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表演中情感传达的艺术魅力\t

2024-11-10 00:00赵杨
艺术大观 2024年22期

摘 要:舞蹈是一门以身体动作为媒介,表达情感、塑造意境的综合性艺术。舞者在舞蹈表演中对情感的准确传达和艺术呈现,是舞蹈艺术打动人心、引起共鸣的关键所在。本文在阐释舞蹈表演情感传达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舞蹈动作语汇、表情神态、节奏韵律等情感传达载体,揭示了深入理解舞蹈主题内涵、准确把握人物角色特征、合理运用表演技巧方法等情感传达途径,提出了加强舞蹈情感体验、研究角色人物心理、钻研表演技巧方法等提升舞蹈表演情感传达能力的策略,以期为舞蹈表演艺术的提升提供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舞蹈表演;情感传达;艺术魅力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7357(2024)22-00-03

舞蹈是一门融合音乐、美术、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性艺术,是舞者以形体动作为媒介,表达思想情感、塑造艺术意境的审美活动。在舞蹈表演中,舞者对作品情感的准确理解和生动传达,是打动观众、引发情感共鸣的关键。一位优秀的舞者,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舞蹈技巧,更要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和表现力,能够用身体语言将编导的情感意图淋漓尽致地呈现给观众。然而,在实际舞蹈表演中,部分舞者存在情感体验不深、表现力不强等问题,难以将舞蹈作品的情感内涵充分展现。究其原因,既有舞蹈训练中重技巧、轻表演的偏颇,也有舞者自身情感挖掘能力不足的因素。面对新时代舞蹈艺术发展的更高要求,深入探讨舞蹈表演中情感传达的内在机理和实现路径,对于提升舞蹈表演的艺术感染力和舞者的综合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舞蹈表演中情感传达的内涵

舞蹈表演是舞者以身体语言为媒介,将编导者的艺术构思和情感意图传递给观众的审美过程。舞蹈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和情感体验,舞者只有准确领会并用心体现作品的情感内涵,才能唤起观众的共情,实现情感的交流和传递。一方面,舞蹈表演中的情感传达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舞蹈动作源于生活,但又经过美化和提炼,是对现实生活的艺术表现。舞者需要从现实生活中汲取情感体验,并将其升华到艺术的高度,赋予舞蹈动作以鲜活5JcoGCbo7lMmhOlfpRXkSqZ5HI5b0aBIROd/O/BZq2Q=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另一方面,舞蹈表演中的情感传达因舞种、风格而异。不同舞种、不同风格的舞蹈作品,其情感基调、表现方式差异显著。古典舞婉约柔美,体现含蓄蕴藉的东方美学;民族民间舞质朴奔放,彰显地域风情和民族性格;芭蕾舞优雅高贵,追求唯美浪漫的艺术意境;现代舞自由新颖,表达复杂深邃的心理体验。舞者要根据不同舞蹈语汇,找准情感表达的支点,拿捏情感起伏的节奏,准确传达作品的艺术旨趣,舞蹈表演中的情感传达还取决于舞者的个人修养和艺术造诣。舞者的生活阅历、文化底蕴、艺术素养,都会影响到他对作品情感的理解和把握,进而影响到舞台表现的丰富性和艺术感染力。因此,舞蹈表演中的情感传达是舞蹈艺术的灵魂所在,是一个将现实生活与艺术创造相融合,将技巧性与艺术性相统一的复杂过程,需要舞者在生活实践、艺术修养、舞台表现等方面不断积累和提升。

二、舞蹈表演中情感传达的载体

(一)舞蹈动作语汇

舞蹈动作是构成舞蹈艺术的基本元素,也是舞者塑造舞台形象、表达艺术情感的主要载体。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身体动作,都饱含着丰富的情感信息,都能够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舞者的每一个动作都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需要经过艺术加工和提炼,赋予形体动作以鲜明的个性特征和艺术表现力。如古典舞的软膝、圆袖、长眼等动作,体现了古典舞婉转柔美、端庄秀丽的审美追求;芭蕾舞的足尖、跳跃、旋转等动作,展现了芭蕾舞优雅高贵、唯美浪漫的艺术魅力。舞者要充分利用舞蹈动作所蕴含的情感因素,结合音乐节奏、力度变化,准确把握动作的力度、幅度、速度、方向等,使每一个舞蹈动作都富有表现力,每一个舞姿都传神动人,舞蹈动作与情感表达是一个互为因果、相互促进的过程。准确饱满的情感体验,能够使舞蹈动作更加生动鲜活;到位传神的舞蹈动作,又能加深舞者的情感体验,使情感表达更加充沛有力。

(二)舞蹈表情神态

舞蹈表情和神态是舞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舞蹈表演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是人们传达情感的重要方式,舞者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能生动传神地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在舞蹈表演中,丰富的表情变化和到位的肢体语言,能够使舞台形象更加立体饱满,加深观众对作品情感内涵的理解和体验。如在芭蕾舞剧《天鹅湖》中,奥杰塔公主舞姿优美、神态悲戚,当王子为她戴上皇冠时,她满含热泪、喜不自胜的表情,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天鹅少女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又如在古典舞《昭君出塞》中,王昭君含泪告别、依依惜别的眼神,凄婉哀怨、万般无奈的表情,将一个柔弱女子的爱国情怀表现得入木三分。可见,准确生动的表情神态语言,能够赋予舞蹈形象以鲜活的灵魂,唤起观众的情感共鸣。舞者要充分认识到表情神态的重要作用,在日常训练中加强对表情、眼神、呼吸等细节的把握,提高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的控制能力。要深入挖掘人物内心情感,用真情实感驱动表情神态,做到由内而外、情随舞动,使表演更加真实自然、富有感染力。

(三)舞蹈节奏韵律

舞蹈是一门时间性艺术,其情感传达与作品的节奏韵律息息相关。舞蹈节奏是指舞蹈动作在时间序列上的组合规律,包括动作的速度、力度、停顿等因素。舞蹈韵律则是指舞蹈在时空流动中呈现的美感特质,是舞者情感律动的外在表现。不同风格、不同情绪的舞蹈作品,往往具有不同的节奏韵律特点。欢快热烈的舞蹈,通常节奏明快、热情奔放;抒情缠绵的舞蹈,往往节奏舒缓、柔美悠扬;激昂慷慨的舞蹈,则多采用铿锵有力、气势磅礴的节奏。舞者只有准确把握并身体力行地表现作品的节奏韵律,才能将编导的情感意图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带给观众沁人心脾的美的享受,舞蹈节奏韵律的把控也是舞者情感表现力的重要体现。在舞蹈表演中,熟练运用节奏变化、韵律控制等表现手段,能够使舞蹈角色更加丰满立体,人物情感更加真挚动人。一个眼神的停留、一个身体的顿挫、一串舞步的快慢变化,都能营造出迥然不同的意境和情感基调,使观众的情绪随之律动、随之起伏。

三、舞蹈表演中情感传达的途径

(一)深入理解舞蹈主题内涵

舞蹈作品都有一定的主题内涵和情感指向,是编导对生活的艺术反映和情感表达。舞者只有深刻领会作品的主题内涵,才能准确把握并生动传达舞蹈所蕴含的情感。一方面,舞者要认真研读剧本,分析人物关系、情节发展,把握作品的思想脉络和艺术特色,挖掘人物命运背后的社会内涵和人生哲理。如在现代舞作品《春之祭》中,舞者要理解剧本所反映的原始社会生存图景,体悟生命个体在群体意志面前的渺小和无力,感受生命的短暂与宝贵。只有领悟作品的深层内涵,才能激发舞者的情感共鸣,才能在表演中传递出生命的悲悯和人性的呐喊。另一方面,舞者要将主题内涵与自身阅历相结合,赋予作品以新的时代内涵和个人理解。每一位舞者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体验和情感积淀,都能从不同角度诠释同一部作品。舞者要立足当下,用现实的眼光审视经典,在传承和创新中实现艺术的时代表达。如芭蕾舞剧《吉赛尔》通过一个女孩对爱情的执着追求,表达了对理想的向往和人性的歌颂。当代舞者在诠释这一角色时,可以将对理想信念的坚守与社会现实结合起来,赋予古老的故事以鲜活的时代气息,引发观众对人生价值和社会责任的思考。

(二)准确把握人物角色特征

一是要全面分析把握人物的家庭背景、职业特点、思想性格等,在此基础上建立人物形象的整体框架。如芭蕾舞剧《堂吉诃德》中的女主角吉塔娜,是一个出身贫寒、性格开朗、热情奔放的姑娘。舞者要展现她追求美好生活的积极进取精神,塑造一个乐观豁达、敢于反抗的女性形象。二是要深入分析人物在不同情境下的心理变化,把握人物情感发展的脉络。如现代芭蕾《红色娘子军》中的吴琼花,一个天真烂漫的农家女孩,在战争的洗礼中逐渐成长为一名坚强勇敢的战士。舞者要表现她在战争中的心路历程,刻画从青涩懵懂到英勇成熟的形象变迁。三是要用饱满的情感体验人物的喜怒哀乐,做到情感体验与角色性格的统一。如古典舞剧目《花木兰》中的木兰,代父从军、英勇杀敌,舞者要以男儿豪情体现巾帼英雄的气概,同时又要以女儿柔情表现思念父母的真挚情感。可见,准确把握并细腻表现人物性格和情感变化,是塑造丰满生动的舞台形象的关键。舞者要以人物为中心,以情带舞,以舞传情,做到形神兼备、内外兼修,才能使舞蹈表演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三)合理运用表演技巧方法

舞蹈表演的情感传达,离不开扎实的表演技巧和方法。合理运用表演技巧,能够使舞者的情感表达更加准确、传神、到位。一是注重舞蹈动作与表情、眼神的配合。俄国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指出,“没有体验就没有创作,没有内心活动和外部动作就是表演的空壳”。舞蹈表演同样要求形神兼备、内外兼修。舞者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手势,都饱含着丰富的情感信息。二是善于运用节奏、韵律、呼吸等塑造人物情绪。舞蹈表演的节奏快慢、力度强弱,直接影响着观众的情绪体验。舒缓柔和的舞姿,营造温馨抒情的意境;铿锵有力的舞步,渲染昂扬奋进的气氛。舞者要根据人物性格特点和情感状态,合理把控动作节奏,表现人物的内心节奏,科学运用呼吸,能够帮助舞者集中注意力,调动情绪,使身心达到和谐统一[1]。三是加强肢体语言的表现力训练。肢体语言是舞蹈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能够直观传神地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舞者要加强形体训练,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控制力,做到指尖到脚尖的每一个动作都饱含情感、充满表现力。

四、提升舞蹈表演情感传达能力的策略

(一)加强舞蹈情感体验,丰富情感积累

舞蹈表演以真挚的情感打动人心。舞者只有真正理解并用心感悟作品所蕴含的情感,才能在舞台上准确地、生动地加以表现。这就要求舞者在日常训练和生活中,注重情感体验的积累和提炼。一方面,舞者要热爱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丰富阅历,积累情感。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舞者要放眼社会,体验人生,在现实生活中汲取情感养料;要善于观察周围人和事,体味悲欢离合、沧桑变迁,从中感悟人生哲理,升华情感境界。另一方面,舞者要博览经典,提炼艺术营养。文学名著、诗词歌赋、音乐绘画等,都是舞蹈艺术的创作源泉。舞者要广泛涉猎各领域的艺术作品,感悟作品的情感内涵,提炼其中的艺术精华。如阅读文学作品,能够启迪心智,提升情操;欣赏古典音乐,能够陶冶情操,启发灵感[2]。

(二)研究角色人物心理,深化情感理解

舞蹈表演以塑造鲜活生动的舞台艺术形象为宗旨。舞者要用心研究剧本,体验人物内心,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挖掘人物的丰富内涵。一是要吃透剧本,建立人物整体形象。仔细阅读剧本,分析人物的出身背景、性格特征、思想性情,建立人物形象的整体框架。如芭蕾舞剧《胡桃夹子》中的克拉拉,是一个天真烂漫、富有想象力的小姑娘,舞者要表现她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童真童趣。二是要深入分析人物心理变化,把握情感脉络。随着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内心会产生复杂的情感变化。舞者要在总体把握的基础上,分析人物在不同场景下的心理活动,揣摩人物的喜怒哀乐,展现其情感变化的过程。三是要和角色情感共鸣,做到入戏、入情[3]。舞者要以饱满的热情、真挚的感情体验人物的内心世界,将自己的情感融入人物情感中,做到形神兼备。优秀的舞蹈表演,源于舞者对人物的深刻理解和情感认同。舞者只有潜心研究、用情感悟,才能真正读懂人物、读透人生,赋予舞台形象以鲜活的灵魂。

(三)钻研表演技巧方法,提高情感表现力

优秀的舞蹈表演,既要有真挚的情感,也要有精湛的技巧。舞者要苦练基本功,提高专业技能,掌握科学的表演方法,不断提升情感表现力。一是要加强基本功训练,打好舞蹈技术基础。扎实的基本功是舞蹈表演的根本,舞者要刻苦训练、精益求精,做到基本功扎实、技术过硬。如芭蕾舞要掌握古典舞基训和技巧性动作,做到身韵和谐、体态挺拔。古典舞要掌握手眼身法步,做到四肢协调、身法舒展。唯有技艺精湛,方能在台上自如驾驭、信手拈来[4]。二是要掌握科学系统的表演方法。表演是一门学问,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舞者要学习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体系,掌握“给定情境”“第四堵墙”等表演方法,做到“信、念、真”。要探索梅兰芳、袁世海等表演大师的艺术经验,掌握程式化的表演语汇,还要学习现代舞蹈表演理论,采用即兴、变奏等创造性的表演技法。科学、系统的表演方法,能让舞者的情感表达更加准确、生动、传神。三是要在舞台实践中砥砺提升。舞台是检验舞蹈表演的最终标准,舞者要在一次次实践中积累经验、打磨技艺、升华境界。每一次演出都是一次自我超越的机会,舞者要精益求精,力求在细微处见功夫、在整体上求完美。多演多练、勤学善思,舞者的艺术感悟力和塑造力就会得到提升,舞台形象也会更加丰满立体[5]。

五、结束语

舞蹈是一门以身体语言塑造意境、传达情感的时间性艺术。舞蹈表演的情感传达内涵丰富、手段多样,需要舞者在生活体验、艺术修养、专业技能等方面持续积淀提升。舞者要热爱生活、观照人生,从现实生活中汲取情感养料,又要博览群书、涵育艺术素养,从传统经典中提炼情感精华。

参考文献:

[1]宁婉霞.舞剧表演中的舞蹈形体训练作用研究[J].大观(论坛),2023(11):111-113.

[2]王茜.现代舞蹈服装设计中的民族艺术元素的融入研究[J].皮革科学与工程,2024,34(01):130-131.

[3]吴楚玥.民间舞蹈作品表演中的“意象”表达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23.

[4]姬毓.论新时代舞蹈艺术的情感意蕴[J].艺术评鉴,2023(21):111-116.

[5]管可阳,屈盈君.声乐表演中的情感表达与演唱技巧分析[J].艺术品鉴,2023(18):189-192.

作者简介:赵杨(1991-),男,河南沁阳人,本科,讲师,国家三级演员,从事舞蹈表演、舞蹈教育、舞蹈艺术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