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这次数学竞赛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有奖品可以拿!”一大早,胡皮皮就冲进了教室,大声向同学们宣布。
闻言,钱多多一脸怀疑:“你是怎么知道的?”“偷听到的呗!”只见胡皮皮得意地抬起了下巴,“我从教师办公室门口路过的时候,正好听见方程老师在说这事儿呢。”“看来你们已经知道了!”就在小伙伴们讨论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方程老师大步流星地走进了教室,他手中那个大大的奖品箱立刻吸引住了全班同学的视线。
“好大的箱子!这里面有多少奖品啊?”有位同学低声说。
“也不知道奖品里有没有吃的……”熊不凡舔着嘴唇小声说道。
任真真举起了手:“方程老师,这次数学竞赛,咱们班有几个人取得优异成绩啊?”
“关于这个问题……我先卖个关子。”方程老师神秘一笑,“先给你们看看奖品,获奖人数的秘密就藏在奖品数量之中。”
说着,方程老师打开了箱子,向同学们介绍起来:“这次竞赛,我一共买了3种奖品,分别是笔记本、自动铅笔和牛奶糖。这里有8本笔记本、12支自动铅笔和16块牛奶糖。将这些奖品平均分给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正好可以分完。而且,这次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要比上次多。算算看:这次数学竞赛,咱们班有几名同学取得优异成绩?”
“这还不简单?”胡皮皮立刻举起了手,“8名!8本笔记本,8名同学1人1本,正好能分完;16块牛奶糖,8个人分,正好1人2块!”
“不对,那12支自动铅笔要怎么分呢?”钱多多咕哝道,“12支自动铅笔可没办法平均分给8个人。”
“12÷8=1.5,”熊不凡扳着手指,“确实没法平均分,总不能把自动铅笔从中间掰断,1人一支半吧?”
眼看着计算出现了瓶颈,同学们立刻展开了讨论。胡皮皮说也许取得优异成绩的只有1个人,这样就不用分了,所有奖品都是他1个人的;钱多多则说,方程老师说了“这次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要比上次多”,上次有2个人取得优异成绩,答案就不可能是1个人。一时间,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讨论得热火朝天。
“我知道了,答案是4个人。”突然,一直沉默不语的任真真举起了手,“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求最大公园数的问题。8本笔记本、12支自动铅笔和16块牛奶糖能平均分给所有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就说明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人数既是8的因数,也是12的因数,又是16的因数,即人数是8、12、16的公园数。”
方程老师看着任真真,欣慰地笑了起来,示意她继续说。“我把这三个数字的因数都列了出来,发现它们的公因数有1、2和4,而取得优异成绩的人数比上次多,排除1个人和2个人,答案只可能是4个人了。”说着,任真真将自己写在本子上的内容展示给大家看,“4个人的话,每人拿2本笔记本,3支自动铅笔,4块牛奶糖,正好可以分完。”
“原来是这样!”同学们恍然大悟,“4个人的话刚刚好呢。”
方程老师也赞许地点了点头:“任真真说得没错,这的确是个求最大公因数的问题。不过,求最大公因数时,除了可以将几个数字的因数列出来找之外,还有更简便的方法。”
“那就是短除法。”方程老师在黑板上写了起来,“用8、12、16三个数字公有的质因数分别来除它们,直到所有的商互质为止,最后把所有的除数连乘起来,所得的积就是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短除法也能求最小公倍数。先用这几个数的公有质因数去除每一个数,当出现不能整除的数时,把数移下来(例如3不能被2整除,就将3移到下一行),能整除的数继续做除法,直到所有的商两两互质,然后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所得的积就是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方程老师补充道。
“原来如此,短除法好方便啊!”同学们纷纷发出赞叹的声音。
胡皮皮催促道:“方程老师,我们已经学会了,你还是快点儿发奖品吧!”
“事不宜迟,那我们就开始发奖品吧!”方程老师笑着点了点头,“让我们恭喜任真真、钱多多、熊不凡、毛小琪四位同学在本次数学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赶紧上台领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