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文标题为“逼来的春天”,设置巧妙,意蕴深刻,起到吸引读者、引发阅读兴趣的目的。这里“逼来”可以理解为“步步逼近”。作者在文中描写的是冬春之交的景象,“逼来的春天”形象地写出了早春时节大自然所蕴含的勃勃生机,也表现出作者希望春天早日到来的迫切心情,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二、巧妙运用修辞手法。如“黑黑的湖水像打开两扇沉重的大门,把一分为二的巨冰推向两旁,终于袒露出自己阔大、光滑而迷人的胸膛……”句子使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巨冰比作沉重的大门,“推”“袒露”等词的使用,赋予湖水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的不可遏制,揭示了春天旺盛的生命力。如“天空是永远宁静的湖水,湖水是永难平静的天空”运用比喻修辞,先把“天空”比作“湖水”,又把“湖水”比作“天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早春时湖天相连的美丽景象。“永远宁静”和“永难平静”分别来形容天空和湖水,并且以湖水的波动和天空的静美互为映衬,构成了动静结合的优美图画,意境优美,令人回味。
三、描写湖面上的景象赋予人的性格。作者描写湖面上的景象时极为生动,他赋予物以人的性格,情感丰沛,画面感十足。他说“冬的残骸被解脱出来的湖水戏弄着,今儿推到湖这边儿,明日又推到湖那边儿。”写尽了冬的衰退和春的得意。来凑热闹的还有候鸟,它们“落在浮冰上,像乘载游船,欣赏日渐稀薄的冬意。”
四、首尾形成鲜明的对比。开头的春天是毫无松动的严冬景象:土地梆硬,树枝全抽搐着,害病似的打着冷颤;雀儿们晒太阳时,……彼此借着体温。而结尾处春天已经变成另一番景象:大地的肌肤——泥土,松软而柔和……那纤细的枝梢无风时也颤悠悠地摇晃,招呼着一个万物萌芽的季节的到来。相同的景物,不同的景象,通过鲜明的对比,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致作者
根据《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作者向我报投稿的作品一经采用,如无特别声明,即视为投稿者同意授权本报拥有其在报纸、网络的刊载权、出版权,以及稿件的编辑、复制、发行等权利;同时,本报支付的稿酬包括上述所有使用方式的费用。本报刊发的作品与图片,因未能联络到原作者,未能及时发放的,敬请作者与本报联系。
本报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