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我们接着来聊聊句子。作家陈忠实说,写作就是要“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好的句子里面,藏着自我的个性;排序的改变,会增强句子的趣味;动词的连用,会构筑灵动的画面。句子里面的学问还多着呢。本期,我们一起找找句子亮眼的三个秘方。
秘方一:添加“个性”
一句平常的描述,如果在其中添加上自我的“个性”字眼,句子立马变得闪闪发光。看下面这句:
我正聚精会神地插秧呢,突然发现水面上有一只青蛙在向前游,我伸出“魔爪”,把青蛙放在手心。
(《插秧体验》)
“我伸出‘魔爪’”,这“魔爪”二字就是个性的体现。大家试想,如果作者写“我伸出手”,意思表达清楚了,但是不是句子就显得一般了呢?换成“魔爪”二字,作者的个性立显。
这样的句子,正是“自己的句子”。
秘方二:调整“排序”
句子的排列顺序,可以适当调整,增加悬念,带给读者阅读的陌生感。本期这个开头句这样写:
一身黑红相间的羽毛,一对油亮的长翅膀,还有那迷人的眼睛,弯弯的爪子,合成了陪伴我一年多的小鹦鹉。
(《叛变的“红辣椒”》)
如果采用正常的排序,描述出来应该是:我有一只陪伴我一年多的小鹦鹉,它有一身黑红相间的羽毛,一对油亮的长翅膀,还有迷人的眼睛,弯弯的爪子。
大家比较一下,是不是发现调整“排序”的重要性了呢?在写句子时,试着把描述对象放最后只是其中一种调整方式。其实,把动词放最后,也是有很多例证的。或者,你也可以探索其他的调整排序的方法。
秘方三:巧连“动作”
当我们用一个句子来描述一幅“画面”的时候,连续用动词,会收到奇效:
走出店门,我迈起了十分淑女的小碎步,把爸爸逗得前仰后合。
(《汉服初体验》)
作者用“走”“迈”“逗”,描绘了一幅身着汉服活动的画面。如果换一种表述:出了店门,我迈起了碎步,爸爸看到了觉得很搞笑。是不是就感觉很一般了?动词连续用,留给人的想象空间无穷大!
小星星,经过两期的学习,相信对于写好句子你有了一定的想法。但是要切记:秘方找到了,关键还是要多实验。当我们写完一个句子,别着急,再试着改改,句子舞动的空间会扩大哦。
小星星,多关心他人是一种好的品德,它能让你交到好朋友,能让家人的关系更亲密。小星星,关心生活中的它是一个好方法,会让你的句子更精彩。
胡语珂关心天空,害怕它会碎掉:
天空似乎变成了一块黑色的玻璃,一阵闪电袭来把玻璃刺穿,无数裂痕蔓延开来!
[浙江省宁波前湾慈吉外国语学校1c班·胡语珂/指导老师:郑笑咪]
张露之关心地板,担心它遇到了什么伤心事:
今天天气好潮湿呀!我家客厅地板上的水珠才干了又出现,它该不是遇到什么事,伤心地哭了又哭吧?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可园学校102班·张露之/指导老师:董玉芬]
林逸卓妈妈更“善解人意”,为“闯祸”的墙辩解起来:
“哎哟,我的头好痛!”妈妈笑着问:“是墙想亲你一下吧?”“一定是墙用磁铁吸我过去的!”我气愤地回答。
[浙江省台州市学院路小学一(13)班·林逸卓]
小星星,你在生活中关心过哪个它呢?写下关心它的话语,就可能是金句哦: