弋射收获图砖画像的活化与传承

2024-11-10 00:00姚景益
艺术大观 2024年22期

摘 要:长江流域的文化保护与传承愈发迫在眉睫。砖画像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不仅记录了丰富的社会生活场景与宗教仪式,还通过细腻的雕刻与生动的表现力,真实再现了古代人民的日常生活片段。我们将使用数字动画手段活化砖画像的内容情境,让这些历史的点滴生活得以动态呈现,使人们可以穿越时空,感受到古代社会的脉搏和文化气息。

关键词:砖画像;活化;数字媒体

中图分类号:K8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7357(2024)22-0-03

一、设计背景

在数字化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数字化复原、传播和弘扬已成为保护文化遗产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高科技的数字技术,古老的砖画像能够以全新的形式再次生动显现,令现代观众得以直观地感受古代社会的生活场景与精神世界。本次课题的开展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我们邀请了众多专家学者,共同为创作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训方案,确保数字化复原工作既忠实于历史,又能够有效传播。砖画像选题也因此逐渐扎根于这一背景之下,通过数字化手段,将古代蜀地的社会生活场景重新呈现于大众眼前,助力长江文化的延续与传承。

二、选题缘由

本文选择“弋射与收获”砖画像作为复原对象(现收藏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收藏的文物),不仅是基于其丰富的叙事性与独特的艺术表现,还深刻植根于长江流域文化的挖掘与保护工作。从文化地理的视角来看,长江流域作为中国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元素通过各种形式被记录与传承,而砖画像也是其中的重要载体。长江流域的砖画像不仅记录了该地区的自然风貌与社会生活,还折射出区域独特的风土人情与历史变迁。

“弋射与收获”砖画像通过上下两层构图,分别描绘了狩猎与农业收获两个场景,生动展现了古代蜀地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生活。这幅作品不仅是艺术的结晶,还是蜀地文化的见证。上层的狩猎场景展示了蜀地先民与自然互动的紧张与力量感,下层的收获场景则体现了农业生产在蜀地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两者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传递出古代蜀地生活的和谐美感与丰收喜悦。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砖画像的细节逐渐被侵蚀和损毁,尤其是在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许多精美的艺术作品面临着不可逆的消失风险。长江流域的文化遗产在这一过程中受到严重挑战。因此,如何保护、复原和传播这些珍贵的文化资产,成为当下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迫切任务之一。

数字化技术的兴起为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途径。通过三维动画技术,特别是黏土动画的形式,我们可以以生动的方式复原砖画像的叙事内容,使现代观众得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古代蜀地的社会生活场景。黏土动画不仅能在视觉上还原砖画像中的肌理感与生动性,还能赋予这些静态图像以动态生命力,使历史的画面得以再现,从而更好地传承与弘扬长江流域的文化精髓。

三、设计调研

在设计前期,笔者对砖画像与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领域进行了广泛调研,试图从多维度探索数字化技术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可行性与创新路径。在此过程中,笔者参观了上海浦东美术馆的曹斐《潮汐·宙合》作品展览,这一展览深刻影响了他的设计思路与创作理念。

曹斐的作品通过“潮汐”与“宙合”两个意象,展现了时间的涌动与天地万物的和谐共生,指向了生命的流动性与社会的动态变迁。展览中,纪录片《红霞》讲述了北京酒仙桥地区在1950年代的工业崛起历史,特别是在苏联和东德的援建下,酒仙桥迅速成为中国电子工业的核心地带。这段历史不仅承载了当时中国工业化进程的记忆,也反映了地区性文化在大时代背景下的变迁。曹斐通过数字影像技术复原并重构了这一历史场景,使得过去的记忆得以重新呈现。这种对过去场景的数字化再现方法,启发了笔者在砖画像复原过程中对时空交互的思考。

基于这一启发,我们对成都出土的“弋射与收获”砖画像进行了深入研究。这幅砖画像通过上下两层的叙事结构,将狩猎与农业收获两个不同的场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上层的弋射场景通过张弓仰射、雁鹜惊飞等生动瞬间,展示了古代猎人的力量与技巧,特别是射者身躯的力量感和张弓待发的动态姿态,充满紧张感与动感,如图1所示;下层的收割稻谷场景则呈现了蜀地秋收的忙碌与丰收的景象。两者虽是不同的活动,却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叙事体系,展现了蜀地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

为进一步深化研究,笔者不仅对“弋射与收获”这一砖画像的艺术风格、叙事手法及文化背景进行了考古与文献的分析,还调研了当前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最新技术手段。数字化技术,尤其是三维建模、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在文化遗产的复原中展现出巨大潜力。通过三维动画技术,我们可以精确地复刻砖画像的场景,并将这些古老的静态图像转换为富有生动感的动态叙事。

特别是黏土动画的视觉表现力,在模拟砖画像的质感和生活场景时具有独特的优势。黏土动画可以再现砖画像中粗犷而精致的纹理,并通过动画技术赋予这些场景动态效果,使古代的生活场景以更加生动的方式呈现在现代观众面前。此外,笔者还调研了其他类似的文化遗产复原项目,例如,埃及壁画的数字复原、日本奈良时代古建筑的3D复刻等,这些项目的成功经验为笔者的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

通过这些调研工作,不仅深化了对砖画像的理解,还从技术和表现形式上为复原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数字化复原能够在忠实还原历史的同时,赋予这些文化遗产新的生命力,推动文化遗产在当代的传承与创新。

四、文献阅读

在文献阅读中,笔者参考了《砖画印像》[1]。画像砖是中国古代墓葬文化中极具艺术和历史价值的装饰材料,它通过丰富的图案和工艺展示了当时社会生活、风俗和信仰的多样性。不同地区和时期的画像砖不仅在形制上有所不同,其艺术风格和制作技法也表现出地方特色。例如,汉代中原地区流行的空心大砖更为轻薄,适用于大面积装饰,而四川的实心小砖则更为坚实,便于表现精细的雕刻图案。这种差异反映了不同地域在建筑材料选择、艺术审美和实用功能方面的独特考量。

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收藏的这些画像砖为我们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尤其是汉代的空心大砖,它们大多出自河南、陕西等中原地区。这些砖块不仅是墓葬建筑的一部分,也是研究古代绘画、雕塑、社会生活的重要线索。宋金时期的实心小砖则更能体现四川、山西等地的独特工艺与文化背景,它们较为紧凑且表面雕刻细致,延续了前代的艺术传统,同时注入了当时的时代特点。这种地域和时代的差异不仅是墓葬文化的体现,也是研究古代社会互动、技术传播和文化交流的重要依据。

汉代的阴纹画像空心砖是中国古代建筑与艺术的代表性作品之一,尤其是洛阳地区出土的阴纹画像砖,其工艺精美、画像细腻,具有极高的艺术和文化价值。阴纹画像砖的特点在于其图案是通过阴刻工艺形成的,即图案部分比砖表面稍低,呈现出凹陷效果。这种制作方式使得人物、动物、植物的形象更具立体感和层次感,刻画细致生动,栩栩如生[2]。

洛阳地区的阴纹画像砖因其稀有和精致,自20世纪初便引起了海外文物藏家的关注。大量珍贵的画像砖被带出中国,成为各大博物馆和私人藏家的收藏重点。其中,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ROM)收藏的54件阴纹画像空心砖,正是出土于洛阳地区。这批藏品为研究汉代墓葬文化、工艺美术以及洛阳作为东汉都城的历史地位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这些画像砖上的图案主题多样,常见的有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内容,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来世的期望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阴纹画像砖通过精细的雕刻,展现了汉代雕塑工艺的高超水平,是中国古代艺术史上的一笔珍贵遗产。

笔者结合文献阅读,得到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1.砖画像研究:主要研究了汉代与魏晋时期砖画像的叙事性表达与艺术特点,特别关注四川地区出土的砖画像,深入理解其文化背景和艺术价值。2.文化遗产数字复原:参考了数字化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最新研究,分析了三维建模与虚拟现实技术在遗产复原中的应用。3.黏土动画技术:研究了黏土动画的制作流程与视觉表现力,探索如何通过数字化手段复现黏土动画特有的质感和动态表现。

五、案例分析

本文在分析国内外文化遗产复原项目的基础上,充分借鉴了敦煌壁画数字化复原项目及其他重要数字化文化遗产复原案例的宝贵经验。敦煌壁画数字化复原项目通过高精度的数字采集技术,如多光谱成像和三维激光扫b1XvSLMY7dJFUT3s8u3BqgneR6yo1leUk/LMHJdO97E=描,全面捕捉壁画的颜色、纹理和受损细节。这些数据为壁画的修复和保护提供了精确的基础,并通过建立数字化数据库实现了对壁画信息的系统化存储与管理。数据库不仅帮助长期保存文物数据,还为全球研究者和公众提供了在线访问的机会,促进了文化遗产的传播与共享[3]。

此外,该项目还采用了虚拟修复和三维重建技术。团队在不接触壁画的情况下,通过软件修复了裂痕和色彩褪变问题,甚至能够模拟出壁画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原貌。三维建模技术还原了洞窟内部的空间和视觉效果,提供了更加沉浸的文化体验。这些数字技术手段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复原提供了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成为其他文化遗产复原项目的重要参考。

这些项目不仅展示了如何运用先进的数字技术来处理细节与还原真实感,还为本设计提供了具体的技术路线和方法指导。通过对这些案例的深入研究,本文探索了数字化工具在文化遗产复原中的广泛应用,尤其是在精细还原历史文物细节、提升视觉表现力等方面的突破。

本文还参考了现代黏土动画的典范作品,包括国产经典动画《阿凡提》和美国经典动画《超级无敌掌门狗》。这些作品以独特的黏土质感和极具表现力的叙事方式赢得了广泛认可,本文深入分析了它们在质感模拟、场景塑造以及叙事表现上的成功经验。这些启发对于砖画像复原过程中的视觉生动性提升有重要借鉴意义。通过将黏土动画的表现形式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本文力求在文化遗产复原过程中增强观赏性和沉浸感,使得古代艺术作品焕发新的生命力[4]。

六、设计准备

(一)工具选择

本文主要使用Maya进行三维建模与动画制作。Maya具备强大的建模、动画设计与渲染功能,适合用于模拟黏土动画的复杂场景和动态效果。

(二)素材收集

笔者对“弋射与收获”砖画像进行了高精度图像资料的收集,结合考古资料进行图像细节的修复与叙事内容的解析。为确保复原的准确性,研究了蜀地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资料,以便合理重建场景和角色(见图2)。

(三)黏土质感研究

为了更好地表现黏土动画的质感效果,笔者进行了大量的黏土材质模拟测试,力求在数字环境中再现黏土的手工感与自然感。

七、设计创意与表达

1.动态复原。将砖画像中静态的弋射与收获场景转化为动态叙事,通过动画表现古代猎人引弓射鸟、农夫收割稻谷等生动场面,重现古代蜀地社会的日常生活。2.黏土质感表现。通过数字化技术模拟黏土材质的质感和纹理,赋予复原后的三维角色和场景以手工雕刻的真实感,使整个动画具有黏土动画特有的视觉表现力。3.色彩与光影设计。在场景色彩与光影处理上,注重保留砖画像原有的艺术风格,同时增强空间感与层次感,提升动画的视觉冲击力(见图3)。

八、技术运用

1.三维建模。利用Maya进行详细的角色与场景建模,特别注重肌肉张力和动作表现,以突出弋射场景中的力量感和韵律感。2.动画设计。基于角色的动态需求,进行了细致的动画设计,包括弋射场景中猎人拉弓射鸟的细微动作和收获场景中农夫们割稻、捆束等连贯的动态表现。3.黏土质感模拟与渲染。通过渲染引擎模拟黏土材质的细节,力求在视觉上实现与真实黏土动画一致的效果。使用物理渲染器(如Arnold)进行光影和材质的精细渲染,增强动画的真实感与空间感。4.后期合成。使用After Effects进行动画的后期处理与合成,调整整体画面的色彩和光影效果,确保动画效果流畅且具有视觉冲击力。

九、设计总结

通过对成都出土的“弋射与收获”砖画像的复原实践,本文展示了三维动画技术与黏土动画风格相结合在文化遗产复原中的可行性与独特表现力。这种方法不仅能够重现历史图像中的叙事性内容,还赋予了这些古代艺术作品以新的视觉生命。同时,本文为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提供了新的思路,证明了数字技术在传统文化与现代观众之间的桥梁作用。

参考文献:

[1][加拿大]沈辰,徐婵菲.砖画印像[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24.

[2]孙毅华,孙儒僩.敦煌建筑写意[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24.

[3][美]保罗.亚当斯,著.媒介与传播地理学[M].袁艳,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20.

[4]蒋英炬,杨爱国.汉代画像石与画像砖[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

基金项目:1.2022年江苏省社会哲学基金项目“情境扮演的短视频在儿童古诗词教育中的研究”(项目编号:2022SJYB0658);2.2024江苏省艺术基金项目“长江文化数字化设计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编号:2024-D-01-012)。

作者简介:姚景益(1986-),男,江苏盐城人,硕士,讲师,从事数字媒体艺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