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祖权:32年情系民生初心不改

2024-11-10 00:00:00赵向敏
上海人大月刊 2024年10期

闵 行区人大代表金祖权有着32年的履职经历,他见证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更是这一历史进程的积极参与者、建设者。岁月交替、年轮转换,他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人大代表的职责与使命,诠释着“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深刻内涵。

创业履职并蒂花开

生于闵行、长于闵行的金祖权,自1992年新闵行区成立以来,便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让天马绣花厂驶向了发展的快车道,带动了一方村民致富。同时,作为人大代表的他,始终将满腔热忱倾注于闵行的发展与建设之中。

忆及首次当选区人大代表的那一刻,金祖权感慨万分:“国歌奏响的时候,我说不清那一刻的感觉,只觉得心潮澎湃,一股接一股的使命感、责任感油然而生。”从十一、十二届市人大代表,到闵行区一、四、五、六届人大代表,再到如今区七届人大代表,在多届履职过程中,他聚焦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如教育公平、医疗改革、住房保障、就业创业、环境保护等,提交了百余件建议。这些建议的提出与落实,成了闵行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谐的生动诠释。

心系民生孜孜以求

在金祖权的代表生涯中,“民生”二字始终是他关注的焦点。他深知人大代表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方能装备自己,不负人民重托。这种持续学习的态度,不仅让他保持了对社会、民生等问题的敏锐洞察力,也让他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更加得心应手。

参加各类视察调研活动,他总是充满热情,他的身影经常出现在田间地头、社区小巷。他始终将解决民生难题视为己任,加快推进芦恒路北块学校建设、为动拆迁农民争取优质动迁房基地、加强农村养老服务……他全力以赴协调各方资源推动解决,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与信赖。现在,浦锦老百姓在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常点名找他帮忙。

勇于担当敢于发声

“当代表就要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越是面对挑战和困难,越需要勇气与担当。”争取上海农民养老金的经历,给予了他深刻的履职体会。

2002年,在时任市长徐匡迪召开的一个座谈会上,很多参会者认为农民有土地和生产资料,所以没有必要发放养老金。金祖权提出建议,表示改革开放后,很多农民的土地被征用,年长失地农民的生活需要保障,希望市政府给予重视和解决。他的建议当场得到了徐市长的重视和回应,委派市政府办公厅在做好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做好财政安排。不到一年的时间,上海郊区的农民便享受到了养老金。

金祖权始终秉持“三说”原则,即明确说什么、讲究怎么说、对准对谁说,他强调人大代表只有敢说敢讲,同时遵守法律法规、尊重他人意见,对问题有深入了解和分析,以理性、平和的态度参与决策过程,才能确保敢言、善言、对言,更有效履行代表职责。

薪火相传共谱新篇

回望履职历程,金祖权感慨万分地表示,闵行人大在民主建设道路上更加稳健,代表作用发挥更加显著,社会治理成效愈发明显,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代表们的接力奋斗与经验传承,对新代表们的期许也更加沉甸甸。因此,他不遗余力分享经验、传授方法、提供指导,鼓励和帮助一批批新代表快速成长。“只要有机会自己总要‘唠叨’两句,好在大家也都爱听我的‘唠叨’。”面对新时代的挑战与机遇,他建议闵行人大继续高度重视和深化代表工作,同时注重群众工作的艺术,使民意汇聚成推动国家繁荣富强的最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