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 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走深走实,普陀区石泉路街道人大工委探索形成“代表+项目”工作机制,通过“听取民意、匹配资源、建立项目、合作实施”四步工作法,让人大代表在参与“微项目”过程中倾听群众呼声、凝聚群众共识、反映群众意愿、解决群众困难。
深入社区,倾听群众“微心愿”
代表履职从哪里使劲、向何处发力,群众的诉求中有着答案、藏着智慧。人大代表“家站点”是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为人民服务的主阵地,街道人大工委通过“家上专项活动、站上定时接待、点上常态联系”,以及“实体平台+线上征集+线下信箱”联动,真正建成全天候、全方位、全覆盖的联系群众履职平台。
自2023年品尊国际街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建立以来,开展“两代表一委员”组团联系社区活动、代表接待日活动10次,开展特色主题活动6次,收集意见建议10条。同时,开展3场品尊国际街区商务楼宇专场人大代表联系活动,邀请信息技术类、传统商贸类、数字广告宣传类、新业态类等30家企业代表参加座谈调研,倾听企业白领、新业态人员的心声和需求。
共商共议,推进成立“微项目”
来自群众的诉求,有些因为缺乏专业指导和资金,有些因为缺少资源和合作团队而暂时未能解决,“微项目”为代表和居民区“牵线搭桥”,发挥代表的行业和个人优势,点对点帮助群众圆梦,进一步激发代表的履职热情。
在收集到品尊国际街区关于“丰富社区宣传形式”的建议后,街道人大代表联络室找到了在新媒体行业从业的区人大代表刘迎彬,并牵头邀请代表与居民代表召开交流座谈会。会上,经过共同探讨,确定“微项目”的可实施性和可操作性后,“蓝色多脑——百事通微项目”应运而生,由刘迎彬及其所在团队对社区宣传视频制作、引流等给予技术支持。
亲力亲为,发挥代表“微力量”
街道人大代表联络室通过主题活动、走访慰问、日常关怀等形式充分、及时了解人大代表的工作特性、专业技能以及社会资源等,将民生诉求与代表资源合理匹配,寻求优化成本、提高效率、合作共赢的“最优解”。
品尊国际是个开放型街区,短短200米的街道内汇集了大大小小ivGDog/xIhmqx1zX0KfruQ==12家咖啡店,将各类群体融合在了一起。品尊国际街区人大代表联络站了解到社区居民、企业白领对露天咖啡有较大需求,但仍有10%左右的居民反对咖啡店外摆,反对理由为外摆占用上街沿,导致人车混行,存在安全隐患。上海明捷置业有限公司是街区内商户的业主方,其办公室主任陈凤霞正是石泉组的区人大代表。为寻找解决问题的“最大公约数”,一场“红色议事厅”民主协商会在联络站举办。人大代表、居民代表、咖啡店负责人等经过充分沟通,决定“增设人行通道推进外摆设立”。随后,陈凤霞与居民区建立“活力紫咖——品生活微项目”,就后续外摆样式、栈道材质、灯光配置、安全提示等诸多方面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积极协调开发商和咖啡店,为咖啡外摆矩阵的成功落地奠定了扎实的群众基础,更值得一提的是,整个项目从设计到落地实现了零投诉。
对于“送上门的民意”,回复不是终点,落实才是硬道理。“代表+项目”工作机制让人大代表不仅倾听、反映民意,更在亲身参与中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与此同时,这一工作机制推动形成了人大代表、居委会、社区群众共同参与的基层治理格局,各方同向发力、同频共振,为民生“疏堵”、促治理增效,让人大代表的成就感与群众的幸福感共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