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创新之路

2024-11-10 00:00:00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24年11期

在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文本的表现形式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书籍或文章。非连续性文本,包括图表、时间表、地图、广告等,以其结构松散、语言风格鲜明的特性成为理解信息的关键。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让他们掌握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技巧至关重要,这不仅有助于他们全面且深入地理解周围的世界,还能显著提升他们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教材中非连续性文本的类型

1.依据外观形状分类

其一,表格类非连续性文本利用行列框架结构,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数字与文字在框架中有序排列,形成了简单表格、复合表格和交叉表格等多种形式。例如,时间表、花名册、调查报告表等都是表格类非连续性文本的具体体现。如《爬山虎》的资料袋中,通过表格的形式呈现了植物观察现象。这种类型的文本具有简洁明了、易于理解的特点,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筛选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然而,尽管表格能以整齐连贯的形式展示信息,但其跳跃性的内容布局也要求学生具备全面的理解能力。

其二,图画(漫画)类非连续性文本包含插画、标志性图案和漫画等形式。这些图文并茂的元素与文章的内容相得益彰,能够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插画与照片是信息的直观展现,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直接地把握文章的核心。标志性图案,如校徽、环保标志等,其图案中的浓缩信息不仅传递了特定含义,还加强了学生对这些象征性符号的记忆。漫画类文本则通过夸张的艺术手法,以幽默风趣的方式表达作者观点。例如,在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口语交际练习中,“看图讲故事”便是通过漫画形式展现非连续性文本,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其三,图文结合类非连续性文本是一种综合型文本,它融合连续性文本和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形成一种结构连贯、图文互补的文本形式。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这种文本类型通过图像与文字的结合,赋予了语言更加鲜活的视觉效果。例如,在教学《故宫博物院》时,教师所使用的故宫地图,便是图文结合的典型案例。这种文本类型不仅提升了信息的直观性和可理解性,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和探索。

2.依据表达方式分类

其一,记叙型非连续性文本在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记叙文借助清晰的故事线和丰富的故事情节传递思想与情感。日常生活中的日记、游记、传说以及小说等体裁皆属此类,它们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还承载着作者的独特视角和深刻体会。

其二,说明型非连续性文本旨在通过解释和描述,使学生对特定的客观事物获得科学的认识。课文中常常包含此类文本,如《中国石拱桥》和《松鼠》,这些文本通过详细阐述事物的性质、原理和过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其三,描述型非连续性文本则分为主观描述和客观描述。主观描述侧重于表达作者的个人感受和对空间关系的印象描绘,而客观描述则强调从一个中立的角度观察和呈现信息,因而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其四,论述型非连续性文本以议论和分析为主要手段,致力于阐述观点、论证原理,并时常对传统观念发起挑战或引入新颖见解,如《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类文本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严谨的逻辑结构,广泛涉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领域,旨在鼓励学生深入思考和积极参与讨论。学术论文以及评论文章等都是论述型文本的重要形式,其在教材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有助于学生发展批判性思维和理性分析的能力。

二、非连续性文本的创新教学法

1.在图表中提取非连续性文本的信息

图表和表格涵盖统计表、折线图等多种形式,它们通过图形展示复杂的数据和概念,使信息的解析和理解变得更加明确和高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运用图表能够有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分析课文内容,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认知能力。

以《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为例,教师可以通过非连续性文本引导学生提取信息。具体步骤为:首先,预习与资料查阅。教师要求学生进行预习,并查阅相关资料,以便对各种事物的速度有初步的了解。其次,文章阅读。教师要求学生阅读文章,同时指出描写细致的段落,让学生进行精读,并明确说明方法。再次,教师利用课本上的精美插图,让学生仔细品味文中对速度的描写。接着,多媒体辅助。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事物高速地运行,让学生直观感受速度带来的震撼。随后,教师指导学生制作相关的图表,以此详细记录各个事物的运行速度。最后,总结与分析。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制作的图表进行总结。

2.非连续性与连续性文本教学相结合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可以探索将非连续性文本与连续性文本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有效处理和理解信息,以此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以《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的教学为例,这篇游记通过作者的叙述,带领读者领略了金华双龙洞的奇幻之旅。教师首先要求学生记录关键地点,如北山、罗甸等,接着,教师要求学生批注,圈画出作者的游览路线。随后,教师要求学生画出作者的游览路线图,了解文章的写作顺序。这种方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图形理解能力,还锻炼了他们从文本中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教材中的插图不仅能丰富文本的内容,还能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复杂信息。如,在教授《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教师可以将故事原文作为连续性文本,制作或搜集相关的插图和图片作为非连续性文本。这些插图应重点呈现文中的关键场景和情感节点,如小女孩在雪中走路时的孤独场景,以及与奶奶温馨相拥的画面等。在课堂上,教师首先让学生通过朗读对故事情节有一个初步了解。接着,教师展示第一幅插图,即小女孩在寒冷夜晚独自徘徊的场景,并鼓励学生思考:“假如你是这个小女孩,你会有何感受?你希望得到谁的帮助?”这样的互动不仅可以使学生深切体会人物的情感,还能激发他们对人物命运的关心和同情。随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第二幅插图,即小女孩透过燃烧的火柴看到与奶奶相拥的幻象,并进一步提出问题:“除了图中所示的情景,你认为小女孩还看到了哪些画面?”这样的提问能够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并促使他们回归原文寻找依据,从而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和欣赏。

综上所述,探索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创新之路,对于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引导学生提取、整合和分析图表信息,并结合连续性文本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教师可以借助插图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文本,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朱琪(江苏省昆山市张浦中心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