实存在关于日食的详细记载,这些珍贵的文献资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时间参考框架。正如前文所述,跨湖桥时期的古代先民很可能已经观测到了日食,并通过绘画的形式,即太阳图式,将这一重要天文现象通过陶器作为载体记录下来。
在《殷卜辞乙巳日食的初步研究》的摘要中提道:“本文通过研究卜辞‘载’字音义,考定了殷卜辞中迄今所见唯一的一次日食记录。日食时间为公元前1161年10月31日,乙己晨,属殷王租甲之世。殷人较准确地预报了此次日食的发生时间和见食地点。”[1]
根据冯时老师考定的时间,将Stellarium的观测点为安阳(纬度:北36°5'45.60",经度:东114°22'58.02"),时间是公元前1161年10月31日4点22分为初亏,日食开始(见图2),5点23分为食甚,月球中心最接近太阳中心,到6点29分复圆,日食结束,总时长为2小时零7分,通过虚拟天文馆可以清晰回溯当时日食的情况。
在学术研究中,关于仲康日食的记载,可见于中国古代文献《尚书·胤征》:“惟时羲和颠覆厥德,沉乱于酒,畔官离次,俶扰天纪,遐弃厥司。乃季秋月朔,辰弗集于房。瞽奏鼓,啬夫驰,庶人走。羲和尸厥官罔闻知,昏迷于天象,以干先王之诛。”[3]该文献详细记录了在夏朝时期,由于羲和失职,未能及时预报日食事件的发生。这一事件不仅详细描述了日食发生时的情况,还揭示了由此产生的社会影响以及随后胤侯采取的征讨行动。这一记载具有里程碑意义,因为它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对日食现象的最早明确记录。
夏商周断代工程在研究中提出了四种可能发生日食的时间方案,其中之一即为公元前2043年10月3日。为了验证这一时间点的天文现象,利用Stellarium虚拟天文馆模拟软件,将观测点设置在安阳(纬度:北36°5'45.60",经度:东114°22'58.02"),通过设定时间为公元前2043年10月3日8点16分14秒,模拟演算结果证实了当时确实发生了日偏食的现象,也印证了《尚书·胤征》中关于日食记载的准确性(如图3)。
但对于跨湖桥陶片上所描绘的太阳图式而言,其呈现的太阳被部分遮挡的形态,根据日食现象的分类标准,这一特征应当归属于“日环食”的范畴,当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时发生,但因为月球距离地球较远,它不能完全遮住太阳,导致太阳的中心部分变暗而边缘仍然明亮,形成一种光环效果。鉴于这一图像特征,殷甲骨文卜辞中的记载于公元前1161年10月31日发生的日食与陶片上纹饰记录更接近。
由此可见,在跨湖桥时期,人们已经掌握了相当程度的天文观测技术,能够准确观察到日食这一罕见而壮观的天文现象。他们对此类天文事件抱有浓厚的兴趣与敬畏之情,并通过绘制陶器上的图案来记载这一重要观测结果。这种记录行为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天文现象的关注程度,也体现了人类早期文明中科学认知与艺术表现的紧密结合。陶器作为当时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上的日食图案不仅承载着天文信息,还可能蕴含了特定的文化意义或宗教象征,为我们探究跨湖桥时期人类的天文知识、宗教信仰及社会生活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四、结束语
从跨湖桥遗址出土的彩陶残片上所绘制的太阳纹饰,可以洞察到当时先民对太阳的崇拜与描绘并非随意之举,而是基于对天文现象的细致观察与深刻理解。这些纹饰不仅体现了他们对太阳这一光明与温暖源泉的崇敬之情,还很可能暗示着他们可能观察到了如“日食”这样罕见的天文现象,并将其作为重要的自然事件记录在彩陶上。
这种对太阳纹饰的精心绘制,不仅反映了先民对太阳神性的崇拜,还很可能意味着这些彩陶在当时社会中被赋予了特殊的宗教或仪式功能,如作为祭祀器物使用。这样的推测源于跨湖桥遗址中和祭祀活动相关的遗迹,如土台遗迹,在跨湖桥文化遗址中,对“火”的崇拜显然是一个核心要素,进一步衍生出以“火”为主要对象的祭祀活动。遗址中发现的土台遗迹,根据其位置、形态及与周边遗物的关联性分析,很可能就是古代火祭仪式的遗存。由此形成了相互印证的关系,共同指向对“太阳”与“火”崇拜且充满仪式感的祭祀场景。此外,太阳纹饰的彩陶还可能是先民对自然科学进行探索的宝贵物证。在缺乏现代天文观测工具的情况下,先民通过肉眼观察天空的变化,尝试理解和解释这些自然现象,进而将这些观察结果以艺术的形式呈现在彩陶上。这种行为不仅体现了人类早期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也为今天理解古代社会的科学认知水平和宗教信仰体系提供了重要线索。
综上所述,跨湖桥遗址中彩陶残片上的太阳纹饰,不仅是先民对太阳崇拜的直接体现,也是他们探索自然科学、记录天文现象的重要载体,更是我们窥探史前跨湖桥地区社会宗教信仰、文化习俗与科学认知水平的窗口。
参考文献:
[1]冯时.殷卜辞乙巳日食的初步研究[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2(02):139-150+193.
[2]刘朝阳.刘朝阳中国天文学史论文选[M].郑州:大象出版社,1999.
[3]王世舜.尚书[M].王翠叶,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
基金项目: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科研与创作项目成果“浙地史前器物天文图式研究”(项目编号:2023KYY029)。
作者简介:虞光云(1976-),男,浙江宁波人,硕士,讲师,从事艺术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