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探究内容 小说叙述的视角作用

2024-11-09 00:00:00杨佳熹

小说在写作过程中,不同的写作视角往往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常用的写作视角有第一、第二、第三人称,第一人称视角除以“我”作为叙述人称外,还可以是作者站在某个人或物的角度进行叙述,其特点是具有代入感;第二人称是对话视角,常以“你”或人名作为叙述对象,能够带来现场感;第三人称视角是全知视角,具有客观性。所谓的视角转换,除了常用三个人称视角间的转化之外,如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的转换,有时在历史小说中还可以是作者变换叙述者,从另一角度对历史现象进行思考。

分析文章写作视角的艺术效果,需要分析文本所用视角在叙述事件时所运用到的表达方式,从小说三要素的角度分析这样的表达方式对人物、主题、情节的具体作用。

典例详析

断魂筑

蔡 楠

自从荆轲死了之后,高渐离再也没有摸过我。他把我装进箱子里,悠悠地对我说,燕国不保了,我们该离开这里了。我听见有东西噼里啪啦砸在箱子上。直到那东西顺着箱子的缝隙滴在丝弦上濡湿了我的身体,我才知道那是高渐离汹涌的泪水。【由此判断小说叙述的视角是“筑”,将“筑”拟人化,以“筑”的第一人称视角进行叙述,表现高渐离的心理。】

果然,秦国大军像旋风一样扫过燕国。他们的旋风是向北刮,我和高渐离是向南逃。他带着我爬过他故乡范阳城的残垣断壁,涉过血水流满的易水河,来到白洋淀边的秋风台。那时,秋风台已经坍塌了半边。我感觉,高渐离的脚步在这里停顿了好久。往事如昨,高渐离和太子丹送别荆轲的场面连我都记忆犹新。我发出的高亢悲壮的音律在这里曾经撼动了那么多人。那是我迄今为止最痛快淋漓的呐喊。呐喊完了,我开始疲惫地歇在高渐离的行李箱里。作为一把筑,我除了听命于高渐离的手指,发出不同的音律,我还能做什么呢?【继续以“筑”的视角进行描写、叙事与议论,运用对比、环境的渲染等手法为下文的叙事作铺垫。】

来到了宋子城,我们就听到了太子丹被他的父亲割掉头颅献给秦国的消息。

高渐离拍着行李箱,拍着我昏睡的身体,嘶哑着嗓子说,燕王喜割掉的不仅是太子丹的头颅,他割掉的也是他自己的头颅啊!

高渐离的话很快就得到了应验。秦国大将王翦的儿子王贲把燕王喜从蓟城追到了辽东,硬是生生地把他的头颅揪了下来。太子丹的头颅掉了,喜的头颅掉了,燕国天空的星辰也掉了。【通过“筑”的观察来描写高渐离的言行,客观表现高渐离的孤独,以及前瞻性的政治眼光。】

我和高渐离不能再往南逃了,逃到哪里看到的都是秦国的星辰。我们在宋子城居住了下来,高渐离做了一家酒楼的酒保,他的名字改成了燕惜。

我被燕惜安排在他那简易得不能再简易的床底下。虽然我动弹不得,但每天我却又都在跟随着他。我是他的影子,一个曾是天底下最好的乐手的影子。我随着他端盘上菜,刷盘洗碗,砍柴劈木。我眼睁睁地看着他的一双调琴弄筑的纤手变得粗糙皲裂,骨节粗大。看着他的心在一点一点破碎开来,我躁动不安。我在箱子里激烈地扭动自己颈细肩圆的身子,我的十三根铜弦铮铮作响。我觉得那简易的床铺也在我的响声中摇晃。【以“筑”的视角点明二者关系,“筑”是高渐离的影子,衬托高渐离的形象,表现高渐离的忍辱负重。】

我停止不下自己。直到中间那根长弦在燕惜沉重的叹息声里砰然抻断,我才有了暂时的安静。

燕惜停止叹息是在那个月明星稀的夜晚。那晚他仿佛决定了什么,【设置悬念。】破例多喝了几杯冰烧酒,正要回房休息,却听到了一阵久违的筑声隐隐传来。他循着筑声挪动着脚步,他的褴褛的衣袂很快就飘到了主人家的堂前。那是一个咸阳来的客人在击筑。堂下一群人正侧耳细听。 一曲终了,众人鼓掌赞叹。燕惜却不合时宜地嘟哝了一声:好是好,就是差了一些东西!

差什么东西呢?主人和客人把燕惜请到了堂上。燕惜说,客人的筑声是从筑弦上弹出来的,只能悦人耳,还不是真正的音乐。真正的音乐是悦人心,是从心底发出来的!客人把筑一下子就掷到了他的脚边,那你弹一首真正的音乐给我听听!【此处表现高渐离对音乐的深刻认识,为下文的表现作铺垫。】

燕惜一脚就把那筑踢到了堂下,然后一个漂亮的转身,走了。他从床下掏出尘封的我,然后换上了那身在燕国朝廷穿过的华丽衣服,整容净面,回到了主人堂上。【对燕国故国的怀念。】在众人惊诧的目光里,修颀俊逸的燕惜左手按住我的头部,右手捏着竹尺,优雅而娴熟地一击,我渴盼已久的身体顿时生动起来,震颤着发出了一声贯穿天地的妙音。众人的心一下子就被击昏了。昏迷的心不会死去,它们注定还会被持续的筑声唤醒。一阵高亢的筑音穿过,接下来就是激越的旋律。我和燕惜都不由自主地唱起那首荆轲曾经唱过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正面与侧面结合的方式表现高渐离高超的击筑技巧。】

好——主人、客人还有堂下的听众禁不住欢呼起来!

那个夜晚过后,我没有再回到箱子里。我重新回到了燕惜的怀抱,我们又变得形影不离了。我们搬出了那家酒楼。燕惜对我说,不怪那几杯冰烧酒,该是离开宋子城的时候了,有人在等我们呢!

谁在等我们?是嬴政。不,应该叫他秦始皇,他现在已经统一六国了。战鼓声已经远离了咸阳宫,现在这里需要音乐,需要音乐来粉饰装点大秦的一统江山。我和燕惜就做了秦始皇的宫廷乐师 。秦始皇要让燕惜作一曲《秦颂》,只是在进宫之前,他让人熏瞎了燕惜的眼睛。其实,燕惜的眼睛根本不用熏了,他基本上已经为荆轲哭瞎了。【照应上文“决定了什么”的情节。】

与秦始皇面对面的时候,我才知道他不但懂战争,懂政治,他还懂音乐,懂我。当我在燕惜的手下发声委婉的时候,他微笑。他满足于君临四方威加海内,帝王大业从此开始。当我发声慷慨的时候,他朗笑。他得意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当我发声激昂的时候,他狂笑。他感叹一个曾经的私生子,终于统一了天下所有的声音,终于让天下最好的乐师、最美的乐曲为他而奏。他狂笑着,受了我声音的吸引, 一步一步走向燕惜,走向我。【通过“筑”的描述,客观叙述秦始皇的能力与形象。】他俯身想从燕惜的手里拿过我,然后自己弹奏。而这时,我却发出了铅一样沉钝的声音。我灌满铅的身子在燕惜的粗糙大手里化作一道闪电,飞快地向秦始皇砸去——

应该说我是长着眼睛的,但我的眼睛终究不如人的眼睛,更何况是秦始皇的眼睛。【通过“筑”的议论,为下文刺杀失败埋下伏笔。】他比闪电还快的眼睛帮助他的头躲过了这致命的一击。我和沉重的铅块跌在大殿上,整个身子霎时七零八落。我成了一把断魂筑!【表现高渐离以死报国的形象特征。】

燕惜在秦始皇的剑下一动不动。我奇怪他的盲目里竟然还有眼泪,竟然还有铅块一样的眼泪汩汩而出。

燕惜被秦始皇送上了绞架。我的七零八落的残骸也被他聚拢起来,放在了燕惜的脚下。秦始皇拍拍燕惜的肩膀,轻声地说,我早就知道,你不是燕惜,你是高渐离!熏瞎你的眼睛,是想让你专心音乐,可你却偏偏参与了政治。【故事上形成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艺术效果。】

燕惜抬起头,冷笑道,不,我不是高渐离,我是荆轲的影子,我也是燕国的影子!

(有删改)

▶▶思1

通过“筑”的叙述,能够表现高渐离怎样的心理。

【明确】

①亡国的悲伤。

②对故友的哀悼。

▶▶思2

文章第二段的描写有怎样的好处?

【明确】

①呼应上文燕国灭亡的背景,为 下文高渐离的行为作铺垫。

②表现高渐离眷恋故国、为友人悲伤、技艺高超的形象特征。

▶▶思3

文章描写高渐离在酒馆击筑的情节有何目的?

【明确】

①表现其对音乐的热爱、尊重的形象;

②为后文离开到秦王宫刺杀秦始皇的情节作了铺垫;

③表现对故友怀念的文章主旨。

▶▶思4

文章通过“筑”描写秦始皇的形象特征,有怎样的写作目的?

【明确】

①正面衬托高渐离的音乐技巧的高超;

②为后文高渐离刺杀秦始皇形成突转;

③引起读者对历史的思考。

针对训练

文章通过“筑”的视角进行故事的叙述,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